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美团的网约车故事,会有人买单吗?
  • 2018/2/7 16:50:1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最近,美团有点尴尬。在南京测试了十个月的美团打车开始扩张,内部已经拟定了七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

科技有情怀

@王月

作者简介:成都媒体人。从来不看电视、关注科技领域、换个手机就能高潮的新时代网络宅男。相比煽情电视剧,还是IT界的各种黑科技更能让人流泪。

 

      最近,美团有点尴尬。在南京测试了十个月的美团打车开始扩张,内部已经拟定了七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12月28日,美团打车打出了“何时开通,你说了算”的口号,报名满20万人就开站。结果在开放报名11天后,美团打车北京站就报名满20万人。于是,他们高调宣布美团打车将于1月12日登陆北京,用户可用1分钱体验,前五万司机在开站三个月内零抽成。

      然而,到了1月12日,北京的用户没等到美团打车,倒是被“美团打车被北京交通部门约谈”的新闻刷了屏。新闻中说,北京市交通委就网约车经营资质问题约谈美团相关负责人。交通委表示目前“美团打车”尚未依法在本市申请开展网约车业务,尚不具备在本市从事网约车经营资质。这事可以这么理解,要申请资质,可能时间不太够,美团打车想“先斩后奏”,结果没想到北京的主管部门很较真。

      在北京被约谈,在上海,美团打车也跟上海市交通委开了个会。据悉,上海市交通委向美团打车提出要求,美团打车必须获得上海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且不得低价竞争。这就更让人尴尬了。要知道,美团打车作为后入局的玩家,价格战本就是最有力的武器。更何况,如今的网约车市场,其实只有滴滴这一个大玩家,其他人还是有一些机会。

      美团去搞网约车,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个机会。但问题在于,如今的网约车,看上去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了:市场近乎饱和,并且有各种各样的网约车新规的限制下,就算是近乎独占这一市场的滴滴,日子也不好过。过去的烧钱模式不能重复,那么对于司机、用户的补贴已经大大下滑,甚至还要涨价,用户满意度不断下降,流失了不少价格敏感型用户。再加上网约车新规的影响,淘汰了大量的车源,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车少价高,用户不想用,车更少,用户想用没得用。与之相对应,滴滴很久很久都没有获得融资了。

      换个角度看,滴滴的尴尬处境,也是美团选择进入网约车市场的理由。毕竟想玩转中国的互联网,只会挣钱是不够的,还要会讲故事给投资人听。美团的故事就很明显了:你用美团发现了一家新开的餐厅,但是要怎么过去呢?美团内置的打车服务就可以帮到你了,根本不用你再花时间去打开其他App。吃完饭用美团支付,再用美团打车回到家,就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但要把这个故事变为现实,并不容易。网约车现在其实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首先,网约车需要保证一定量的服务规定的车辆和司机资源,以及强大的运营调度能力,才能够保证用户体验。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庞大的,美团真的做好了准备?

      这真的不好说。现在的美团,有点上不上下不下的感觉。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美团并没有能够借此机会,一举上市,反而陷入业务线过长危机。在资本寒冬中,美团的估值一直在降低。团购已经是落伍了,做外卖又直接面临饿了么的竞争,只能以补贴吸引用户,直到目前都还在持续亏损。其他的酒店、周边游、上门服务、电影票等业务,也基本都是红海市场,不烧钱就做不起来。

      但美团不是BAT,体量有限,所以只能有选择的放弃。过去两年间,美团为了砍掉过分烧钱的业务,已经将到家业务、早餐等下线,将猫眼电影出售。但是没有这些业务,如何撑得起估值?于是美团就把目光放到了网约车上面来。然而这里还是一片红海。

      当然了,美团也不傻。美团做网约车,显然不会拿出全家身家去跟滴滴争市场。从目前来看,美团只是想找存在感。最早在南京,后来的扩张计划也只有七个城市,还必须要报满20万人才开站。结果有的城市没报满,开不了站;有的城市(北京)被约谈,开不了站;还有的城市(上海),开站还要等。换个角度想想,这也挺好。故事反正已经讲出来了,开不了站,美团也就省钱了。

本文出自2018-01-29出版的《电脑报》2018年第0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