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你的命运掌控在我手中——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史
  • 2014-8-16 13:35:3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胡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最近关于汽车的报道让人有点烦,频频出现的交通事故让许多人“谈(客)车色变”,对于公路交通的不信任也与日俱增。如何在出事之后保护好乘客,是车辆设计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期就聊聊汽车的三种常见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历史。


最近关于汽车的报道让人有点烦,频频出现的交通事故让许多人“谈(客)车色变”,对于公路交通的不信任也与日俱增。如何在出事之后保护好乘客,是车辆设计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期就聊聊汽车的三种常见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历史。

 

安全带,事故中的护身符


汽车安全带的诞生

汽车安全带属于移植品。它最早用于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马车上,用来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被颠下来。颠簸同样出自汽车,因为早期汽车使用木制或铁制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况问题,尽管行驶速度不高,还是颠簸得厉害。

1902年5月20日美国纽约的一次汽车竞赛促成了汽车安全带的诞生。参赛选手沃尔特·贝克工程师对赛车事故似有预感,为防止受伤,他从学步幼儿在童车里被布条系捆防止摔出车外的事例中受到启发,也在自己驾驶的“鱼雷牌”赛车上钉上了几根绳带,参赛时把自己和同伴紧紧系好。比赛中,高速飞驰的赛车突然撞上一根垂直地面的钢轨,腾空跳起,坠入观众席,当场2死10伤,而贝克和同伴却安然无恙。1922年,安全带作为标准配件在跑车使用。但当时的安全带实在有负“安全”之名。起初人们设计安全带是两点式安全带。其思路是把人绑在座椅上,防止在事故中乘员被甩出车外。但后来一系列事故表明,这种安全带还不完美。两点式尽管限制住了乘员腰部,但乘员胸部和头部依然有可能碰到仪表盘、方向盘等硬物,这种伤害不亚于人被抛出车外的伤害。


可靠的三点式安全带

瑞典人尼尔斯·博霍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博霍林最初在航空公司负责设计飞行员座椅的弹射器,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有效地逃离驾驶舱。这段职业生涯为其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做了很好的铺垫。1958年加盟沃尔沃,他领到的任务是找到一种汽车发生意外时把驾驶员安稳地绑在座椅上的方法。

博霍林马上联想到了之前的工作,很快有了清晰的设计思路:安全带应能同时跨过腹部以下部位并横跨在肩部,它应处于从生理角度衡量是正确的位置,即应该横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而且应该通过一个位于座椅一侧的低位固定点协调其所发挥的作用。这意味着安全带的几何形状应该是一个水平放置的V字,并可在张力作用下保持其位置不变。1963年,沃尔沃开始在自产的汽车上装配三点式安全带,并将安全带介绍给当时尚持怀疑态度的美国汽车公司。更可贵的,为让更多人享用安全防护,沃尔沃还把安全带发明免费提供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使用。

安全气囊,被动安全的里程碑之作

现代汽车中的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必须要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它可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时瞬间弹出,藉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乘座人员头部和身体直接撞击到车辆内部,从而减少乘客受伤程度。根据有关统计:气囊使用得当,可令轿车的正面撞击力降低30%,驾驶死亡率减少11%。

安全气囊,意外车祸的衍生品

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发明的安全气垫。1952年,约翰驾车时为躲避障碍物而猛打方向盘进行制动,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护坐在前座中间位置上的女儿。事后他意识到必须找到一种方案来保护乘客,于是有了设计撞车安全装置的想法。当两周后他绘好了设计图纸,这份图纸确定了今天安全气囊的雏型。

这种被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让他在1953年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专利。作为一种纯机械装置,它将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通过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即打开阀门让压力空气从容器中冲出来,从而使气囊膨胀,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

不平坦的推广之路

安全气囊的推广并不顺利,一路坎坷。虽然在1960年代末,安全气囊的提案就被呈上,但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被安装到汽车上则是1971年之后的事。先是福特将安全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接着通用汽车在1974年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安全气囊。限于条件,当时的车主更在乎车拥有更大的马力,对安全配备并不感兴趣。加上安全带使用率低,所以安全气囊很快就从市场中消失。

直至1984 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 1995年9月1日以后生产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 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才得以确认。如今,安全气囊几乎已成汽车的标配,种类也发展为正面、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从侧面上体现着车的档次。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重视的结果。

座椅,一直被忽略的儿童保护装置

享受安全座椅呵护的儿童

成人安全带、安全气囊对儿童来说都是隐秘的“杀手”。因儿童骨骼稚嫩,当汽车发生碰撞、速度迅速降低时身体会因巨大惯性向前猛冲,此时侧跨身体的成人安全带可能会造成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同样,安全气囊爆开瞬间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据1999年美国统计的数据显示,由于安全气囊爆开致死的150人中绝大多数是儿童。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安全座椅产生了。它的开发的灵感来源于航天器中的宇航员座椅,这种座椅可以承受太空舱升空和降落时产生巨大力量,使宇航员免于受伤。沃尔沃公司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概念,并在1963年设计制作完成。

最初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单一,只是通过后向乘坐对儿童进行保护,当时也出现了5点式安全带,但是却没有对儿童进行侧面保护的结构。基于对儿童乘车事故的调查数据,人们逐渐认识到侧面保护对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不断的改进,在儿童头部、身体两侧及小腿部位都添加了反弹护垫,背部着力面更加柔软舒适,从而可以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型的安全座椅也相继出现。在欧美国家,相关法规和相关标准十分健全,使得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已非常高,甚至已成为一些整车出厂的必备辅件。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小编温馨提示: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才是第一位的,再先进的安全装置都难替代。

 

本文出自2014-08-18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32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shixi01)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