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科技运动家
  • 2013-12-8 15:57:5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杨诗雨
  • 作者:
【电脑报在线】“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天天坐在电脑前工作,颈椎、胸椎、腰椎各种疼的人来说,运动更是至关重要!可穿戴设备和手机APP同时将目光,锁定到了运动与健康问题上,一个可穿戴设备加上一个可运行的手机APP即可开启一种新型健康生活模式。这些随身设备可以更加精准地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心跳、呼吸或者运动量,以数据呈现来帮助用户进行运动和睡眠的管理。科技的介入,让运动走向了新的时代,我们可以说“生命在于运动,而未来的运动就在于科技”。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天天坐在电脑前工作,颈椎、胸椎、腰椎各种疼的人来说,运动更是至关重要!可穿戴设备和手机APP同时将目光,锁定到了运动与健康问题上,一个可穿戴设备加上一个可运行的手机APP即可开启一种新型健康生活模式。这些随身设备可以更加精准地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心跳、呼吸或者运动量,以数据呈现来帮助用户进行运动和睡眠的管理。科技的介入,让运动走向了新的时代,我们可以说“生命在于运动,而未来的运动就在于科技”。



量化运动的价值
   核心提示: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5%,找医生诊治疾病者约占20%,剩下的75%则属于“亚健康”者。


    亚健康是大家基本共识的默认标签,每个人多少都处于亚健康的不同症状里,而让自己运动起来,更好的身体才有了革命的本钱。运动的确成为现代社会最为热门的词汇,如今的运动,很少简化到跑步或器械上,而是将科技和智能结合在一起,这里面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在于量化自我。
  量化自我是凯文. 凯利和加里. 沃尔夫2007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用实时测量或记录的方法,记录个人生活中的生命数据,例如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从去年开始,准确的说,是随着Google Glass的推出,可穿戴设备被真正带入到了全球人的视野,而可穿戴设备将量化自我的概念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            量化自我,如果为了展现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本末倒置了。量化自我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我们需要对量化自我产生的实时的、连续性的个人生活数据进行数据解析、从而进行数据干预,才会真正产生价值。拿目前最普及的慢跑数据举例,如果产品仅仅提供每天早上跑了10公里的路线图,价值是不足够的——除了能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晒”价值。

  但如果我们能够对每次慢跑的时间、速度、心跳、卡路里等数据进行分析、解读,从而给出我们第二天更科学的减肥计划、耐力训练计划,我们对跑步的数据采集才真正“有用”,不过这仅仅是运动科技的开始。


  延伸阅读:量化自我狂人


  
  有人极度痴迷“量化自我”,每天同时佩戴 21 款设备,上班下班,四处活动。这个人是 Misfit Wearables 的数据科学家 Rachel Kalmar。Misfit Wearable 是纽扣式可穿戴式设备 Shine 的制造商,她身上戴着设备有:Nike 的手环 FuelBand、Fitbit、Basis、Pebble、Withings Pulse、Jawbone Up、BodyMedia Link 等。

本文出自2013-12-09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48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