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猛犸专栏” 十三物什之十三:USB
  • 2012-7-10 16:52:3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通用、串行、总线这三个词的缩写就是USB。作为一种总线,它的作用是把外围设备连接到CPU上,而“通用”的限定让它成了今天电子设备上最常见的接口方式。

        通用、串行、总线这三个词的缩写就是USB。作为一种总线,它的作用是把外围设备连接到CPU上,而“通用”的限定让它成了今天电子设备上最常见的接口方式。

       全球每年卖出20亿个以上USB设备

        USB是在1994年提出的串行总线标准,由英特尔、康柏、微软、NEC、DEC、IBM等巨头开发。它最初的设计用途是统一化计算机与外设的接口,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等;但是随着计算机外设种类和数量的不断攀升,智能手机、相机之类需要临时连接一下来传输数据的设备需要一个通用的接口。现在,世界上每年都大概能卖出20亿个以上的USB设备。USB连接快速,能为小设备提供电源,并且支持多媒体——简单又方便。

        USB的标识也表明了这一点,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代表了不同的设备,而他们都连接到一个更大的圆形上。1995年11月,USB标准正式推出,支持每秒钟1.5M位和12M位的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对应诸如游戏控制杆这样的外设和数据传输设备。广泛使用的USB 1.1于1998年推出,2000年出现了USB 2.0,理论上能够达到480M位的速度——即每秒钟60兆字节。2008年,USB3.0推出,理论速度提升到5G位;但是直到现在,还不算完全取代了它的前任。

        今天的USB已经无处不在。我们都会很容易地找到几个可以插在USB口上的小设备,无论是外置光驱、打印机,甚至是小风扇或者只能放一瓶可乐的小冰箱。而最常见的,当然应该非U盘莫属。全固态、大容量、体积小且使用方便,基本上满足了对于少量数据传输的所有要求。把芯片存储器和USB结合在一起,我们就会得到它。

        就像我们可以把硬盘放进MP3播放器一样,存储设备是具有普适性的。只要有合适的方式,就可以写入和读取。就是因为这样的设想,我们才能逐渐抛弃了软盘、光盘,就像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上设计的那样。

        一场关于USB专利的争夺

        大概也就是在USB 1.1推出的时候,有人意识到可以使用这种新的总线接口来实现临时性的存储。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人们几乎同时申请了关于使用USB接口提供存储的专利,还因此引起了几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权官司。

        虽然最早的专利可以追溯到1997年,但是2000年U盘才上市。IBM和Trek差不多同时开始销售U盘,当时只能提供8M的容量,能放下一套DOS 6.22操作系统,容量只不过相当于几张软盘而已。当时USB 2.0标准已经推出,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声称支持USB 2.0的U盘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每秒钟60M字节的传输速率——这不是USB 2.0的错,只是由NAND本身的性能决定的而已。那时候最快的U盘大概能够达到每秒钟30M字节的速率,而写入的速度还要再慢一半。

        对于一般日常状况来说,这种速度已经可以算是够用了,但是存储容量却显得有些不足。幸好在这一方面,摩尔定律依然起作用。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到4GB、8GB或者更大的U盘,目前甚至已经有了256G容量的U盘面世,足以存放16部高清电影,或者6万多首MP3——虽然还不能和动辄上T的硬盘比,但是作为生活用品来看已经很够用了。

        无论是最初的8MB,还是现在的256GB,U盘的基本结构都没有什么变化,无非是USB接口、存储芯片、控制芯片和相应的电路而已。有些U盘还有显示工作状态的LED灯,以及一个写保护开关,但是这些都并非必须。现在U盘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本也已经降低到任何人都可以负担的程度,就像公版MP3播放器一样。所以现在U盘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了外观上——这与其他类似设备的发展路径类似,到了成熟之后,就开始追求差异化了。

        所以我们已经能看到诸多造型怪异的U盘,从寿司到雷神托尔的大锤。这些可算是对使用者的福利,而且对制造成本上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直到现在,U盘中存储芯片的成本依然占整成本的70%左右;而除非存储芯片的技术或者成本有重大的变化,否则无论外形多么争奇斗艳,U盘还只能保持一样的速度。

        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同,实际上却完全一样——这种多变下的不变,也许对于这个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的时代来说,正是最好的提醒吧。(连载完)

本文出自2012-06-25出版的《电脑报》第25期 A.新闻评论周刊
(网站编辑:吴融)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