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笔记本大行其道 DIY商家表示鸭梨山大

2012-8-13 10:53:19中关村在线

  “在中关村上班,还穿件衬衫,打扮的跟白领似的!”出租车司机的言论,让我在梦中惊醒!在浑浑噩噩间,2012年的脚步已经过去了大半。2012这样一个哀伤的数字,从末日情节、到不断挑战的灾难;从行业的萧条、到企业的裁员;今天吃了谁的皮鞋,明天哪里看海。“绳命”在金钱与灾难面前,变得如此轻薄。起码对于我们这帮IT民工,似乎、大概、也许是这样的!起码我们面对北京快节奏的生活,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以及与收入的差距,北漂的我想是这样的!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全国IT卖场,在经历了2011年的困苦之后,2012年依旧难避市场饱和、网购侵袭带来的萧条。面对如此竞争,经销商如何转型,寻找发展方向。

中关村西区改造仍在进行

  2012年的中关村在线西区改造,应该是“村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中关村卖场改造的先驱,海龙电子卖场,3-5层进行了全面改造。吊顶、灯光、柜台布局无一遗漏。而在这其中,海龙自选超市的加入,算是改造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海龙自选超市,有点引入了“宏图三胞”的经营理念的意思。从明码标价,到整齐划一的柜台摆放、再到统一收银和装机车间。自选超市一改传统IT卖场的经营模式。“小清新”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起码看起来很整齐,是的,起码看起来是这样的。海龙改造完毕已经过去半年,效果如何?相信,看多买少应该算是改造后海龙卖场的真实写照。

高利润回报 数码类产品成主导

  与DIY卖场萧条相称的则是商家数量的减少。2000年起,DIY装机商家贯穿海龙1-5层。如今依旧坚持DIY经销商还有多少?海龙还剩3-4层部分,鼎好3层已经开始入驻数码产品经销商。

 
卖场闲置的柜台 部分商家已经撤租

  如今用眼光去审视中关村卖场,装机已经退居三线。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了卖场主流。更优质的客户、更稳定的销售来源、更丰厚的产品利润,已经让传统DIY装机商家开始寻求转型。


鼎好地下一层手机卖场与三层的DIY装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经理在中关村已经摸爬滚打了10年,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车子、房子、老婆、孩子,孙经理通过努力让自己拥有了幸福。而如今,面对市场中利润的下降、竞争的激烈,孙经理不得不停掉两个经营已久的装机店,控制成本,通过改变经营种类和经营方式来获得稳定的销售业绩,老婆的迪奥、孩子的奥利奥,自己的奥迪依旧是来自生活的压力。孙经理只是个个体,却代表了大部分卖场经销商的现状。


物流入驻卖场 网络营销成为一线市场主力

..租赁柜台 物流进驻卖场第一线

  对比卖场销售情况的低迷,网络购物正如火如荼的快速增长。便捷的购物方式,灵活的付款方式以及快捷的物流送货。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作为装机商家,如何才能逆转,实现销售增长?很多经销商开始转向淘宝、天猫、亚马逊等网络营销。借助网络和物流将产品销往全国。

  面对快速增长的网络业务,快递公司显得异常忙碌。下午5-6点钟,各家快速公司紧张忙碌着收货,鼎好通道处物流的卡车已经被蜂拥的占满。而为了方便用户发货,顺丰快递更是直接租赁了柜台,把“公司”搬到了卖场的第一线。



顺丰租赁的鼎好四层柜台

..客流减少 商家转向四五级市场

  “我一个月出货三千片,其中大概得有一千销往了外地。”这是笔者在卖场听到了另外一个声音。在卖场打拼了六七年,邓经理也算是小有成绩。相比一些装机店面,专做渠道要每天招揽客户轻松的多。面对销量,邓经理依旧感叹“生意不好做,市场太饱和了。”为了能够稳定销量,获取返点。邓先生积极的去开拓二、三线市场,“串货”也成为了邓先生最繁忙的工作。


城镇的电脑普及率仅为10%,很多乡村学校梦想有个多媒体教室

  “厂商的力量再大,也难以拓展到五六级小城市,这些地方有装机需求,有空白的市场,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经销商去开拓。”邓经理的一番话相信说出了很多经销商的心声。北京这座城市,太繁忙、生活成本太大。对比紧张、饱和的市场,“回家”去创造一番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关村商家心中的“打算”。

..月入万元,DIY销售仍有强者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面对产业“夕阳论”,朝朝旭海的郭功经理给笔者这样的答复。在很多经销商被迫离开卖场的同时,很多经销商开始通过提升自身服务,为高端消费人群服务,个性、特色的装机方案,依旧为这些装机商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做高端、做特色的高端,成为了卖场部分商家的成功的一道利器。月入数万元的卖场装机员,依旧存在。

..B2C大行其道 渠道保护不攻自破


电商打破了传统经营模式

  如何保护经销商利益,是厂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区域保护”也成为了商家谈论的重点。串货,曾是传统卖场的一道天条。然而在京东商城 、亚马逊等电商的乱战之下,电商已经成为“串货”的始作俑者。快速的物流、灵活的网购方式,传统渠道土崩瓦加,不攻自破!


渴望“搬迁”未来的DIY卖场在何处?

..四五线小城市开始发展,一线卖场充当“物流角色”

  2000年动辄万元的装机配置,只能算是入门;如今,计算机性能的快速发展,价格迅速的下滑,为计算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对于一线、二线城市而言,大部分用户已经开始选购第二台或者第三台电脑。加之2-3年的更新频率来看,一、二线城市计算机拥有量已经非常高,趋于饱和,可开拓市场空间十分有限。

  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太多处于正在发展中,或者尚未发展的城市。这里尚未开发、这里的用户对计算机仍处于懵懂状态。丰富的客户资源,加之未开发的市场环境,为卖场商家提供了开拓的机会。随着四五线小城市的发展,一线卖场充当“物流角色”,为四五线城市的商家提供货源,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北京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压力下,回家可能更幸福(图片源于网络)

..装机,一个高性能计算、存储的中心

  面对如今的互联网,台式机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计算、存储中心,笔记本电脑出色的便携性能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易用的使用环境。而手机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一个都不能少的互联网时代。


个人计算机,一个高性能的计算、存储中心

..酒香不怕巷子深 高端商家渴望“搬迁”

  “租金太贵了,巴不得卖场搬迁,找个便宜的地方,走走网销,利润同样丰厚。”只做高端产品的鼎好老秦这样告诉笔者,面对柜台的租金上涨,很多商家已经开始渴望“搬迁”来降低公司运营的成本。而对于老秦这样的商家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奇货可居”的经营,依靠老客户资源以及网络,老秦依旧可以保持经营的稳定。


编者语:

  孙经理、邓经理还有老秦都是卖场经营的强者。然而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正比让他们对未来存在忐忑。在面对如今的一线城市的IT卖场,他们有着压力,来自租金、来自客源的压力。希望能够转型或者寻求更为低廉的运营场所。面对行业的不景气,商家渴望...渴望...。

  随着三四级消费市场的逐步成长,以及高端装机市场的成熟,通过“走量”的经营模式将被“小而优”的方式所取代。让成功伴随这帮精英,让IT人不在成为“民工”的代言!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