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内存硬盘 > 评测
拒绝被忽悠 超极本固态硬盘方案性能对比测试
  • 2012-7-16 15:20:2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胡进
  • 作者:胡进
【电脑报在线】作为超极本的重要部件,大家非常关注固态硬盘的性能。但是面对市面上价格悬殊明显的众多超极本,这些配备不同容量固态硬盘的超极本,它们的硬盘方案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差别究竟有多大?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实现极速开机和快速休眠唤醒?低价超极本配备的固态硬盘有效果吗?找出不同超极本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别,避免上当忽悠,这就是本期专题想要达到的目的。

    作为超极本的重要部件,大家非常关注固态硬盘的性能。但是面对市面上价格悬殊明显的众多超极本,这些配备不同容量固态硬盘的超极本,它们的硬盘方案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差别究竟有多大?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实现极速开机和快速休眠唤醒?低价超极本配备的固态硬盘有效果吗?找出不同超极本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别,避免上当忽悠,这就是本期专题想要达到的目的。


    了解超极本硬盘配置方案


    为了让不熟悉超极本的用户能轻松阅读下面的内容,在这里我先对超极本的硬盘方案进行说明。目前超极本的硬盘方案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纯固态硬盘(板载或独立的固态硬盘),另一类是固态硬盘+大容量机械硬盘的组合。在后面这种方案中的固态硬盘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板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什么类型,配备固态硬盘是超极本的必须配置之一(英特尔的定义如此),也就是说所有的超极本都会配备固态硬盘。


    但限于成本,固态硬盘的性能有好有坏,加上厂商开发实力不同,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超极本最终的性能表现,如开机速度、系统休眠后唤醒速度等,毕竟有些超极本厂商针对固态硬盘还设计了独立于英特尔的加速程序。不过对于本文,为了统一测试标准,我们仅对极本的基准性能、开机速度、休眠后的唤醒速度进行测试,让大家清楚了解超极本不同硬盘方案所能达到的最终应用性能表现。而在这两大类方案中,又可细分为4种方案:

方案1:64GB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方案。此方案方便用户将操作系统安装在固态硬盘中,机械硬盘作为文件存储用途。


方案2:仅配备2.5英寸大容量固态硬盘方案,如128GB或256GB。由于容量比较大,可以同时在一块固态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并存储大量图片和音乐等文件,一般此类机型售价相对较高。


方案3:定制尺寸的固态硬盘方案。体积小,容量不小于128GB,采用mSATA接口,适合那些对机身厚度和重量有非常高要求的超极本使用。


方案4:板载固态硬盘颗粒+机械硬盘。将固态硬盘闪存颗粒直接固化在电脑的主板上面,即可节约成本也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是目前主流价位超极本惯用的操作模式,一般容量都不大,从18GB到32GB不等。


    5个品牌6款超极本  涵盖全价位的测试机型


    为了让测试更加具有说明性,本期测试我们一共选取了5个品牌的6款超极本,这6款产品的价格从低端到高端均有涵盖,其中最便宜的一款售价3999元,最贵的一款为10999元,价格低于6500元的一共有4款。从硬盘配置方案来看,这6款产品完全可以囊括我们上面提到的四种固态硬盘设计方案。其中,采用小容量板载固态硬盘颗粒+机械硬盘方案的超极本也有3款,我们用A、B、C三个编号进行区分。所以本次主题测试选择6款超极本还是具有代表性,比较能够体现超极本现有固态硬盘的配置情况和性能表现。


品牌

主要配置

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参考价格

方案1

Core i5 2467M/4GB/HD 3000

64GB

500GB

4299元

方案2

Core i7 3517U/4GB/HD 4000

256GB

N/A

6499元

方案3

Core i5 2467M/4GB/HD 3000

256GB定制

N/A

8999元

方案4 (A)

Core i5 2467M/4GB/HD 3000

24GB 

500GB

3999元

(B)

Core i3 2367M/4GB/HD 4000

32GB

500GB

4699元

(C)

Core i7 3517U/4GB/HD 4000+GT 620M

32GB

500GB

10999元


    PART1:超极本固态硬盘方案性能测试


    基准性能测试成绩差别明显


    在基准性能测试部分,我们利用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l DiskMark两款软件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512KB和4KB文件的读写速度以及4KB文件的多线程并发读写速度。由于是基准性能测试软件,所以此部分测试结果对于体现固态硬盘的真实性能表现有着比较直接的说明意义,同时也是判断超极本固态硬盘性能高低的重要方法之一。


    另外为了便于阅读,下文表格中所提到的64GB、32GB、128GB和256GB容量的硬盘均对应的是固态硬盘产品,500GB均对应是机械硬盘,不再另作说明。下面我们就以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进行一些分析,其中读写性能成绩越高越好,耗时越短越好。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超极本固态硬盘之间还是体现出明显的性能差别,在顺序读写项目中,读和写速度最快的固态硬盘成绩可以达到497MB/s和415MB/s,而最慢的只保持在131MB/s和30MB/s的水平,二者之间的性能差距十分明显,同样的结果也体现在Crystal DiskMark 3.0.1C测试项目中。


    在可以安装操作系统的大容量固态硬盘的方案1、方案2和方案3中,固态硬盘与固态硬盘之间也存在比较大的性能差异,其中最慢一款固态硬盘的顺序读速度只有133MB/s,和同项目测试读速度最快的497MB/s的固态硬盘之间有364MB/s的性能差距,这种差距对于一款硬盘而言完全可以天壤之别来形容。要知道我们同期还测试了一款32GB的SuperSSpeed品牌USB3.0闪存,其AS SSD BenchMark测得的顺序读写速度为124MB/s和47MB/s,读成绩甚至接近最慢固态硬盘的性能水平,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汗颜。


    在小容量固态硬盘+500GB机械硬盘的方案4中,我们看到,板载固态硬盘的性能和前面三种大容量固态硬盘方案相比,他们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性能差别,即便是顺序读写成绩最好的C组,和最快的方案2相比,性能落后的幅度还是很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B配置的成绩虽然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4KB文件和4KB多线程并发读写成绩都显得比较均衡,没有如C配置那样部分测试项目成绩表现很差。


表1:超极本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成绩(随机读写模式,数值越大性能越好)

AS SSD BenchMark(MB/s)

Crystal DiskMark 3.0.1C(MB/s)

硬盘型号

顺序读写

4KB读写

4KB多线程读写

顺序读写

512Byte读写

4KB读写

4KB多线程读写

方案1

64GB+500GB

131/30

9/6

38/3

138/80

107/88

10/2

50/2

方案2

256GB SSD

497/415

21/37

287/245

478/395

361/378

23/40

255/268

方案3

256GB SSD定制

438/197

9/6

24/2

444/285

238/21

15/11

29/7

方案4 (A)

24GB+500GB

185/36

13/34

31/34

188/37

179/31

18/31

31/32

(B)

32GB+500GB

368/84

17/34

172/30

311/87

215/75

21/36

156/36

(C)

32GB+500GB

412/86

9/4

20/4

415/116

215/60

15/12

23/4

说明:此表的测试数据为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非整个系统的磁盘性能。


    启动时间差距大


    很多用户购买超极本除了看重它的轻薄优势之外,快速启动也让用户心动。所以此部分测试主要围绕超极本的开机速度展开。我们首先删除杀毒软件,禁用与Windows无关的开机加载程序项,利用秒表计算从开机LOGO到进入Windows桌面所耗费的时间。


    通过对6款超极本的测试,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超极本都能实现快速启动甚至是极速启动,启动速度最快的超极本耗时15秒,而最慢的超极本则耗费了35秒。如果按照硬件配置方案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超极本启动速度快慢与某款超极本配备纯固态硬盘还是混合硬盘没有绝对的关系,即便是那些配备了64GB大容量固态硬盘的超极本(操作系统完全安装在此硬盘上,相当于纯固态硬盘机型),它的启动速度也不一定能够超越那些采用32GB板载固态硬盘+500GB机械硬盘的配置,所以购买超极本完全迷信纯固态硬盘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在配备小容量固态硬盘的方案4中,我们同样能看出三款配置之间的性能差别,其中A款配置的启动时间达到了35秒,甚至不及纯机械硬盘的笔记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准性能测试部分,C配置的顺序读写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启动时间并没有占优,由此可见混合硬盘超极本的优化和设计同样显得很重要。

表2:超极本系统启动时间耗时统计

品牌

硬盘型号

系统启动时间

方案1

64GB+500GB

22秒

方案2

256GB SSD

15秒

方案3

256GB SSD定制

17秒

方案4 (A)

24GB+500GB

35秒

(B)

32GB+500GB

20秒

(C)

32GB+500GB

26秒

说明:耗时越短性能越好。


    休眠唤醒时间测试


    首先需要说明,笔记本的休眠和睡眠是两种不同的电源模式。超极本的极速唤醒是一大卖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2秒唤醒之类的宣传,但是通过测试发现所有的超极本都不能达到此目的。因为部分厂商宣传的2秒极速唤醒,此结果只是系统睡眠的唤醒时间,此时待机数据是写入内存及硬盘中的,所以启动速度非常快,部分超极本甚至能达到立即唤醒。而我们这里提到的休眠唤醒其待机数据是完全写入硬盘的,此时系统会切断对所有设备的供电,和睡眠唤醒不可对等。


    通过测试发现,系统启动最快的超极本其休眠速度并不一定是最快的,不管是对于大容量固态硬盘方案还是小容量板载固态硬盘方案均是如此,不过从对比表2和表3的测试结果来看,休眠唤醒耗费的时间均要少于系统启动的时间,看来固态硬盘即便速度比较慢,相对机械硬盘而言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对比这些固态硬盘的基准性能成绩和休眠耗费的时间可以看到,影响系统休眠启动时间的要素除了固态硬盘本身的性能外,与混合硬盘的优化方案同样存在关系。


表3:超极本休眠唤醒时间耗时统计

品牌

硬盘型号

休眠唤醒耗时

方案1

64GB+500GB

21秒

方案2

256GB SSD

15秒

方案3

256GB SSD

10秒

方案4 (A)

24GB+500GB

17秒

(B)

32GB+500GB

11秒

(C)

32GB+500GB

22秒

说明:耗时越短越好。


    PART2:固态硬盘方案和常见问题解读


    通过上面的测试,相信大家已经对超极本的固态硬盘性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看来超极本固态硬盘的性能虽然和价格存在关系,但是低价的超极本固态硬盘性能并不一定就很低,而高端的超极本固态硬盘的性能也不一定就出色,这无疑给大家选择超极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那么超极本内部究竟在使用什么规格的固态硬盘?自行升级方便吗?混合硬盘工作原理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下一步的拆解和测试,同时为了让大家对本次测试的超极本固态硬盘形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将本次6款参测超极本的固态硬盘的实拍图片呈现给大家,按照表1中的硬盘方案排列。


    方案1: 这是6款测试产品中性能最差的固态硬盘,采用了SATA接口,虽然采用了一线大厂东芝的闪存颗粒,但是主控却使用了以前专注闪存主控市场的群联方案,性能不及部分品牌的USB3.0闪存

    

    方案2:直接采用2.5英寸大容量固态硬盘,这是超极本固态硬盘最为直接的解决方案。这款产品采用了主流的Marvell主控+东芝闪存颗粒方案,性能表现是6款产品中最为出色的。


    方案3:此类固态硬盘采用了超极本中比较常见的mSATA接口,但是属于定制型固态硬盘产品,一般多出现追求极致轻薄的高价位超极本中。此款产品均采用了Sandisk公司的主控和存储颗粒,不过多为OEM产品。


    方案4(A配置):SandForce主控+英特尔闪存颗粒,这种看似完美的固态硬盘搭配方式,185MB/s读和36MB/s写的性能表现着实让人有些失望,毕竟容量太小、数据通道太少,无法发挥主控的全部性能。所以,“以颗粒和主控论英雄”,也是要看实际情况而定的。


    方案4(B配置):超极本中常见的mSATA接口固态硬盘解决方案。这款同时采用三星主控+三星存储颗粒的固态硬盘,性能表现基本上让人满意,看来4699元的一线大厂超极本对性能还是有所要求


    方案4(C配置):一款售价10999元的超极本使用板载闪存颗粒并不稀奇,这种配置一般只会出现在破具研发实力的一线超极本身上,一体化BGA封装充分节能空间,性能表现还算让人满意。


    问题1:自行升级的可行性有多大?


    对于同时配备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超极本而言,升级完全不存在问题,因为目前超极本使用的机械硬盘绝大部分都是2.5英寸,这和市场上销售的固态硬盘尺寸是完全一样的,本期测试6款超极本的机械硬盘全部都是2.5英寸和标准的SATA接口,所以升级大容量固态硬盘对于此类超极本来说非常容易,这其中也包含板载小容量固态硬盘的超极本。


    至于不能升级的机型,主要体现在采用非标准尺寸固态硬盘的机型上,如定制尺寸的固态硬盘或者纯板载设计,但是能配置此类固态硬盘的超极本一般为高端机型,容量至少为128GB,所以升级的必要性也不是太大。如果排除这种机型,剩下的均为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此类形态的产品在市面上可以买到大量产品,但是容量以64GB或更小的为主,更适合配备混合硬盘的超极本安装操作系统用。


    问题2:超极本固态硬盘使用一线大厂存储颗粒,性能一定好吗?


    大家都知道,存储颗粒、主控方案甚至是容量都制约着固态硬盘的性能,那么目前市面上的超极本究竟在使用那些品牌的存储颗粒和主控芯片呢。通过拆解看到(见表4), 6款超极本固态硬盘使用的闪存颗粒都不差,均为一线大厂品牌,如东芝、闪迪、英特尔和三星。而体现在主控芯片方案上,除了Sandisk闪迪属于OEM产品、方案1使用了廉价的群联方案外,Marvell、SandForce和三星均是目前固态硬盘常见的主控芯片方案了。


    至于大厂闪存颗粒的性能一定就很好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因为即便是方案4(A配置)使用了英特尔颗粒和不错的SandForce主控,但是性能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即便主控性能最强,如果固态硬盘的容量小,使用的颗粒少,也难以发挥出主控的性能。而对于同样容量的固态硬盘,以32GB为例,可以采用了8颗4GB,也可以采用2颗16GB的存储颗粒,如果是相同的主控,那么前者的性能一定会好于后者,所以重复前面那句话:以颗粒和主控论英雄要看具体情况。

 

表4:超极本固态硬盘存储颗粒和主控方案

品牌

容量及接口

固态硬盘型号

存储颗粒

主控方案

方案1

64GB SATA

无品牌

东芝

群联 PS3105-S5-1

方案2

256GB SATA

源兴256GB

东芝

Maxvell 88SS9174-BLD2

方案3

256GB mSATA

闪迪U100

闪迪

闪迪 S137-PCC838.0000

方案4 (A)

32GB mSATA

记忆RDM-II XM020C

英特尔

SandForce SF-2141TB1-SDC

(B)

32GB mSATA

三星MZMPC032HBCD

三星

三星S4LJ204X01-Y040

(C)

32GB BGA

闪迪 iSSD 100

闪迪OEM

闪迪OEM

问题3:固态硬盘软件测试数据高,实际读写性能就一定好吗?


    对于此问题,要针对性看待,因为现在测试固态硬盘性能的软件比较多,测试数据的方式也很多,如随机读写性能、0 Fill 0高压缩比文件读写性能、单线程读写性能以及并发多线程读写性能。这可以利用Crystal DiskMark 3.0.1C测试软件来说明问题已。在测试方案3的固态硬盘时,采用随机读写测试模式,硬盘的读写速度分别为438MB/s和269MB/s,而更换成0 Fill高压缩比文件测试模式,此时测得的成绩变成了478MB/s和395MB/s,相对原有的成绩有比较大的提升,但是要知道这种高压缩比的文件在实际应用中比较难以遇到,随机读写模式才最贴近实际应用。


    不过,这种因为测试模式导致的测试成绩差别,只会在特定的固态硬盘主控方案上出现,如SandForce 的部分主控芯片,也就是说有些超极本的固态硬盘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如方案4的B配置,所以对于测试数据需要区隔对待。


表5:0 Fill模式下的超极本固态硬盘性能数据

Crystal DiskMark 3.0.1C(MB/s)(0 Fill模式)

硬盘型号

顺序读写

512Byte读写

4KB读写

4KB多线程读写

方案1

64GB+500GB

方案2

256GB SSD

466/405

370/378

23/40

260/259

方案3

256GB SSD

438/269

235/21

15/11

29/6

方案4 (A)

32GB+500GB

260/232

243/232

19/48

34/182

(B)

32GB+500GB

321/87

214/75

20/36

179/36

(C)

32GB+500GB

416/116

221/61

15/10

23/5

问题4:超极本的休眠快速唤醒是如何实现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先对超极本的快速启动技术进行说明。其实此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它的全称是英特尔快速启动技术(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IRST),即利用高速读写的固态硬盘充当机械硬盘的大容量缓存,在休眠时将数据写入固态硬盘,从而实现快速唤醒;也可以在工作时,将固态硬盘当成机械硬盘的缓存,即将文件先写入高速的固态硬盘,然后再写入机械硬盘,适机再写入机械硬盘,减小因等待写入的时间。


    具体到本次方案4中的三款混合硬盘超极本上,B配置和C配置是通过组建RAID模式来达到加速目的,即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组合成RAID模式,而A配置的BIOS中则没有RAID模式设置选项,只是将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缓存剩余。不过不管哪种模式,安装IRST驱动后,系统都会自动将固态硬盘划分为缓存,如B配置划分了8GB固态硬盘空间作为休眠分区, C配置则只划分了4GB空间作为休眠分区,剩余的空间用于存储系统备份文件,可以提升系统还原的速度。


    所以对于购买了混合硬盘方案超极本,需要新安装系统的用户,在安装自己喜欢的操作系统版本前,需要开启IRST技术或硬盘的RAID模式(如果BIOS带有此设置选项),在完成系统后安装后,再安装IRST驱动即可达到加速目的。


    工程师总结:理性看到超极本固态硬盘


    胡进:通过上面的性能测试、拆解和问答相信大家已经对超极本固态硬盘已经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固态硬盘的加入,确实提升了超极本的性能,算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设计。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虽然存在性能表现出色的产品,但是也不乏“挂羊头卖狗肉”的超极本,低性能的固态硬盘和缺乏优化的系统配置,无形中削弱了固态硬盘存在的价值。所以对于喜欢超极本的用户来说,检测超极本固态硬盘性能的最好方法除了通过软件测试性能外,检查系统启动和休眠唤醒时间也不失简单方便的办法。但是对于想获得完整超极本体验的用户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选择大容量固态硬盘的超极本,或者通过升级替换掉超极本原有的机械硬盘,这是根本解决之道。

本文出自2012-07-16出版的《电脑报》第28期 B.评测实验室
(网站编辑:黄旭)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