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6 9:49:42
- 类型:转载
- 来源:PConline
- 网站编辑:黄旭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CPU新品不断——这一年,处理器制程迈入了22nm工艺,功耗更低;这一年,显示核心实现跨越,性能更强。Intel与AMD两大巨头,在争夺市场份额的同时似乎都把焦点放到了GPU与功耗控制的优化上。
2012也是坎坷的一年,Intel利润下滑,AMD高层变动,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坚持过来了;风雨过后,激烈的竞争仍会继续,推动着IT市场前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的商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在此为您献上2012年度16款CPU横评。
今年,AMD与Intel两家企业,都开始寻找多元化的出路,其中Intel已经抢先一步进军手机业,AMD也打算借力ARM侵吞服务器份额。因此,2012年的CPU市场,虽然新品众多,却不像2011年那翻天覆地般地更新,更多的是架构上的小修小补。
●2012年四月,Intel发布了Ivy Bridge,CPU步入22nm工艺时代
2012年四月,IVB正式面市
今年四月份,Intel如约发布了第三代Core i5/i7,基于22nm工艺制作的全新CPU,功耗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HD Graphics 4000打破了Intel显示核心一直以来被APU压制的局面,相比起上一代HD Graphics 3000性能提升35%;到了八月份,第三代Core i3面市,取代i3-2120成为Intel市场主力。纵观这一年,Intel在CPU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重点放到了功耗改进与GPU性能的强化上面。
参与本次测试的Intel CPU | ||||||
CPU型号 | 核心/线程 | 频率 | L3缓存 | 内置GPU | 架构代号 | TDP |
i7-3770K | 4/8 | 3.5-3.9GHz | 8M | HD Graphics 4000 | IVB | 77w |
i5-3570K | 4/4 | 3.4-3.8GHz | 6M | HD Graphics 4000 | IVB | 77w |
i5-3450 | 4/4 | 3.1-3.5GHz | 6M | HD Graphics 2500 | IVB | 77w |
i3-3220 | 2/4 | 3.3GHz | 3M | HD Graphics 2500 | IVB | 55w |
G860 | 2/2 | 3.0GHz | 3M | HD Graphics | SNB | 65w |
G550 | 2/2 | 2.6GHz | 2M | HD Graphics | SNB | 65w |
E3-1230 V2 | 4/8 | 3.3-3.7GHz | 8M | —— | IVB | 69w |
●2012年十月,AMD新一代APU发布,集成HD7000系列GPU
十月份,AMD终于发布了新一代APU,显示核心升级到HD7660D,相比起HD6550D提升幅度为25%;Trinity引用了Cyclos的技术授权,功耗控制能力有所改善。经过两个月时间,AMD完成了从A4-5300到A10-5800K的铺货,FX-8350与速龙II X4 740也陆续上市。这个时间段刚好是Intel新品上市的真空期,新一代APU上市后价格迅速回落,为AMD争夺PC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年10月,AMD发布新一代APU
参与本次测试的AMD CPU | ||||||
CPU型号 | 核心数 | 频率 | 缓存 | 内置GPU | 代号 | TDP |
A10-5800K | 4 | 3.8-4.2GHz | L2=4M | HD 7660D | Trinity | 100w |
A10-5700 | 4 | 3.4-4.0GHz | L2=4M | HD 7660D | Trinity | 65w |
A8-5600K | 4 | 3.6-3.9GHz | L2=4M | HD 7560D | Trinity | 100w |
A6-5400K | 2 | 3.6-3.8GHz | L2=1M | HD 7540D | Trinity | 65w |
A4-5300 | 2 | 3.4-3.6GHz | L2=1M | HD 7480D | Trinity | 65w |
FX-8350 | 8 | 4.0-4.2GHz | L3=8M | —— | Piledriver | 125w |
FX-6200 | 6 | 3.8-4.1GHz | L3=8M | —— | Bulldozer | 125w |
FX-4170 | 4 | 4.2-4.3GHz | L3=4M | —— | Bulldozer | 125w |
X4 641 | 4 | 2.8GHz | L2=4M | —— | Deneb | 100w |
2012年即将结束,一路走来,AMD与Intel两家企业在角力追逐的过程中同样左右着IT业界的发展方向。如果您感兴趣,可以逐一回味这些耐人寻味的热点事件。下面我们将直接进入评测部分,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审阅这对欢喜冤家在2012年提交的市场答卷。
●测试平台、测试方法介绍
Intel LGA1155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i7 3770K(4核/8线程) Intel Core i5 3570K(4核/4线程) Intel Core i5 3450(4核/4线程) Intel Core i3 3220(2核/4线程) Intel Pentium G860(2核/2线程) Intel Celeron G550(2核/2线程) Intel Xeon E3-1230 V2(4核/8线程) |
主板 | 华硕P8Z77-V Deluxe |
AMD AM3+平台(FX) | |
CPU | AMD FX-8350(4模块/8核,Piledriver) AMD FX-6200(3模块/6核,Bulldozer) AMD FX-4170(2模块/4核,Bulldozer) |
主板 | 华硕CrossHair IV Formula |
AMD FM2平台(Trinity) | |
CPU | AMD APU A10-5800K(2模块/4核) AMD APU A10-5700(2模块/4核) AMD APU A8-5600K(2模块/4核) AMD APU A6-5400K(1模块/2核) AMD APU A4-5300(1模块/2核) |
主板 | 华硕F2A85-V Pro |
AMD FM1平台(Deneb) | |
CPU | AMD Athlon II X4 641 |
主板 | 华硕F1A75-V Pro |
共用配件 | |
硬盘 | 主盘:三星830固态硬盘(256G) 副盘:西部数据 1TB 黑盘 |
显卡 | NVIDIA GTX680 |
内存 | G.SKILL DDR3-1600 4Gx4(8-8-8-24-1T,双通道) |
电源 | 酷冷Slient Pro M2 1000W |
软件平台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 |
驱动程序 | NVIDIA驱动程序310.61 for win7 64bit Intel核芯显卡驱动程序2696 for win7 64bit AMD催化剂12.11 for win7 64bit |
评测方案 | 基础性能测试: 多线程能力测试: 常用软件测试: 专业软件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独显): 游戏性能测试(内置GPU): |
年评测试CPU选择了在2012年新上市的Intel第三代智能酷睿系列与AMD的新一代APU、打桩机FX共11款,另外加入了今年的升级型号G550、G860、FX-4170、FX-6200和市场热卖的速龙II X4 641共五款,合计16款CPU。
●基础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1.10(物理运算) | |
软件简介 | 3DMark Vantage可以反映CPU的综合基础性能,测试结果具有权威性,是常见的测试项目之一。我们选择其中的物理运算部分进行测试,这样能排除显卡等因素对成绩结果的影响,测试成绩就能真实反映CPU的性能,具有可对比性。 |
测试方法 | 选择Performance档,只进行CPU物理运算部分测试,记录得分 |
典型应用 | 体现CPU综合性能 |
软件截图 | ![]() |
3DMark Vantage测试成绩(CPU得分)
几年来,CPU进步有多大?
由于平台配置不同,无法精确地得到不同时期CPU的性能差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3DMark Vantage的物理运算得分来进行粗略的判断,下面是一些经典CPU得分,可以作为性能参考:
CPU型号 | i5-760 | X6 1055T | X4 955 | X4 955 4G |
3DMark得分 | 13747 | 14600 | 11051 | 13340 |
CPU型号 | i5-750 4G | 1405T 3.6G | E5200 4G | FX5000 2.7G |
3DMark得分 | 18199 | 18382 | 7007 | 9606 |
●基础性能测试:3DMark 11
3DMark 11 1.02(物理运算) | |
软件简介 | 3DMark 11是DX11时代的产物,测试结果能反映不同处理器在DX11游戏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可以看做是3DMark Vantage的加强版。 |
测试方法 | 选择Performance档,只进行CPU物理运算部分测试,记录得分 |
典型应用 | 体现CPU综合性能 |
软件截图 | ![]() |
3DMark 11测试成绩(CPU得分)
编辑点评:基础性能部分,我们选择著名的3DMark系列软件进行测试,软件充分调动多核心CPU资源,使CPU运行高负载物理运算,测试结果能反应不同CPU之间的综合性能差距。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AMD只有一款FX-8350能与Core i5抗衡,高端市场基本上是Intel的天下。入门到主流级市场,围绕着Core i3-3220,六核/四核FX、APU A10的得分都非常接近,这也是双方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APU A6采用的是双核心设计,从产品售价和测试得分也可以看出,A6-5400K就是A4-5300的加强版,与原来的“第一代APU A6”定位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下面我们将分成多线程能力、常用/专业软件、游戏性能三大类对这16款CPU进行详细对比测试。
●多线程能力测试:wPrime
wPrime 2.05(多线程运算) | |
软件简介 | Prime是一款多线程质数测试工具,与SuperPI的单线程运算不同的是,wPrime在打开一个软件界面下,可以支持多个核心的处理器运算,甚至是8核心处理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CPU多核心的性能。 |
测试方法 | 设置Set Thread Count,使用CPU的最大线程数,运行1024M,记录用时 |
典型应用 | 多线程能力、物理运算 |
软件截图 | ![]() |
wPrime 2.05测试成绩
●多线程能力测试:Fritz
Fritz Chess 4.3(多线程AI运算) | |
软件简介 | 测试CPU的AI运算性能、多线程处理能力。 |
测试方法 | 默认设置,使用CPU的最大线程数,直接按Start开始测试,记录得分 |
典型应用 | 游戏AI、分支判断 |
软件截图 | ![]() |
《国际象棋》测试成绩
编辑点评:wPrime与Fritz两款测试软件均对多核CPU进行大量优化,考验CPU的多线程性能。其中wPrime用于取代大名鼎鼎的Super_Pi,测试的是CPU的浮点运算能力;Fritz则模拟国际象棋对战,对CPU的AI运算能力(即分支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的结果与3DMark测试类似,依然是Core i7-3770K与E3-1230 V2位列前两名;FX-8350的表现也相当突出,毕竟是八核心架构,在多线程应用方面有优势。
●常用软件测试:PhotoShop CS6(图片处理)
PhotoShop CS6(图片处理) | |
软件简介 | Photoshop是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 、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喜爱。 |
测试方法 | 创建一个复杂的图片处理动作,对数十张高分辨率照片进行动作批处理,记录用时 |
典型应用 | 图片处理,如美图秀秀等 |
软件截图 | ![]() |
PhotoShop CS6测试成绩
●常用软件测试:WinRAR(文件压缩)
WinRAR 4.20(文件压缩测试) | |
软件简介 | WinRAR 是非常流行的压缩软件,支持CPU多线程运算。4.20版本改进了算法,能更有效地利用CPU资源,这一项的测试,对内存/缓存性能十分敏感。 |
测试方法 | 使用WinRAR压缩一个803MB的程序文件夹,压缩方式选择“最好”,用秒表记录压 缩所用时间,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
典型应用 | 文件压缩/解压、各种类型的程序安装 |
软件截图 | ![]() |
WinRAR 4.20测试成绩
编辑点评:常用软件的种类很多,我们挑其中的两个软件进行测试,其中PhotoShop的测试结果可以代表CPU图片处理的性能,例如常见的美图秀秀、光影魔术师等工具;WinRAR则是解压/压缩软件的代表,评测我们应用程序的安装,就可以看作是解压的一种。
PhotoShop测试结果,除了FX-8350以外,Intel Core i系列处理器包揽了前六名,可见CPU微架构、指令集的不同左右着图形处理软件的性能表现。WinRAR方面,测试结果主要受内存/缓存性能影响,依靠着大缓存及高频率,FX-6200/FX-4170的得分超过了Core i3 3220。
●专业软件测试:CineBench(3D渲染)
CineBench R11.5 64Bit(3D渲染) | |
软件简介 | CineBench R11.5为目前最新版的Cinebench系列测试软件,它采用了3D设计软件 CINEMA 4D的3D引擎,支持多线程同时运算,测试中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3D场景画面 |
测试方法 | CPU的多核心运算,记录得分 |
典型应用 | 3DMax、Maya等3D渲染 |
软件截图 | ![]() |
CineBench R11.5 3D渲染测试
●专业软件测试:TMPGenc(视频编码)
TMPGEnc 4.77(视频压缩/转换) | |
软件简介 | TMPGEnc是著名的视频编码/解码软件,支持多种格式。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优化,并加入了SSE4等新指令集的支持,能充分发挥CPU的性能,减少大量的编码时间。 |
测试方法 | 转换《变形金刚2》的片段,1080P 转换为480P,H.264,记录用时 |
典型应用 | 各类视频转码软件 |
软件截图 | ![]() |
TMPGEnc视频转换测试成绩
编辑点评:面向专业用户的这一类软件,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往往对多核处理器进行充分的优化,并且CPU的微架构/指令集很敏感,新指令集的加入能大大地提高渲染能力。两项测试中i7-3770K与E3-1230 V2依然取得领先,八核心设计的FX-8350在专业应用上的表现其实不错,取得了第三名的位置。
Intel Core i3 3220在专业应用上得不到多大的好处,毕竟是双核四线程,与原生多核CPU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备受关注的A10-5800K与FX-6200,在这两项的测试中都超越了Core i3。
以上是CPU的理论性能测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游戏项目的评测,测试分为独显与核显测试两大类。
●游戏性能测试(搭配独显)
CPU的游戏与理论性能不同,往往更注重CPU核心架构单核心运行效率,这是因为游戏的设计很复杂,现阶段的游戏开发商很难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优化,而且要考虑到多核处理器消费群体的接受度。以现阶段游戏而言,一般很少用到四核以上的CPU性能。
CPU在游戏过程中主要负责物理效果演算和AI运算,与GPU的分工明显不同。简单点说,就是“场景内角色越多,CPU性能要求越高”,我们平常游戏组队进入大型副本围殴BOSS的时候出现的“卡机”现象,就是CPU性能不足的表现。
DX9游戏测试:《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 2(DX9游戏) | |
游戏简介 | 《星际争霸2》是最受欢迎的PC竞技游戏之一,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兵力(AI运算),对CPU单核心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游戏设置 | 1920x1080 超高,关闭垂直同步 |
测试方法 | 我们采用测试录像进行测试,选取中间激烈战斗部分,耗时1分钟,用Fraps记录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星际争霸2》测试成绩
● DX10游戏测试:《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 5(DX10游戏) | |
游戏简介 | 《生化危机5》BenchMark是少数能支持到8核心处理器的游戏测试项目,场景中出现的众多僵尸,非常考验CPU的AI运算能力 |
游戏设置 | 1920x1080 0AA,全高,关闭垂直同步。 |
测试方法 | 自带Fix Benchmark |
游戏截图 | ![]() |
《生化危机5》测试成绩
DX11游戏测试:《马克思佩恩3》
马克思佩恩3(DX11游戏) | |
游戏简介 | 《马克思·佩恩3》是著名第三人称射击游戏《马克思·佩恩》系列的正统续作, 该游戏对整机的性能要求很高 |
游戏设置 | 1920x1080分辨率,画面设置全部为“High”,0AA,关闭垂直同步 |
测试方法 | 试玩第二章第二小节片段,从进入场景到从跳落地面为止,用Fraps记录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马克思·佩恩3》测试成绩
编辑点评:测试过程中,搭配的是GTX680用以消除显卡性能瓶颈。这三款游戏在单位时间场景内的角色模型非常多,能反映不同CPU之间的性能差距。从测试中可以看到,除了高频率的FX系列,独显平台的游戏性能依然是Core i的天下,这是因为现阶段游戏更注重CPU核心架构与频率,即单核性能,AMD的多核战略独显游戏平台体验不出优势。
现今大部分的CPU都整合了GPU,购买了CPU的同时也就购买了特定的显示核心,紧接着的测试是整合类CPU中显示核心的游戏性能,测试方向是以轻量级单机与网络游戏为主。
●游戏性能测试(内置GPU)
准确地说,下面的游戏测试的是显示性能,而不是CPU性能,毕竟在游戏中显卡负责的渲染场景更多。结合整合平台的定位,下面选择的是具有BenchMark功能的轻量级单机游戏《街头霸王IV》,与热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英雄联盟》。
单机游戏:《街头霸王IV》
单机游戏:街头霸王4 | |
游戏简介 | 作为格斗游戏代表作之一,《街头霸王》系列一直被玩家们所熟知,街霸四承袭系列作传统2D玩法,并加入3D绘图技术,使得画面效果大大提升 |
游戏设置 | 1440x900分辨率,关闭垂直同步,0AA,画面设置Model Quality和Particles为Mid,其余全部为High |
测试方法 | 使用自带Benchmark进行测试,记录平均帧数得分 |
游戏截图 | ![]() |
《街头霸王4》测试成绩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 |
游戏简介 | 《魔兽世界》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拥有巨大而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庞大的历史架构的魔幻世界,各种设定更为广大玩家接受和推崇。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440x900,画质特效全部为优良。 |
测试方法 | 在熊猫人新手村围绕场景跑动一圈,记录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测试成绩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OL | |
游戏简介 | 《英雄联盟》腾讯运营的英雄对战网游。由DOTA原班人马精心打造,将DOTA经典玩法从对战平台延伸到网络世界 |
游戏设置 | 分辨率设置为1920x1080,画质特效全部为高 |
测试方法 | 进入实战训练营(召唤师峡谷),点击“开始”,从自动镜头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画面变暗,用Fraps记录这段时间的平均帧数 |
游戏截图 | ![]() |
《英雄联盟LOL》测试成绩
编辑点评:内置GPU测试项目,则是呈现另外一番景象,成绩结果一面倒,AMD终于扬眉吐气了一会,APU大获全胜,即便是入门级A4-5300搭载的HD7480,也有能力与HD Graphics一争高下。原本Intel的HD4000终于突破上一代APU A6全线压制的情况,新一代APU一出来整合市场又回到去年的状况,APU全面领先。
其实,这也是现阶段AMD的发展重点所在。短期内CPU性能无法与Intel硬碰硬对抗,就把重心换到GPU,这种差异竞争,使得AMD与Intel之间的运作路线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理念。
●平台功耗对比
随着用电意识的增强,2012年,AMD与Intel两家不约而同地对功耗控制能力进行优化。Intel自从酷睿架构面世以来在功耗控制上一直遥遥领先,步入22nm之后TDP变得更低;AMD虽然继续沿用32纳米工艺,但借力于Cyclos的技术,使得打桩机架构在主频突破4GHz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原有的功耗甚至有所下降。
功耗对比测试 | |
测试方法 | 用功耗仪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功耗 |
测试范围 | 网页浏览(CPU、GPU空闲状态)、游戏娱乐(GPU满载)、Prime95烤机(CPU满载) |
测试工具 (功耗仪) | ![]() |
独显平台:搭配GTX680
浏览网页时的平台功耗(CPU、GPU空闲)
玩游戏时的平台功耗(GPU满载)
Prime95烤机时的平台功耗(CPU满载)
整合平台:使用内置GPU
浏览网页时的平台功耗(CPU、GPU空闲)
玩游戏时的平台功耗(GPU满载)
Prime95烤机时的平台功耗(CPU满载)
测试小结:平台功耗上,虽然在空闲(浏览网页)的情况下因为节能技术的关系,双方功耗差别不大,但CPU负载之后,局势呈现一边倒的状态,拥有22纳米技术的Intel优势明显。整合平台方面,对比之前的GPU性能测试,AMD APU系列能耗比最高的CPU应该是锁定了倍频的A10-5700,满载功耗比A10-5800K下降了30w,是个不小的进步。
评测室总结(CPU-GPU天梯图见附表):
CPU性能Intel阵营占据明显优势
CPU综合性能对比
从测试结果上看,Intel阵营依然保持着高端处理器CPU性能上的大部分优势,两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把2012年的重心放在了显示性能的提高上,导致CPU的性能排序“还是老样子”。Core i7在桌面市场上纵横无敌手,AMD的八核FX系列则降价到千元价位与Core i5竞争。
内置GPU性能AMD实现逆袭
GPU综合性能对比
GPU方面的测试则是另外一番景象。AMD大获全胜,即便是第二代APU A4-5300的显示性能,也能达到HD Graphics 3000的水准。Intel方面,虽然说GPU性能提高35%,但因为起点比较低,HD Graphics 4000的显示性能也只是比HD7480D与强了一点点。
平台综合功耗上Intel取得领先
平台功耗对比(搭配独显)
平台功耗对比(整合平台)
平台功耗对比上,基本上就是“22纳米工艺”与“32纳米工艺”的比拼,Intel Ivy Bridge架构占据明显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平台上,i7-3770K的平均功耗只是比X4 641高了一点点。纵向比较的话,Intel阵营E3-1230 V2能耗比很突出,AMD阵营则是65w的APU A10-5700值得期待。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2年的“考试答案”已经揭晓,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如何购机才能体现最高性价比?2013年又会有什么新产品值得期待?下一页我们继续分析。
●局势分析与选购建议
2012年,AMD与Intel两家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明显了。高端市场Core i7一枝独秀无争议;中高端市场,AMD把八核旗舰FX降价到千元级别后开始显现出性价比,毕竟是八核心,在专业应用上具备优势,但对游戏玩家而言,Core i5搭配独立显卡的强势依然不变。
千元市场,AMD与Intel各有侧重
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在于入门到主流这一产品线。AMD依靠APU抢占整合市场,正好击中Intel的软肋;Intel则是主打低功耗与CPU高性能,通过不断地“加量不加价”升级来赢取市场,例如奔腾G860的频率就已经达到3.0GHz,但功耗却保持不变。
整合市场,双方竞争激烈
旗舰级市场,Intel Core i7 独孤求败:
如今的高端市场,AMD的FX系列退而求其次与Core i5竞争,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l的天下。 整合了核心显卡的Core i7主要面向专业设计用户,能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1000元以上中高端市场,Core i5/FX-8350差异化竞争
对于1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Intel的Core i5 3450/3570K拥有良好的功耗控制与核心性能,适合大多数游戏玩家群体。FX系列则面向专业用户,八核心的FX-8350在3D渲染、视频编码等方面都要强于四核心的Core i5
500-1000元主流市场,AMD布局更完善、APU很强:
对于主流市场,Intel只有i3-3220,AMD则拥有新一代A8/A10、四核/六核FX、尚未退市的A8-3870K等等,产品线更为完善,但论独显平台游戏性能,现阶段还是i3-3220强一些。整合平台方面,APU拥有Intel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上价格适中,APU平台很受玩家群体青睐。
500元内入门市场,Intel与AMD侧重点不同:
500元内市场,Intel主攻办公用户,AMD则主打游戏平台。Intel的奔腾G系列经过数次升级,如今已经打到了3.0GHz主频,但功耗依然给力;今年AMD的APU产品线发生变化,出现了400元级的双核APU A6,其实就是A4的GPU强化版,直指竞争对手奔腾G,双方免不了一场激战。
针对普通办公用户、专业用户以及游戏玩家,我们按照市场区间划分把选购建议汇总成以下表格,可以作为装机参考,下面的CPU里面,那一款是你的心水产品呢?
各价位CPU选购建议汇总 | |||
适用人群 | 500元以下 | 500-1000元 | 千元以上 |
办公用户 (整合平台) | G550、G860 | i3-3220 | —— |
专业用户 | —— | FX-6200+独显 | FX-8350+独显 Core i7整合平台 E3-1230 V2+独显 |
游戏玩家 | A4/A6整合平台 X4 641+独显 G860+独显 | A8/A10整合平台 i3-3220+独显 | Core i5+独显 E3-1230 V2+独显 |
售价参考至2012年12月6日电商报价 |
●未来展望
2012年,AMD与Intel不约而同地提高内置GPU在产品中的比重,功耗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未来的CPU形势,将沿着高整合、高能耗比的路线发展。按照计划,Intel明年将全面升级到Haswell架构,作为重磅产品更新的“2013 Tock”年,Haswell在CPU、GPU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核芯显卡改用全新的命名方式,支持OpenCL1.2,是否意味着,Intel也能拥有与AMD相同甚至超越对手的通用计算能力呢?
另一方面,作为AMD 2013年的重磅更新,28纳米第三代APU(Richland)预计在明年年中推出,从目前泄露的消息,Richland的HSA异构系统极有可能融合了ARM安全模块与GCN架构的GPU,到时候第三代APU在能耗、显示性能、安全性上都会更加出色。
随着12月份的到来,2012年也已经接近尾声,今年,DIY行业其实变化不大,无论是AMD还是Intel,都把目光投向了移动笔记本市场。但是随着2013的来临,作为Intel路线上重大更新的一年,Haswell会不会像Sandy Bridge一样带给我们重重惊喜?第三代APU整合了GCN架构显示核心,更是让DIY行业途生变数。静待2013,静待下一年的精彩。
●附表:本次评测产品CPU-GPU天梯图
CPU产品天梯图
(基于3DMark Vantage测试得分)
GPU-CPU天梯图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