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云知声:与巨头共舞,成为AI领域BAT的密码
  • 2017/3/22 10:22:2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2011年,AI初创企业只有70家。2015年,就已经超过了400家,增长近6倍。到了2016年,中国AI企业709家,全球每10.9个小时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

改变传统医疗的“生态商业闭环”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骨科医生边看片子,边对着手里的麦克风这样说:“核对患者及手术标记无误,麻醉成功后,清洁手术区域皮肤,给予静脉预防抗生素.....”麦克风中的声音,语音实时转化成文字,自动输入进电脑里,记录在了患者的电子病历上。

      这是中国首家支持语音识别的公立三甲医院,医生因人而异进行病理录入,平均每个医生每天整理病例的时间从超过3小时,降低到了1个小时。

      这个案例,颠覆了过去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医疗流程,也表明了一个站在风口上的产业,正在开花成熟。

      给协和医院语音识别系统提供定制服务的,正是云知声。“这是我们‘云端芯’生态体系中的落地应用之一。在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教育等几大领域,都实现了落地。”黄伟说。

      他对AI的判断是,AI作为底层技术,必须搭载服务和应用,考验的是资源整合能力。“从技术和需求两个角度,我们认为理想的方式是垂直领域切入,做定制差异化的服务。”

      实际上,与初出茅庐时相比,现在的云知声,早就是一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语音识别多领域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

      2014年,黄伟第一次提出“云端芯”概念,将公司定位于“一个IoT(物联网)时代的语音AI服务商”,引入高通战略投资的同时进行内部架构的调整,成立了IoT事业部,占当时总人数的一半以上。2016年2月,又成立了AI Labs。

      “简单来说,就是软硬一体结合,甚至要与芯片结合。”在产品层面,利用AI芯、AIUI、AIService技术架构支撑起云知声核心技术的落地和实现,形成完整的“云端芯”生态闭环。“我们根据用户场景倒推,未来用户的形态应该是,比如,在客厅沙发上,自然与空调对话,而不需要凑上去和它交流。场景设定好之后,倒推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里面需要哪些技术。”

      尽管,这表面看起来并不是技术的颠覆。但这种模式的转变,需要许多底层的基础变革来支撑,需要根据不同的载体形式,定制需求、深度开发——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可以从中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模式,甚至是建造自己的壁垒,这些恐怕才是技术之外更重要的考量。

 

十年,放弃IT巨头的技术创业者

 

      不过,在目前的AI热潮中,有多少创业者和公司,能够像黄伟这样,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逻辑?

     “过去我们在AI领域耕耘,缺少经费和机会。于当时,我们是不幸。今天来看,对于在AI领域坚守多年的我们来说,又是如此幸运。”回首过去,黄伟很是感概。他说,从现在看,AI创业公司以2011年前后成为分水岭,那个时间段成立,并且坚持技术的公司,现在机会最大。

      2012年,苹果Siri开始支持中文。此后,谷歌、亚马逊、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巨头均重金投入语音识别技术;国内,百度和黄伟师出同门的科大讯飞,在行业更是鼎鼎大名。

      同样这一年,黄伟离开盛大创办了云知声。作为在语音识别领域浸淫十多年、拿到诸多语音识别大奖的资深人士,他有充分的自信在这个领域大有所为。

本文出自2017-03-20出版的《电脑报》2017年第11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