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从美国到中国:机器人教育的创业之路
  • 2014-10-11 14:39:1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本报记者 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机器人产业有多火?在美国,Google在去年下半年一口气收购了至少8家机器人制造公司,而亚马逊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也在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硅谷也有不少机器人创业公司扎根。


        机器人产业有多火?在美国,Google在去年下半年一口气收购了至少8家机器人制造公司,而亚马逊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也在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硅谷也有不少机器人创业公司扎根。
        而在科技公司之外,机器人文化也已经渗透到美国教育的各个层面:很多美国的小朋友从小就接触到充满趣味的机器人套装,机器人俱乐部在美国十分普遍,美国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机器人竞赛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校园机器人竞赛之一。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同样备受关注。2014年最新估算出的“万亿市场”是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的概数,可以参照的硬指标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
  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到2020年,这个体系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
  不仅如此,来自OFweek工控网统计,2014年以来已有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八成公司属于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不过,在接触机器人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国的孩子所受的教育缺乏系统和有效的方法。
  “美式教育是开放思维、强调动手,自下而上的教育,即你先想好你要做什么再去研究你该学些什么,寻找可能的最优方案,这样的学习有重点,效率高。而国内大部分的教育都从最晦涩的理论部分开始,往往很多同学大学四年学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能干嘛。”
9月中旬,本报记者在美国硅谷见到了致力于机器人教育的创业团队RoboTerra(萝卜太辣教育科技,下简称“萝卜太辣”)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隋少龙。
  他们的团队正式致力于把美国的机器人教育带回中国,并为此开发了模块化的机器人和适合中国学生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如今已经与美国及中国的多所学校达成意向合作,并获得了风投机构PAN & TI Holdings的投资。

与机器人的不解之缘


在硅谷致力于机器人教育创业的几个中国创业者


   萝卜太辣的三位创始人的从业背景均与机器人和教育相关。张尧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教育市场方向,长期关注科学教育,此前曾创立过一家服务于美国大学的教育公司Minds Abroad,并在三年内把公司做到其细分领域的全美TOP10。周圆同样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拥有计算机背景的她则拥有美国机器人大赛评审官的经验,也做过美国初中的数学老师,为世界多个国家的科技教师进行过职业培训。
   而最晚加入这个团队的隋少龙则是对机器人有着狂热的爱好。“小的时候我特别羡慕会做机器人的同学,但我发现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愿意从头教你怎么做机器人,而学校里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怎么去做机器人,即便有教也很零散,最后根本无从下手,也不可能重头设计。”让隋少龙最为触动的一件事是,他在高中时组队参加机器人竞赛,在遇到技术问题后隋少龙希望能够请班里了解机器人组装的牛人来给他们的团队讲讲该怎么办,结果最后这位牛人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直到他在斯坦福大学读机械工程硕士时接触到的一门课程”智能产品设计”,“和国内搭积木的机器人教学不同,这个课程会教你怎么设计一个机器人,而不是怎么去搭建一个机器人,能够把一个小白变成一个创客。”据隋少龙介绍,这里面的很多课程都能够深入浅出的让你学会每个知识点,比如它会从模块的层面告诉你为什么这个传感器能够工作,它是什么原理,然后用这些知识点去实现你的创意。“我希望能够把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带给所有斯坦福大学之外热爱机器人、享受学习乐趣的全球学生。”他想做机器人教育的理想也慢慢清晰。
         有了这个目标以后,隋少龙的几份工作经历也都围绕与此。2011年拿到第一份实习工作时,隋少龙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毕业,当时他在北京的一家公司里做工业机器人的减速器设计。后来,他在斯坦福大学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又拿到了特斯拉公司的全职实习机会,当时的职位是Model S的电池工程师。在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除了一些产品部件外,隋少龙还利用他在斯坦福学到的机器人知识,用PLC控制器做了很多自动检测装置。让他自豪的是,他刚开始实习是特斯拉每周的产量只有5台,而在隋少龙实习结束以后,特斯拉的产能提高到每周150辆,”这其中隋少龙的自动检测设备启动了重大作用,降低造价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速度和可靠性。
从斯坦福大学拿到机械工程师的硕士学位后,隋少龙还在另外一家新品巨头英伟达工作一段时间,不过当他意识到创新型的公司比行业巨头更能展示科技的未来方向时,他同时拿到了特斯拉和苹果的两份offer。
    “当时纠结了好一阵最后决定去苹果,主要就考虑到苹果在技术和巨型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规模上都要更成熟,能够让他接触到更多工业创新的内容。”在隋少龙看来,这也为他的创业积累了不少设计理念。
与另外两位创始人的结识,也是源于机器人。2013年,萝卜太辣的另外一个创始人张尧看到隋少龙发的找工作日志,就联系了他。当时张尧刚刚结束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论文的写作,在硅谷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做教育科技行业的尽职调研,详细地探索机器人教育这个行业的方向。之后他们之间都一直保持联想,交流对于行业现状和问题的看法。
   后来张尧和周圆到美国东部和硅谷进行一系列工作推进的时候,隋少龙也一直贡献一些想法,几个人意识到应该成为同一个团队。之后趁着硅谷一个创业者联盟线下活动的时候几位小伙伴确认了这件事,于是隋少龙就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萝卜太辣,三个小伙伴正式的进入团队作战模式。
   目前萝卜太辣的美国研发团队主要在硅谷,而课程设计的团队主要在纽约。为了保持项目的最快速度推进,三个小伙伴有时会三人三地。尽管目前隋少龙还处于兼职创业的阶段,但几个人配合时差轮流上场,配合节奏打得很好,团队效率也很高。

美国的机器人教育和竞赛

       在美国这片科技的热土上,机器人教育的起步也非常早。尤其是在硅谷,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触到各种传感器,而甚至很多六七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编程写代码控制机器人了,这就是硅谷的特色,因为很多家长本身就是工程师。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各种机器人教育方面的课程都会受到美国小孩子的欢迎。
  据隋少龙介绍,美国的家长会鼓励孩子随便玩、随便拆。比如一个遥控车,很多中国的家长只会让孩子用遥控器操控它,但美国的家长会希望孩子把它拆了,然后再把它拼起来。所以很多有孩子的美国家庭的房子都很乱。
   到了中学,学校里会有机器人俱乐部。这边非常优秀的高中里最优秀的学生每天下午都会花三到四个小时在机器人实验室里面准备机器人竞赛。大家是作为一个团队,可能会有三四十个人一起,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编程或者做机器人:有的人是在做机器人功能设计,有的人在做电子电路,有的人在编程,还有的人擅长跟人打交道,就会负责整体团队的管理。他们还会请校外的工程师来做导师。
   据隋少龙介绍,在美国最酷的莫过于在全美高中开展的FRC机器人竞赛。与国内很多竞赛就是以比赛为目的功利性太强相比,FRC不只是和机器人相关,它会把有各种才能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团队中一起做产品。“这才是创客精神,不像国内,小白和创客之间的界限很明显。”据隋少龙介绍,在FRC中最后的产品是一个大的竞赛型机器人,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各种才能都会得到施展。
   “FRC的火爆程度不亚于NBA篮球赛,媒体会做跟进报道和直播,每个参赛的队伍都拥有自己的队服和队徽。它的精彩程度、现场对抗激烈程度都很高,整个就是一个大PARTY。”而据隋少龙介绍,除了乐高、微软、美国国家仪器等商业公司以外,美国空军、美国陆军、NASA等国家机构也会给FRC提供很多支持,不仅如此,很多美国顶尖的比赛都会有大学的招生老师在现场寻摸“好苗子”。
   在评判标准和比赛的设置上,美国的机器人竞赛也很特别。“有别于一般比赛看最终结果,在美国的机器人竞赛中,策略和技术要求都会更高一些,比赛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结果更重要。”
   而在上文中提到的斯坦福大学的智能产品设计课程结束之后,也会有一个机器人比赛。“大家会用一个月时间设计出机器人参加比赛,这个也能够成为你未来找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敲门砖。”据隋少龙介绍,这个比赛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来参加,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就会看出你有哪些方面的技能,你的产品如何在改进一下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等等。而另外还有很多人会通过这个比赛将产品直接拿去创业,在硅谷的很多创业公司都是这个课程的校友。
把机器人教育带回中国
  
   “我们很想能够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体系方法,把美国的这种机器人教育和竞赛带回中国。”在隋少龙看来,在国内推崇机器人产业的大环境下,机器人的教育是刚需,不论是针对学生在大学里选专业还是毕业以后留学或者找工作。“美式教育是开放思维、强调动手,自下而上的教育,即你先想好你要做什么再去研究你该学些什么,寻找可能的最优方案,这样的学习有重点,效率高。而国内大部分的教育都从最晦涩的理论部分开始,往往很多同学大学四年学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能干嘛。”
   如今,萝卜太辣的团队已经在硅谷多所院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测试课。而他们的团队也会给一些从中国来斯坦福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讲如何做机器人。“他们的反应非常热情,很多国内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神往的事情。”




中国学生对机器人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在隋少龙看来,和美国孩子相比,中国的学生缺乏的是一个接触机器人的机会。“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棒。”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在给孩子们介绍完传感器和执行器,让大家头脑风暴一下能够搭配设计出什么东西。有个初中生说,现在很多司机在等红灯的时候玩手机,很不安全,他说可以用传感器探测红灯变绿灯的时候,让司机的座位震一下。

  还有一次隋少龙向高中生展示用超声波传感器控制的舵机机器人,并让他们拆开根据这个原理来自己设计新产品,孩子们设计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有一个学生的设计是,把一个杯子放在旋转的舵机上,上面写着“捐赠donate”, 把超声波传感器放在桌子边,每当有人走过的时候,杯子就会自己转过来要求捐赠。
       “这些小设计小发明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大家因为不知道怎么样去实现而慢慢放弃了自己的创造。而我们就是希望给学生创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学习机器人之后,把自己原来想的东西做成现实。” 这也很符合萝卜太辣的口号:“We make, you create”,(我们做到,带你创造)
  不过在中国推广机器人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下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竞赛的高中学生,如何让他们来接受接受机器人教育的课程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城市已经有很多高中学校在跟我们谈合作,希望能够拿到我们的机器人教育课程的产品。”在隋少龙看来,现行模式下,走2B学校的渠道去推广这门课程会容易让人接受。而今年底,萝卜太辣也会在中国成立新的公司来推进这件事情。
  目前,萝卜太辣提供包括视频、网站、芯片、电路板、外壳等一套模板,学生在完成机器人教育的课程以后,还可以通过这套模板去设计更多的内容。
  萝卜太辣希望能够把机器人教育带回中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国内的孩子能够培养出一种“solution oriented”的开放式、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标准答案的思维习惯,“这样我们国内才更容易出现像特斯拉、苹果这样世界级的创新公司。” 

 

对话隋少龙


          电脑报:你曾经同时拿到过特斯拉和苹果的两份offer,真是太酷了!为何会选择去苹果,你眼里的两家公司是怎样的?
   隋少龙:我在特斯拉实习的时候,它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创业阶段,当时特斯拉每周的产能只有5辆车,而现在,你看看它有多火。其实后来我同时拿到两份offer时,也纠结了很久,后来决定去苹果,主要考虑苹果在技术方面以及巨型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规模系统上都要更成熟,能让我学到现代化工业创新更多的内容。
   这两家公司最大的不同是,苹果在月产产品百万量级基础之上,依然保持最极致的产品质量的。老板在我入职的第一天跟我说,只要你能技术上把这个问题解决,花多少钱没有关系。而很多其他公司是设计一开始就在考虑造价的问题。
   
          电脑报:在硅谷大公司工作和创业有什么不同? 
   隋少龙:硅谷就是创业氛围极其浓厚的地方。何况做机器人教育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要知道,在苹果,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创业,你对自己的产品有决策权以后,融入感会更强一些。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创客空间工作空间是个色彩明丽、没有窗户的大车间,一来这里就进入想象力喷发模式、日夜无休,累了在休闲区打两盘台球、乒乓球换换脑子,继续R&D。
   
   电脑报:硅谷有很多创客空间吧,我知道这里很多人白天都在谷歌啊、苹果啊、facebook等大公司上班,下了班就来这里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下你眼里硅谷的创客文化吧,我非常好奇你在这里遇到些什么人?
   隋少龙:的确,硅谷的创客空间有很多,里面有意思的人也很多,一开始我去那里纯粹是好奇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后来跟很多人聊多了会觉得这是跟大公司工作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在这里,你才可以真正摸到硅谷在引导人类技术走向的那些产品脉搏。 

   大公司在做立刻能够服务市场的产品,而这些创客空间的新创公司们,则在做更新的东西。 同时, 这里本质上是开放性的、包容的, 你可以见到编写第一本机器人程序语言ROS的作者还在不断地制作依然在引领前沿的电路板、你也可以见到投资Dropbox、Pinterest的大佬和一些工程师们在激烈地讨论着下一个技术方向。同时,很多不同类型的线下活动诸如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智能硬件等,都会给我们机器人教育的研发带来很多灵感。 


本文出自2014-10-06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3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ChengJY)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