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等离子之殇:落后就要挨打
  • 2013-11-19 16:25:5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说起当年等离子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松下、日立、先锋等少数厂商手中,它们具有很强的防备心理,不愿意技术分享,更不愿结盟,所以其他资本根本没办法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短期看,这种垄断行为的确能够将利益最大化,但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研发进度慢,新品跟不上,就更别谈市场了。


当年等离子何等风光,只可惜没有抓住机会

  说起当年等离子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松下、日立、先锋等少数厂商手中,它们具有很强的防备心理,不愿意技术分享,更不愿结盟,所以其他资本根本没办法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短期看,这种垄断行为的确能够将利益最大化,但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研发进度慢,新品跟不上,就更别谈市场了。原先处于观望状态的厂商看不到掌握等离子技术的希望,于是另起炉灶,纷纷倒戈选择液晶并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尤其2010年后,液晶电视开始向发光二极管LED电视转型后,发展速度更是迅猛,突破了只能做小,很难做大的瓶颈,实现了从15英寸到65英寸的全线覆盖,最大80英寸型号也已经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可视角度、亮度、清晰度、薄厚度、辐射、能耗等各方面的技术指标上已经超过了等离子电视。反观等离子电视,有点坐吃山空的意思,除了观看时色彩较柔和、对比度高、运动画面拖尾现象处理较好外,已经挖不出更多的优点,倒是体积大、功能少、烧屏的缺点却让许多消费者无法接受,高达350W的功耗更是和环保的大理念背道而驰。
  
液晶的崛起不偶然
  在我们看来,液晶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将等离子技术挤出市场,靠的得是技术的革新。当年正是它的出现,让CRT显像管电视告老还乡。早期LCD液晶电视,其成像原理是通过电视内部的CCFL灯管照明,由于受到灯管体积的限制,很难做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终于取得突破,LCD电视升级成为LED电视。传统的灯管照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LED发光二极管,最大程度上减少液晶电视的体积,而且在功耗控制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比传统LCD电视功耗低三成以上。液晶阵营的技术革新并没有就此打住,早在2003年就出现了OLED显示技术,被业界一致看好,它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由于不再需要LCD液晶面板模块,RGB色彩信号直接由OLED二极管显示,所以在外观上可以做到极致轻薄,另外可视角度会很大,功耗也很低,尽管现在OLED电视的价格还是天价,但一旦解决良品率的问题,生产成本就会不断降低。


近距离接触厚度只有4mm的OLED电视
  此外,厂商还做好两手准备,创造出4K技术,有过高清体验的消费者应该清楚,FHD电视已经很清晰了,而4K电视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高端用户对大尺寸彩电的“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辨率达到3840×2160,将会增加数百万个像素点,因此画面的细腻程度和其表现能力将会有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在3D技术方面,4K电视能够有效解决偏光式3D电视的清晰度减半的问题。在4K电视上,垂直方向分辨率一半也有1080P,能够实现真正的全高清3D。
本文出自2013-11-18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4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