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手机 > Android手机 > 新闻
APP打车反赚钱,BUG还是营销?
  • 2014-2-6 13:20:2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王诚
  • 作者:
【电脑报在线】自2013年初以来,打车APP的市场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南北两大打车APP霸主(北有嘀嘀打车,南有快的打车)也各自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两者势均力敌,占据了80%以上的打车APP市场。正是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打车APP与手机支付客户端走到了一起,嘀嘀打车找上了微信,而快的打车选择了支付宝。


广告有效果,不在乎谁拿到钱



烧钱做宣传,有效果就OK


    “我们没想管,其实要查非常容易,系统都能定位,如果发现作弊,直接把账号冻结就行了。现在量太少,我们觉得还没有必要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有些人想赚点小钱,谁也不能真指望这个赚钱。如果这种作弊行为规模变得很大,那我们一定会查。”某打车APP厂商负责人说。
    实际上,乘客与司机如此商量着赚微信与支付宝的打车补贴,打车APP的监控系统是很容易监测到的。由于乘客与司机的手机都开启了GPS定位,所以上车时间、行车距离这些数据都在系统的记录当中,只要是APP厂商愿意去查作弊行为,是一定查得到的。
    对此,快的打车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确实有乘客与的哥联合起来赚补贴的情况,不过由于金额较小,操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也并没有去“较真”,另外,乘客在数万甚至是十多万辆出租车中遇到同一位司机的几率也很小,作弊的话会很容易被发现,多数司机也不愿意去冒被封号的危险。
    另外,微信拿出2亿元、支付宝拿出5亿元来做打车补贴,假设北京有十万出租车,所有出租车每天都拿满5单补贴(包含乘客),微信和支付宝的补贴分别可以扛20天和40天,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出租车使用打车APP,所以这个活动的宣传持续期远不止这点时间(而且后继也许还有更多补贴投放),但宣传的效果却是非常有效的。当大家都在乐滋滋地奔走相告如何免费打车甚至赚钱的时候,微信、支付宝和打车APP的广告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只要广告有效果,谁赚到了这个补贴就无所谓了。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打车赚钱攻略”很可能就是支付平台和打车APP自身的软性推广而已——你看看现在大家讨论的打车APP,除了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外还有其他的吗? 


打车APP带来的一些隐患
    虽然打车APP的兴起给乘客带来了一些便利,也让出租车司机能拉到更多的单,但在这个模式中依然有一些隐患存在。
    首先就是安全问题,出租车司机为了抢单,经常在开车的时候分神去观看手机屏幕,虽然交通法规会对开车看手机做出处罚,但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由此也造成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业务转包,曾经就有人遇到过,在打车APP中下单后,遇到的车并不是正规出租车,而是非法运营的黑车,当乘客询问为何不是正规出租车时,黑车司机表示,出租车司机忙不过来或是不愿意接单,就把业务甩给了相识的黑车司机。既然是非法运营的黑车,可靠性也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来讲,也算是影响了乘客的体验。
    再次就是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无论是打车APP还是支付平台,都要求收集各种个人信息,而且还关联了用户的银行账户(除了打车功能外,还可以通过APP收集的个人进行精准推送广告),这无疑增加了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当然,要实现正常的定位、下单与支付功能也必须用到这些信息,我们只是希望将来能有更完备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出现,这可能也是一个新的商机。


观点:推广之外,更需要完善与规范化
    打车APP和支付平台联合进行推广这很正常,毕竟各种生活化的应用走向移动互联网也是趋势,而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过在厂商大力推广的同时,打车APP的漏洞和各种隐患也是急需完善与规范化的,打车APP同时也需要与出租车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挂钩,这在技术层面上是可以实现的,只是看APP厂商是否愿意去做。当然,出租车市场对于微信与支付宝来说虽然是个很大的市场,值得砸钱去占领,但这也只是手机支付的一个应用场景,将来会有更多可扩展的市场,但它们同样也需要在大力推广的同时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进行加强,才能真正稳步健康地发展。
本文出自2014-02-03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5期 D.智能手机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