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9 15:55:32IT168
开学了,开学了,商家们摩拳擦掌,希望借助这开学的旺季,狠狠地刷一下出货量,而学生买家们也跃跃欲试,希望从各种渠道都能找到最超值的货源。这一个对立的碰撞,让大家似乎都在玩起了“间谍与反间谍”的心理战。尤其是市场水分一直被公认很大的机箱电源领域,很多网友也总会问到,开学前后这一段时间里面,购买这些产品到底有哪些事儿需要注意的呢?
前置U3、下置电源不再是贵价货
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前,机箱配备的前置USB3.0高速传输接口,所采用的下置电源架构,侧板提供了侧透的炫酷,主流的用户就会将这样的产品膜拜成“神器”,毕竟这样的产品势必能够赋予用户更大的DIY发展空间,这在过去是那些定位大众化的机箱,所无法给予的体验。
▲配备前置USB3.0接口的机箱早已走下神坛
然而,随着这样一些DIY特性的普及,机箱拥有前置USB3.0接口、下置电源架构、侧透面板等不再是奢望,而逐步转变成一种非常平民化的“DIY消费”。但这样的一种误区,却往往被一些奸商们利用上,他们习惯地将这样的一些DIY特性吹嘘得无与伦比,或者给予它们一个极尽玩家风的“名堂”,然后为它加上一个并不合理的高价,是忽悠,是黑心,这也是昭然若揭的事儿。
▲拥有如此架构的机箱其实都不贵
事实上,如今不少不到200元的机箱,也能够基本整合了上述的特性,而那些拥有全能DIY特性的主流机箱,也就在2XX元的价位上,因而大家完全不必再听任奸商们的吹嘘,那样的玩家定位机箱早已不是什么贵价货,只要你的预算不是十分拮据,要入手其实完全没有难度。
很多人购买机箱电源,会直接省心省事地选择了机电套装,毕竟分门别类地选择,一方面会有多一份品质的考量,而另一方面也多了一种搭配的忧心,而直接选择机电套装,对于很多菜鸟买家而言,其实是很是热衷,也很是保险的做法。
▲机箱电源套装一度很风靡
机电套装,是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盛行的事儿。到了如今,也仅有金河田等少数厂商,坚守这样的阵型。原因是套装中标配的电源供电能力有限,难以面对当前功耗要求越来越高的平台的供电需要。套装电源未受青睐,配上供电更强悍的电源,成本无疑会提升,大众用户心目中那省心省事的也就成为随之“变质”。因而对于更多有追求的DIY玩家而言,机电套装会更像是鸡肋。
▲这样的套装标配电源很是熟悉
供电不足还是一个明晰的结果,有些黑心的奸商,为求满足达到用户对机电套装那份品质的信赖,捏造了1个机箱+1个电源==1个套装的事实。他们为机箱随便搭一个配得上用户需求的电源,当然还会加上适当的“包装”,用这种善意的谎言,来营造用户心中的那份踏实之感。
▲独显平台,恐怕这样的电源会感力不从心
机电套装除了省心,更大的卖点还是实惠,它最适合的是那些对供电效能要求不高的入门级整合平台用户。如果你是主流独显平台的用户,其实更应该对机箱电源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多费点心,收获的必然是更适合自己的应用体验。
强调散热,其实也可能是悲剧堆砌
开学之际依然处于炎炎夏日,很多人装机必然会考虑平台散热的问题。而改善这一问题,大家可能第一时间考虑到是增加风扇的配备,实现平台的全方位立体散热就最好了。可是,追加风扇向来是一个双刃剑之举,弄不好,可能还会是悲剧的堆砌。
▲一般的平台哪用如此强悍的风扇配备
以当前下置电源机箱为例,机箱一般会在前置、后置,下置电源旁边、侧板、机箱顶部等地方,预留一定的散热风扇布局位置。按照厂商的宣传,将这样的一些位置都相应地覆盖上散热风扇,打造好合理的散热风道,那么无论是如何强悍的DIY平台配置,如何高强度的性能压榨,散热自然都不成问题,如若机箱还配有侧透面板,那么为风扇加上LED灯效,那个炫眼可真的让人艳羡。
▲过多过大的风扇,噪音问题随之而来
然而,多增加风扇,就意味着多增加了噪音的源头,尤其是对于那些钢材厚度一般机箱,多了风扇的负载,连同CPU和显卡的风扇一起,也很可能带来共振的产生,那个噪音可不是一般的“透彻人心”。此外,风扇还能带来巨大的吸尘作用,如果机箱拥有数量足够多的风扇,也就相当于有丰富的灰尘杂质源头,即便是再完善的防尘考虑也难以抵挡,悲催的自然是机箱内部的各种配件了。
▲机箱防尘的问题也相当值得重视
散热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但是它也能带来反作用,这里笔者提醒那些平台档次本来就不那么高的用户,做好CPU和显卡的散热已经相当足够了,其他的散热考虑,充其量就是辅助即可,过犹不及了反而还会让自己闹心。
高功率/80plus 电源要越强越好?
电源的稳定性不佳,供电不足,这是众多消费者所最为担心的事儿。前者可以通过选择大品牌来尽可能地避免质量问题,提升应用保障;而供电不足的问题,很多买家会觉得,直接选一个功率够强的电源,来避免后顾之忧。然而这种“遇强越强”的想法,会否过犹不及的呢?
▲80plus你真的需要吗?
其实一般的主流独显平台,300W到350W的电源就能满足其满载的需求,如今时下最为热门的400W-450W电源产品,也算是预留足够大的扩展空间,基本算是够用了。所以你不是那些打算实现顶级装备,或者搭载多卡互联平台的用户,购买再高功率的电源,既浪费了投入,也有可能造成电能的无故浪费。
▲如此强悍的电源,并不是每个玩家都用得上,消费得起
相似的情况还有对80plus认证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通过了80plus节能认证的电源要显得“高贵”一点,省电效果也更有保证一点。可是,这种追求已经逐步被厂商更趋实用化的倡导所取代,很多厂商都推出了一些准80plus的产品,也就是它们能够在230V标准市电环境下,同样能达到甚至超过80plus节能标准,毕竟80plus官方认证同样需要成本,而省下了这一环节,也能实现电源的价格成本更好的控制。
▲这样的主流电源,没有80plus认证也够出彩
在实际应用的范畴中,80plus更多是一个“幌子”,基本上没有人会斟酌,80plus白牌和铜牌产品之间,到底能省电多少,它更多是代表电源工艺的先进和成熟程度,有了更高级别的80plus认证这方面会是更有保证的意思。但对于真正购买电源的终端用户而言,工艺和节能表现都达标了,怎么还需要这些“浮云”般的东西呢?
认清哪些是过时的产品?
机箱电源本来就不是一类更新换代十分频繁的产品,如若买到过时货,其实就是很致命的了。作为消费者,我们还真的要去火眼金睛地辨清,什么样的机电算是过时货,遇上了就该避而远之。
▲接口配备不完善,也是硬伤
电源的衡量指标并不多,很多人选购的时候大概也就瞄准了功耗和节能效果这些重要的环节,甚至有些直接锁定那个够用的功率水平就打算入手了。但是除了这些,电源的接口配备,其实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过时的电源在SATA接口/IDE接口的数量上,PCI-E接口配备上可能难以跟上主流平台的要求,空有300-350W的额定功率也是徒然,有人说通过转接口就行,可是新买的电源,又何必这么折腾呢?
▲恐怕如今的主流用户已经没有了对如此机箱散热架构的热衷了
机箱方面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些依旧沿用INTEL 38度“经典”导风槽设计,对电磁辐射防御不够完善的所谓彩钢机箱,又或者像缺少了仓位、槽位免工具装卸设计的机箱,这些不够贴心的表现,完全是过时的写照,毕竟相近的价位,我们真的可以买到更好的。
▲仓位、槽位免工具的配备必不可少
相对而言,毕竟像电源这个平台里面的“深闺”,以及机箱这个“外貌控”,过时的特质实在不太明显,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同样要细看每一个细节,毕竟小小的不足或缺陷,就很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应用了。
机电网购 也并非一定很划算
网购是一种时尚,在机电范畴也是一种充分压缩卖场黑心价格水分的“捷径”,目前是越来越受到各方买家的青睐。确实,像在京东、新蛋、易讯这样的大型网购门户里面入手机箱电源,保障程度是要比到卖场“大海捞针”高一些。
▲如此低价而又属于名牌的电源,网购门户随手就能找到
▲这样的热销电源,最低价曾在200元以内
但其实,网购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易,产品是怎么样子是可控的。在网购过程中,货源、物流等都会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终端用户收货、使用的感受,商城物流各种缺心眼、不给力,害人揪心的案例屡见不鲜,如果真是这样,倒不如直接锁定一个产品,到卖场多花点钱当面买个实实在在的放心,也少了当中的折腾。
▲发货送货等方面所可能产生的问题很让人揪心
网购低价无疑是最为诱人的,但并不是每一款产品,网购都是绝对划算的。不少在网购商城号称处于给力促销阶段的产品,它们的售价有可能并不处于最低位,这种数字游戏也被网购商城所习惯性地“耍起”,这也让人依稀感受到,虽然网购划算,但却总给人留下一些不爽。
总结:不少人认为,机箱电源的购买只是平台装配过程中的一个不甚重要的环节,但是产品选择的好与坏,往往对平台的应用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个开学时节,学生们手中的资金可是要省着花,合理花,三大件、板卡的利润已经相当透明了,要好好装好一台新电脑,又岂能在这机电的范畴栽下跟斗呢?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