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美团如何用硬科技服务“柴米油盐”?
  • 2022/8/1 10:40:3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为外卖造飞机值得吗?

为外卖造飞机值得吗?


2021年底,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2 上,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同年更早些时候,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美团无人机首次对外亮相。


但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同样面对这个问题,毛一年或许还是会有些忐忑。


彼时,美团内部启动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已近一年,同时毛一年在无人机赛道创业三年。在这个时间点,两条探索的路径有了交集——毛一年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加入美团,负责美团的无人机配送业务。


 “研发全自动化的系统去调度大量无人机送外卖,技术难度相当于在无人机领域攀登一座珠峰”,据毛一年回忆,来到美团后的工作有“三座大山”是必须攻克的——真实落地、安全可靠和用户体验。在美团无人机配送服务首次面向市场前,他和团队做了三年半的探索,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座山可以轻易绕过,翻山的道路只能靠测试、测试、再测试才有希望找到。


2019 年年初,毛一年的团队只有几十人,其中5个测试飞手。他们在北京郊区租了一个测试飞场,还有几间平房用来放物资和当办公室。2019 年全年,这个团队一共做了 12000 次测试。到了年底,毛一年说,“2020 年我们要做 10 万架次的飞行”。团队第一反应是“疯了”。


然而,2020年初疫情来了。


“2020 年第一个季度,我们一共做了 3000 架次测试飞行,全年目标的 3%。同时,很多硬件的生产也因为疫情而延迟。”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测试资源紧缺,团队的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开发了自动测试系统;生产资源有限,硬件工程师干脆搬到深圳,住在供应商的门口,每天都盯着生产。


付出总有回报,疫情反复的2021年,反而成了美团无人机业务快速成长的一年。深耕四年,果实成形——从2021年初在深圳完成第一单面向真实用户的配送,到夏天在南山区为抗疫运物资,到秋天在上海用无人机送出第一杯咖啡,再到年末深圳落地国内首条产业园内的常态化试运营航线,美团距离打造一个城市低空物流网络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截至2022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落地10个社区,4个商圈,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外卖订单超5.8万单,并在北京、深圳等地测试机场完成了超过40万架次的飞行测试,配送飞行总时长1万小时以上。


回想过去几年,毛一年面试候选人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美团做无人机这事靠谱吗?三年后,美团终于给出了回应。


而美团布局无人机配送,其实还只是其机器人版图中的冰山一角。除了在自动配送车、室内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近年来,美团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也明显增多。仅在自动配送领域,有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的投入就超过数十亿元。


去年10月,美团还提出了全新的“零售+科技”战略,并持续加大关键领域科技研发投入。在最新一季财报中,单季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0%至49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占收入比接近11%。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硬科技”版图的逐渐成形,始终还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人。正如毛一年在接受《电脑报》专访时提到,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以下是《电脑报》对毛一年的专访:



01
先定一个小目标——“上天”

● 电脑报:美团的无人机业务主要包括什么?


毛一年:美团做无人机,其实就是用无人机做一个工具,最终还是为大家服务,还是送餐、送药、送鲜花、送水果,是大家熟悉美团所做的那些服务,只是多了一种方式的选择。而新服务的落地,只有飞行器是无法实现的,美团更希望打造一个综合飞行器、地面承接装置及航线管理后台系统为一体的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配送需求,并针对社区、商场、写字楼等环境特点,定制发送端与接收端解决方案,让无人机配送真正实现“万物到家”。


● 电脑报:那在这一低空物流网络中,外卖小哥的工作会有变化吗?


毛一年:无人机对美团的核心价值就是运力补充,和原有配送业务相辅相成。以深圳的星河商圈为例,该航线现已接入美团配送网络,订单会通过混合派单的形式,实现无人机与骑手协同,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配送体验。


具体来看,在无人机配送服务范围和运营时段内,用户下单合作商家内带有“无人机配送”标签的商品,智能调度系统即会根据实时订单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将配送难度高或对时效要求高的订单分派给无人机完成。在整个流程里,无人机是空中的快递员,云端的调度系统是调度员,还有社区的机场是服务员,这三个部分组成一套系统为用户服务。


● 电脑报:这意味着未来末端配送的运力会更多维?


毛一年:当然,从长期来看,美团整体城市末端三公里配送体系中,会存在骑手、自动配送车和配送无人机等多重运力,形成了地空一体的配送体系。自动化设备存在的价值首先是补充运力,与骑手形成协同。在这个体系中,自动配送车适合承担载重量大的物品配送,而无人机则适合承担时效要求高的配送任务。


● 电脑报:但市场上仍会有很多人觉得无人机配送“大可不必”,毕竟美团的外卖员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做无人机送外卖,美团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毛一年:我们现在每天差不多有百万外卖员,为几千万用户配送商品到家里、公司乃至各种场景。但长远来看,市场对于外卖服务的需求距离相对饱和仍有巨大空间可以探索,而在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紧靠人力满足这些潜在需求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所以我们才希望探索新的路径以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此外,随着外卖产业的发展,用户对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实现外卖员和机器人(无人机)一起协同给大家服务。你说外卖员为什么要跟无人机去协同?事实上,外卖员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基本能实现半小时达的配送服务,可是很多用户还是不满意,希望能更快。


举个例子,早上想吃早餐的时候,你是等二三十分钟,还是说点餐以后就像从厨房拿出来拿到客厅就开始吃,这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无人机有希望让点餐之后从厨房拿出来到客厅的那种场景成为现实。


● 电脑报:用户对外卖体验的要求的确越来越高,除了保证速度, 还有哪些变化?


毛一年:除了速度,还有就是品质。比如热的或冰的餐品、饮品往往就需要保持温度送到用户手里。比如说咖啡的拉花、奶茶的奶盖,用户需要它保持刚刚做好时的品质。另外我们在过往的用户需求中发现,很多用户需求是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的,比如紧急药品的需求、生鲜的需求等等,无人机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把生意做到用户家楼下。


● 电脑报:可以理解为,正是用户需求看的变化对外卖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才出现了运力需要依靠科技升维的大趋势?


毛一年:的确,一方面是用户对质的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是对量的需求暴增。而人力始终存在天花板,所以美团希望从科技里找新路。无人机是其中一种选择。


● 电脑报:这肯定并非靠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在实现最终的大愿景之前,是否也分阶段制定过目标?


毛一年:就无人机而言,2019 年,我们团队设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一座城市实现商圈与住户的多航线运行。为了完成这个小目标,我们调研了很多城市,因为优质产业链基础、政策的开放、创新包容的态度,最终我们选择在深圳迈出第一步。而长远来看,我们始终在追逐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在中国城市场景下实现物流无人机在高频短途场景的自主运行。


● 电脑报:实现当初的小目标用了多长时间?


毛一年:2021 年底实现的。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并在其后的深圳疫情中为深圳南山区抗疫建立城市物资运送 "空中通道",给隔离区居民配送紧急物资;2021年7月,美团无人机与万科深圳SIC超级总部中心完成无人机配送商圈试点示范合作签约。到了2021 年底,我们就在深圳实现了连接多个商圈与多个社区的多航线运行,这个小目标就实现了。同年,我们也与上海市合作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城市低空物流运营示范中心。


● 电脑报:完成这个目标之前,美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得从零开始?


毛一年:基本是。刚起步时,我们看了很多当时已有的产品,最后得出结论:首先, 2017年国内的无人机应用就已经有了很多真实场景,包括航拍、治保、巡检等,但那时城市低空物流赛道还是起步阶段,并且是所有无人机应用里最难的场景;第二,当时市场上也没有适合美团业务场景的城市低空物流无人机,在做市场调研时我们就发现,在城市场景下不管是航拍还是大型载货,市场上的无人机功能都是为了已有场景而定制的,没有一款能服务高频短途为主的外卖配送需要。


所以我们要自研无人机,并且不仅是飞行器的自研,我们还要做自动化调度系统,以及社区自动化起降机场等。目前90%以上部件全自研,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截至2022年5月,美团已经申请和正在申请的专利接近600件。


● 电脑报:您提到城市低空物流是所有无人机应用场景里最难的,主要的难点是什么?


毛一年:与航拍、植保等在空旷场景飞行的情况不同,我们的配送服务需要无人机在城市楼宇空间和道路上方飞行,这就对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城市场景下,无人机面对的飞行条件会更复杂,所以城市低空配送可能是当前无人机落地应用中,对技术挑战最大的场景之一。


● 电脑报:看起来国内能借鉴的不多,但根据公开报道,国外的亚马逊、Google Wing等公司在美团布局之前就已深耕无人机物流网络多年,这块有能借鉴的地方吗?


毛一年:其实两国配送环境截然不同,所以美国巨头与美团对物流无人机的性能要求有着显著差别。比如,美国无人机配送服务地区大多集中于地广人稀的区域,且建筑物普遍不高,这使得以Wing无人机为代表的载具,通过两颗摄像头就能实现视觉感知的基本需要。


而美团无人机大部分时间穿梭在高楼之间,且在多天时多天候场景下服务,对感知精度要求极高,因此需要摄像头配合毫米波雷达,甚至更多种类的传感器,实现不同传感器优势互补,提高感知能力。

 

● 电脑报:那这很考验研发团队的实力,你们当时团队规模大概是怎样?


毛一年:最开始的时候团队只有几十人,但现在已经有300余人,并且里面很多已经是小有成就的人工智能、或者硬件领域的 leader,来到美团,从零开始投入,就为了让这个业务能够成立,能够早一天让空中送餐的服务实现。


● 电脑报:研发之后,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是测试。美团无人机是直到2021年才首次面向外界的。在那之前,是不是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测试和产品迭代?


毛一年:我们其实在开始自研无人机半年后就完成了首架飞机试验飞行,一年之后,接入UTMISS系统(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开始深圳试飞行。从2018年到2021年,我们完成了3代机型的迭代、22万架次的飞行、国内1000多个真实社区场景的探索。


除了无人机本身,我们的导航模块也是几经迭代,因为市面上很多运营类无人机的导航模块都是采用进口产品,虽然技术指标很高,但成本不低。


而且传统导航模块只负责惯性导航,即无需外来信息、自主定向,但若是遇到高楼遮挡,就会容易造成信号丢失、失去稳定性等情况。所以我们也是经过18个月的算法、软件、硬件的迭代,造出了自己的高精度导航模块。


● 电脑报:那在正式送出第一单前,又攻克了哪些难点?


毛一年:从有这个设想到第一单落地,我们主要克服了三个困难:


第一,真实场景落地而不是局部的技术探索。真实落地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很多问题都是落地后才能发现和解决。正如刚才所说,为了在真实场景落地,我们调研了上千个社区,走访了好几十家物业,最后与几家物业签了合作协议;


第二,安全可靠。在无人机基础设施进入社区之后,为了安全可靠,我们在飞机侧、调度系统、运营流程上都做了相应保障工作部署;


第三,用户体验。当用户开始使用这项服务以后,最关心的是体验。我们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进入第一个社区进行服务的时候,我们的机场与一户居民的阳台比较近,大概是 30 米。他们家有个小孩子要午睡。为了孩子的午休,我们重新修改了整个流程,并且组织团队攻坚静音桨技术。


● 电脑报:那这背后的成本应该会很高?而成本其实和规模化又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因素,您觉得美团无人机配送规模化还需要多长时间?


毛一年:一个科技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一开始成本肯定是高的。


但未来随着成规模的商业化落地,生产制造的成本绝对会下降。服务成熟了之后,我们科普的成本也会下降,我们不会像现在这样用很高的成本去说服大家接受这样一个服务。再加上可能到某一个阶段,大家从没有见过到见过,从见过到觉得 ok,甚至到后面可能会拥抱这项服务,这些态度的变化会给我们的运营和规模化带来很大的帮助。


那个时间点,我们认为是 5-10 年,届时成本应该不会比人力成本高很多。



02

得上天,也得落地

“无人机只是Robotics的冰山一角”



● 电脑报:据我们了解,美团除了发展无人机,也在自动配送车等领域有不少突破,近几年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也明显增多。我们可以先厘清一点,美团是如何看待相关产业的发展?


毛一年:无论是无人机、自动配送车,还是智能语音客服、服务机器人,在我们看来都属于广义的机器人范畴,在市场中也多被称为Robotics。


整体来看,过去很长时间Robotics的发展是在工业领域,而近年来随着硬件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力的进步,以及更多真实消费需求被挖掘出来,Robotics的概念逐步走入了消费产业中。


在2021年12月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重点推进的三类广义机器人,除了过去常见的工业机器人,还有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 电脑报:所以其实无人机仅是美团Robotics版图中的冰山一角,美团现在具体做出了哪些细分领域的布局?


毛一年:在机器人领域,除了有自研自动配送载具、智能客服等机器人外,也通过投资等方式参与了餐饮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以及产业上游的布局。


● 电脑报:那美团关注并发展机器人赛道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毛一年:我们一直在思考科技到底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并且这些思考不是以美团自身需求或业务边界出发,而是从公司使命出发。最后的结论是,公司的使命和底层的逻辑归根结底都需要靠科技支撑,而在各条科技赛道上,Robotics能够创造的价值与我们希望前往的方向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美团会关注并发展相关产业。


● 电脑报:王兴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美团虽然是软件起家,但业务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这是否也是美团发展Robotics的具体价值?


毛一年:是的。一方面,公司从事的业务兼具移动原子和移动比特的双重场景,所以发展既需要软件,也需要硬件,不然硬件就是软件能力的边界;


另一方面,公司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而要帮人吃得更好,必然需要在物理世界,也就是原子世界有很实际的行动,所以公司也希望借助Robotics的相关技术建立更高效和更好的业务,为客户创造更好体验,毕竟Robotics是未来更好服务大众生活,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也更像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劳动力。


● 电脑报:据我们观察,近几年来中国的科技企业在Robotics领域动作是尤其频繁的,您认为是因为历史车轮到了这个路口,还是说在疫情等特殊因素的推动下只是昙花一现?


毛一年:疫情肯定是有推动作用的,但更底层的原因还是行业到了这个阶段。经济社会和科技手段都在进步,很多技术在变便宜,人的综合成本在变高,劳动力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在变高。从整体效率最优的视角来看,社会会自然而然地迈出这一步。


● 电脑报:所以可以理解为,在美团看来,时代的车轮已经到了一个时间点,所以才会跟着迈上这个新台阶?甚至未来有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公司打破软硬件的边界?


毛一年:是的,当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时代到来时,所有的科技公司可能都无法止步于当前纯粹“移动比特代替移动原子”的商业模式,而与原子世界发生越来越多的直接互动,AI、应用软件将与物理世界无处不在的智能硬件无缝融合,届时的科技公司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能都将成为机器人公司。


● 电脑报:刚才我们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的讨论,从实操层面来看,美团在科技领域的很多自研投入与自动配送有关,可见对自动配送的发展态度很坚决,并且现在也有了自动配送车和无人机这种落地样板间。就自动配送来说,美团的整体思路和最终目标是怎样的?


毛一年:美团一直以来希望实现的是更好的即时零售场景,让用户在几十分钟内就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自动配送一方面是满足已有的运力补充需求,另一方面是更好地用自动化的能力满足高时效性的配送需求,比如无人机几分钟内让用户急需的药品送到手,让冰淇淋到手还冒着冷气等等。


整体而言,自动配送对美团而言是在丰富的线下场景中, 将智能调度系统、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以及多种人机协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和形式多样的智能配送终端等,与现有复杂配送流程结合,构建一张全新物流路网,并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能发挥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不同产品优势能力,满足在园区、公开道路以及低空等不同场景下的即时配送需求,并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最终实现“用自动配送让服务触达世界每个角落”的愿景。


电脑报:尽管美团在自动配送方面已经有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的落地样板,但实际上Robotics领域面临的一大难点就是公众的认知度。美团在发力Robotics的过程中,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毛一年:创新这个事,大家对它认知的扩散,不会一蹴而就,很有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的事。有些人是因为见到他就相信了,有些人因为他的亲戚朋友见到所以相信。


但总体而言,以现在社会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公众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会比以前要快很多,我们已经看到有很多网友在疫情严重时呼吁我们的服务能够落地到他家楼下,以方便日常采买需要。


● 电脑报:有报道称美团的无人机业务过去一年就已在深圳落地了10个社区,覆盖8000户居民,自动配送车业务也在北京常规化运营超过2年。但两块业务的成立时间却仅有5年多时间,如此快速落地的目的是有变现的压力吗?


毛一年:不是。美团在自动化载具的初衷前面已经说到过是为了补充现有的运力,更好的配合即时零售场景。现在实现部分落地运营成果,前提也是我们的技术运营能力达到了这个阶段,这是前提。


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也许有些公司会倾向于在实验室不断打磨,但对美团来说,我们科技的特点是场景驱动技术。需要在保障一定成熟度的情况下,一边在真实场景中落地,一边迭代。我们现在落地运行其实就是为了理解用户需要什么,以便我们接下来更好的优化技术产品和运营模式。因为有时候如果只是科技人员自嗨,容易走偏。


我们希望产品的形态、还有我们应用的场景或者我们研发的方向真的能跟用户需求匹配起来。


● 电脑报:那这些新业务未来能否大规模落地仍然是个未知数?


毛一年:在无人机方面,我们坚信无人机配送最终肯定能够大规模推广,理由就是因为它创造的价值符合当下社会对即时配送更安全更高效的需求。


此外,我们也一直关注Robotics的落地。尤其在未来劳动力与大众需求不匹配、无接触服务兴起后,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降本增效,补充劳动力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落实到具体大众生活中,新科技的价值会体现在提效带来的用户体验的保障,双手解放而改善部分劳动环境以及自动化带来的高标准化等不同方面。



03

未来十年:“我们更关注的是,对大众的价值”

 


● 电脑报:美团对无人机配送未来的希望和规划是怎样的?


毛一年:美团希望可以尽快成为国内在城市低空做物流配送的成熟运营商,获得更多方面的认可。当然从长远看,城市低空物流还是需要行业各界来参与,共同推动,比如落地就需要有更多公共的基础设施,包括单独布设的收发点等等,这事肯定不是美团一家公司来做就能做好的。


如果有一个像深圳这样前沿的城市推广成功,其他城市跟在后面可能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判断,在国内,未来应该最起码有百个这种量级的城市能做成城市低空物流,但时间可能是5~10年。


● 电脑报:为什么美团愿意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周期乃至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耕耘Robotics这条目前很多人还是很难想象的赛道?


毛一年:在探索用前沿科技为大家服务的道路上,很有可能是要忍受一段时间的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甚至大家还会怀疑。但是美团常常强调一点,就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如果给这个句子再加一个定语,就可以是用科技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并且毫无疑问,用前沿科技为大家服务,在享受科技红利之前,就势必要有人和公司做些前期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还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也有民族责任感——换句话说,美团希望这件事能在中国第一个做成,抢在其他国家之前。


● 电脑报:站在全球竞争视角来看,在Robotics领域,国外很多科技巨头已深耕许久,中国公司现在做真有可能弯道超车吗?


毛一年:回顾机器人发展历史,德国、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催生了世界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四大家族”。


而随着机器人产业向更智能以及更多应用场景的方向发展,依托于庞大多样性的终端应用场景、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巨大的市场体量形成的规模效应和相关产业人才红利的涌现,中国公司未来是有望在机器人领域走在全球前列的,也完全有可能成长出面向全球市场、商业价值远超过“四大家族”比肩苹果、特斯拉级别的机器人龙头公司。


● 电脑报:可是5-10年的时间周期对一家公司来说会不会太长了?


毛一年: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时间比较长,但其实美团外卖也是成长了很多年以后才真正盈利的。管理层有一些长期的目标,不太会以短期是否盈利作为第一考核指标。美团希望在一些成熟的业务,投入一些更前沿的科技,以便能够在未来做得更好。我们总说自己看重长期价值、有耐心,这件事就是最好的体现。


● 电脑报:在这5-10年的过程中,你们会担心有其他科技公司踏足而入吗?面对可能的竞争,美团的优势会是什么?


毛一年:对于新赛道,我们自然期待有更多公司参与,这无疑会加快行业规模化落地的速度。当然,真正规模化落地的基础是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技术,包括基于硬件的定位导航技术、高密度航线规划能力,SLAM算法等,我们也一直在相关领域中加大投入,最近的一个成果就是团队拿到了Robotics领域顶级会议ICRA中导航领域的年度最佳论文。


此外,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美团在线下场景多年积累的运营能力和经验,也会成为我们技术能力之外的重要竞争力。


● 电脑报:近几年来,大家常常讨论科技和人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担心科技发展超出边界的声音,美团如何看待这一点?


毛一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不断去明确其边界和规范,近年来AI治理的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隐私、数字茧房、大数据杀熟、人机互搏等问题上,都在行业内被不断讨论,也陆续有一些管理办法,逐渐找到秩序和边界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我们始终相信科技是为人服务的,是为每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服务的。


● 电脑报:其实我们也能从美团对未来的规划中看到,无论是从最初的生活服务,还是现在向硬科技转型,始终围绕着“人”。


毛一年:当然,我们想让大家看到,美团做柴米油盐的事情,也做高科技的事情。但我们做高科技的事情,其实最终也是为了大家的柴米油盐

本文出自2022-07-11出版的《电脑报》2022年第27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qi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