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相机&镜头设计 这些问题菜鸟老手都会疑惑
  • 2015/3/4 14:33:5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随着手机摄影的崛起,大家对相机也开始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也就让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专业性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也正因如此,不少读者朋友都对目前的相机与镜头设计产生了许多细致的疑问,为什么都是顶级机型,佳能5DS/5DSR要做到5000万像素,而传说中5D Mark Ⅳ却仅为1800万像素?为什么没有超大变焦恒定大光圈镜头?副厂的设计真的不如原厂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读这些问题!

随着手机摄影的崛起,大家对相机也开始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也就让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专业性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也正因如此,不少读者朋友都对目前的相机与镜头设计产生了许多细致的疑问,为什么都是顶级机型,佳能5DS/5DSR要做到5000万像素,而传说中5D Mark Ⅳ却仅为1800万像素?为什么没有超大变焦恒定大光圈镜头?副厂的设计真的不如原厂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读这些问题!

 

都是全画幅CMOS,定位不同像素密度大不同




一高(高像素)一快(快连拍)两大机型并行是佳能和尼康两大品牌在高端单反上的传统布局。而新发布的5DS/5DSR和传言中的5D Mark Ⅳ看来也有此打算,虽然都是全画幅,但因为定位不同,设计自然也有不同之处


近期佳能发布了5DS/5DSR,达到了全画幅数码相机史上最高分辨率——5000万像素,而与此同时,路边社的传闻又说即将发布的另一款旗舰机5D Mark Ⅳ仅为1800万像素,为什么大家都是全画幅,差别会如此之大?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无论佳能还是尼康都有在高端机型部署一高(高像素密度)一快(高连拍速度)的传统,曾经的佳能1Ds/1D系列,尼康D3X/D3s都是如此,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高像素密度是为了抢占低端商业摄影行业市场。相信大家都见过商场外悬挂的高达几层楼的超大海报,要满足这种超大面积打印/印刷,自然需要数码相机提供超高像素密度,而一般来说这个领域都是由中画幅数码后背为绝对核心,最常见的中画幅为60mm×45mm(2700mm2),比全画幅36mm×24mm(864mm2)面积足足大上3倍有余,像素也几乎在4000万像素左右,目前最高可达8000万像素。但中画幅数码后背的价格也相当惊人,即便是最入门的宾得645D售价也达到32999元,镜头价格更是高高在上。因此,对于低预算工作室而言,佳能5DS/5DSR可以说是第一款做到能与中画幅机型相比的全画幅机型(至少在像素方面)。但高像素也就意味着单位像素面积骤减,对高感光度成像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而言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但对于以棚拍为绝对核心的商业摄影而言则不是问题。

而以快速为标志的全画幅机型其实早在胶片时代就有所体现,它们大多是伴随国际级大型运动会(世界杯、奥运会等)而生,数码时代以低像素密度来降低写入数据体积,从而实现超快的连拍性能,往往在对焦系统上也相对高像素机型有一定的优势。如果5D Mark Ⅳ真的是1800万像素,那就意味着佳能将一高一快的策略下调到了更为主流的产品线,可谓毒性十足!

 

 

18-500mm F/1.8镜头!参数惊人,体积与价格会更恐怖

 

即便是定焦镜头,为了实现大光圈,佳能400mm F/2.8也达到了3850g,而且这光圈值也无法达到常规焦段动辄F/1.2的水准,越是长焦越难以实现大光圈,更别说控制体积了


如果是变焦镜头,连200-500mm F/2.8都得做成这个样子,30多斤的体重已经突破了人类用户的手持极限,大家想象中的18-500mm F/1.8应该只能在潜水艇上使用了吧……

 

相信不少喜欢逛摄影论坛的玩家都会听过一句话:一镜走天下。对于不同的人,对“一镜”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其中有不少人就会理解成焦段齐全、成像优秀。大家纷纷表示为什么厂商不推出具有超大变焦比,同时还有恒定大光圈的镜头,比如18-500mm F/1.8(在广角和长焦端都能做到F/1.8的光圈)。

对于镜头设计而言,定焦镜头因为其结构简单,镜片数量少且无大幅移动性结构,所以相对而言可以采用较大口径和更出色的镜片来兼顾大光圈和强悍成像,但即便如此,这些定焦牛头的价格都已经达到了“穷三代”的水准。而变焦镜头的内部镜片数量明显更多,再加上变焦的内部移动结构,让恒定光圈设计都显得相当复杂,更别提还想要拥有长焦端的大光圈,为什么越是长焦越难实现大光圈,大家可以拿一本书或一张纸卷起来,从一头望出去,你会发现,卷筒越长,你能透过它看到的面积就越小,想要改善这个问题就需要卷筒改成喇叭状,这跟相机光圈也是有异曲同工的道理,长焦镜头想要设计大光圈,对镜筒孔径的要求非常高,更别说还要涉及到变焦结构的影响,目前参数最牛的长焦变焦镜头:适马200-500mm F/2.8 EX,体重15.7kg售价22万人民币,如果要做到18-500mm F/1.8,那肯定就不是人类手持使用的设备,而是载具级产品,而且其价格恐怕连普通土豪也都无法接受吧……

而所谓的一镜走天下,我认为绝非盲目的焦段覆盖,而是通过自己对摄影主题的理解,选择足够全面表现该主题的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一颗50mm定焦,也能成就布列松那般的艺术大师。

 

副厂设计不完全代表低人一等


副厂镜头虽然常年被鄙视,但绝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近期适马很热火的“黑科技”ART系列定焦镜头(左侧)具备了很强的实力,而且采用了与原厂错位竞争的策略,综合设计很给力,只是体型偏大需要注意

 

说到副厂,大家的态度可能会有些犹豫,毕竟副厂的确推出过许多价廉物更廉的狗头,但近年来以适马为首的副厂品牌推出了一系列让人惊叹的镜头,其中最具眼球性的莫过于其Art系列定焦镜头——24mm F/1.4、35mm F/1.4、50mm F/1.4。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而言,高端定焦镜头也就意味着最强画质表现,而原厂红圈金圈定焦似乎才是真正最能表现其机身性能的上佳之选。但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因为定焦镜头的结构历史非常悠久,即便是相同焦段完全不同定价的产品也几乎都会采用相同的内部结构,以50mm镜头为例,佳能几百元的50mm 1.8与近万元的50mm F/1.2L都采用了经典无比的Planar结构。镜头结构这是决定镜头成像素质的基础,各家各档次的镜头之间更多是镜片材质、镀膜技术、耐用性设计上的不同,而且这些变化则可以让最终成像的细节走向不同的风格。适马的ART三巨头组合选择了极其成熟,且相对应用面很广的三个焦段,根据实际成像来看,这三款产品都具备了完全不输原厂的画质表现,成像风格很有自身特色——锐度很高、色差控制很好、抗眩光能力出色、且畸变都不大。而且一改以往适马镜头粗糙的外壳做工,镜身做工很不错(当然,不是毫无遗憾的,它们的体型都大于同焦段的原厂镜头,另外不具备防尘防滴性能也让耐用性打了一点折扣)。

  但总体而言,副厂的镜头设计并不代表差,原厂的优势更多还是体现在一种情结方面,而且目前的副厂产品也大多与原厂错位竞争,真正在价位上面对面的PK还是不多的。
本文出自2015-03-09出版的《电脑报》2015年第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soso)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