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华为鸿蒙VS魅族车机:国产智能座舱大战开启
  • 2023/9/13 10:27:43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吴新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从突出重围到挺立潮头,国产智能座舱的成长让国人感到自豪。

01

魅族车机正式上车

在华为鸿蒙车机系统掀起汽车智能座舱新一轮变革后,魅族成为了继任者。近日,首款搭载魅族车机系统Flyme Auto的车型领克08正式上市。

领克08是华为和赛力斯推出问界系列车型之后,第二个由车企和手机厂商共同打造汽车智能座舱的案例。被华为加持的AITO问界,凭借2022年累计7.5万辆的年销量和最高月销过万的成绩,一举成为了当年造车新势力中的一批黑马。如今,领克08一上市也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该车机系统从手机上带来了负一屏概念,并支持车机+手机的互联,同时拥有深度整合定制的第三方App界面等,整体功能和UI界面跟华为鸿蒙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

具体来看,魅族专门为手机、车机互联定制了Flyme Link负一屏概念,可将手机生态同步在车机上使用,针对高频使用的功能,可优先显示,有点类似于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超级桌面”功能。

此外,FlymeAuto还带来了“小憩模式”,车机屏幕内的萤火虫会和氛围灯“忽明忽暗”的相互交互;在开门/关门时,萤火虫也会营造出“吹散”的视觉效果,同时会有配套音效,十分有趣。

而就在前两天,阿维塔11鸿蒙版在广州正式开启交付,首批车主也正式交付。

阿维塔11所搭载的鸿蒙座舱被称为“车机天花板”,交互设计与操作逻辑与手机保持高度一致,零层级桌面支持高度自定义,几乎无学习成本,而且屏幕触控丝滑跟手、功能切换敏捷灵动,并支持超百款热门应用的下载,后续将扩展更多优质应用,常用常新。而且,阿维塔携手华为对鸿蒙座舱进行了定制化开发,完成了多达367项功能体验优化,实现了“三指飞屏”、“小塔随屏走”等11项独有功能。

在智能驾驶方面,阿维塔11鸿蒙版全系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DS 2.0,将通过OTA解锁ETC收费站通行、机械车位泊入泊出等多项行业首发功能,实现高速路段、城区路段和泊车环节等全场景覆盖的极“智”驾驶体验。同时,阿维塔11鸿蒙版还搭载了异形障碍物紧急制动(GAEB)功能,让车辆精准识别传统AEB无法辨别的异形障碍物,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华为余承东在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HDC.Together)上表示:“自2019年HarmonyOS问世以来,凭借简洁、流畅、安全的体验受到大家喜爱,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鸿蒙生态的设备数量已超过7亿,已有220万(数据来源:华为统计)HarmonyOS开发者投入到鸿蒙世界的开发中来。”

无论是魅族还是华为,智能座舱都可以看做是企业布局汽车领域重要的跳板。 电动汽车兴起后,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成为共识。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百年变革的上半场,下半场则是智能化。其中,智能座舱作为整车中人机交互的窗口,正成为车企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点。

02

争相布局智能座舱的科技企业

面对汽车智能座舱领域领域巨大的市场和成长潜力,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硬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均蜂拥而至。除“蔚小理”、长安、大众、通用等车企外,科技企业如阿里、腾讯、华为、百度、魅族等的入局更是将这场智能座舱大战彻底打响。

凭借更强的软件能力,科技公司入局智能座舱无疑对传统车企形成了“降维打击”之势。为了弥补汽车在软件方面的短板,去年7月,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要持股的星纪时代收购了魅族79.09%的股权。今年3月,星纪时代和魅族合并成为星际魅族。

而华为方面则显得霸气十足。”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智能座舱有两种,一种是鸿蒙,一种是others。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2年华为HDC大会上豪言。

这不是余承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介绍鸿蒙智能座舱。

不久前,在问界M7的发布会上,余承东称“华为鸿蒙智能座舱是世界第一”。更早前,极狐阿尔法S·HI版上市时,余承东亦是表示,华为鸿蒙智能座舱“是全球最强的智能驾驶感知套件,没有之一。

03

智能座舱领跑汽车智能化

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智能座舱将成为最先迎来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据统计,今年1-6月国内新车(合资+自主品牌)搭载智能座舱上险量为139.39万辆,同比增长97.88%。

从需求端看,智能座舱从消费者应用场景出发,是驾驶员及乘客最容易感知的智能化体验近年来逐渐成为汽车的营销卖点之一。

从供给端看,智能座舱在技术实现上比智能驾驶的难度低,且没有智能驾驶那么严格的法规约束和等级划分,对汽车企业来说更容易实现。

第三方市场机构IHS Markit 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为360亿美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68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4600亿元。另一家机构ICVTank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1030亿元。

与自动驾驶相比,智能座舱与汽车底盘控制目前关联度较低,不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牵涉到的外部安全、监管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小,更容易落地。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视线转向智能座舱。

要让汽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办公的“第三生活空间”智能座舱的发展是关键。近些年,各大车企和零部件厂商都开始注重打造汽车的座舱功能,语音与触屏、情绪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移动音乐厅等开始成为主流智能座舱的基本配置,而这也成为推动科技企业跨界的动力。

一方面,汽车业界玩家不断延伸能力圈,整合产业链、合作上下游,增强软硬件掌控能力例如,造车新势力全栈自研,传统车企合作求变,均纷纷加码智能座舱。另一方面,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等“外来”玩家入局,分享红利。

毫无疑问,智能座舱会成为下一个流量入口以及汽车最大的内容与服务入口,无限场景拓展,潜在可挖掘价值巨大。且其未来可能成为汽车除外观配置之外最大差异所在,车企、传统Tier1、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但成功关键在于生态构建,科技巨头在此方面享有一定优势,相对于一直以来的PC操作系统,智能汽车或许会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突破的重要赛道。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本文出自2023-09-11出版的《电脑报》2023年第36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Chen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