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资本寒冬,2019年医疗AI创业者们何去何从?
  • 2019/2/28 15:29:4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2018年被业界称为“医疗AI”落地之年,据了解,现目前全国已经有上千家三甲医院引入了AI产品。但同质化、烧钱严重且尚未找到合理的营收模式,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之痛。

巨头抢占,但前途未明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切实地感受到它为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医疗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和金融、教育一样,现目前医疗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被看好的垂直领域之一。

相较于医院一直以来的传统看病模式,在医疗AI这个领域中,诊断的优势在于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确定性,其中智能影像是进步最飞速的。因此可以直接助力提升影像诊断的工作效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

除了诊断流程,现目前的AI医疗智慧解决方案也能解决互联网问诊平台与日常疾病预防等各种问题。

虽然医疗AI现目前发展较为缓慢,但医疗AI的诊疗手段、医疗仪器等也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

医疗AI最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

而在医疗AI的布局方面,无论是互联网三大巨头BAT,还是语音识别巨头科大讯飞,亦或是商汤科技这样的独角兽,目前都已经纷纷入场。

在中国,但凡新兴的科技领域,你都会看到BAT角逐的身影。

2018年8月腾讯发布医疗AI应用“腾讯觅影”,官方称其筛查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准确率高达90%。

腾讯觅影

阿里健康2018年推出“Doctor You”医疗AI,今年再度拓展至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领域。同年10月在首届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上,阿里健康宣布启动面向医疗AI行业的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12家医疗AI领军公司成为首批入驻平台的合作伙伴。

百度则是在2015年就推出了百度医生,随后在2017年关停,但此后百度仍然布局“百度+医疗”的组合。而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百度在公司经营范围内增加内容,出现了“医疗器械II类”和“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内容。百度方面也回应表示,是按照百度AI赋能医疗的计划布局,进行AI眼底筛查一体机公益捐赠。

除此之外,语音识别巨头科大讯飞也在医疗AI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完备的语音电子病历产品,并在多家医院应用,其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接入了安徽全省40多家医院。独角兽商汤科技也在去年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智慧医疗战略及其首款医疗AI产品。

巨头们纷纷入局医疗AI抢占市场的同时,亦有不少初创公司涌入医疗AI的浪潮,但看上去蓬勃发展、四面开花的中国医疗AI行业,也跟很多新兴行业一样,同质化现象严重,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大家都只是非常有限地,挤在某些容易涉猎的领域里相互“追随”、彼此竞争。

烧钱、同质化下的惨烈厮杀

近日,锌刻度记者从动脉网了解到,现目前中国有一百四十余家正在从事医疗AI的企业,其中医学影像应用最多,高达50%以上。

由此可见,看上去发展趋势一路走高的中国医疗AI行业,也和人工智能其它领域一样,正在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

 

中国与美国医疗AI产品比较(图自动脉网)

从动脉网提供的数据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美医疗AI公司的业务布局,目前美国医疗AI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而中国医疗AI企业大多都集中在医学影像方面。

据动脉网资料,在医学影像产品方面,肺结节为企业主要布局对象,其次是眼底疾病。

肺结节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这种病变通过医学影像可以观察到。

从2017年至今,医学影像领域的大部分公司业务都涉及AI辅助诊断肺结节项目,关于这个病种公布出来的检测准确率普遍在90%以上,而且这个数值越来越高。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的医疗AI企业中,在肺部疾病方面有所布局的包括依图医疗、科大讯飞、体素科技、腾讯觅影等二十余家企业。

仅次于肺部疾病的是眼底疾病,包括Airdoc、爱尔眼科、IBM Watson及腾讯、百度等在内的十余家企业已在该领域布局。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医疗AI的战场上,同一类别的产品竞争有多惨烈。

中国与欧美影像产品分布比较(图自动脉网)

而这些投身医疗AI的公司,为何都“殊途同归”选择了肺结节和眼底疾病?

动脉网对锌刻度记者解释其原因:因为肺结节和糖网存在公开的数据库,且数据库丰富而完整。由于公开数据多,且获取数据相对便利,以及肺结节影像直观、便于观察诊断的特性,造成AI进入这一行门槛不高。同时,影像科医生人手不足、影像数据快速增长,也为这一细分领域创造了商机。因此,在医疗AI的这两个领域出现了大批量的同质化企业。

面对医疗AI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阿里健康高级副总裁柯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过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影像科目前对AI的应用是相对成熟;二是影像科CT平扫、磁共振检查等工作多为重复性劳动,对AI的需求也很迫切。

虽然产品的同质化降低了医疗AI的丰富度,但其实也促使了部分医疗AI产品更快地走向成熟。

没获得融资的企业恐怕过不了冬

“2018年末、2019年初,部分企业还拿到了融资,这部分资金至少能支撑这些企业渡过相当长的时间,而没有获得融资的医疗AI企业,在经济形势下滑后,很有可能迈不过这个门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2019年起,医疗AI行业将开始进行“洗牌”,而这些企业将在2020年迎来最残酷的竞争。

对于医疗AI来说,现目前是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高投入的阶段。

在人力成本方面,现目前绝大多数医疗AI企业从算法、产品到运营、商务,各个部门人员几乎都是“顶配”。除此以外,这些企业在前期手机数据、研发产品以及后续的商务销售过程中也需要投入较多成本。研发一个医疗AI产品的成本,至少需要数百万元,开发周期达6至12个月。

然而,最令企业头疼的,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项高成本投入的同时医疗AI在现阶段并没有实现合理的营收。

由于医疗AI处于发展初期,现目前医疗AI产品大多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是向医疗机构收取费用,而并非向使用患者用户收费。

虽然在2018年浙江、青岛、辽宁等地区医院方已经将人工智能服相关产品开放收费目录,虽然这些收费模式主要还是针对“会诊”收费,而并非对人工智能收费,但这样的商业模式现目前依然没有为企业带来系统的营收。

对于那些资金吃紧的企业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并且,从过去一年的资本情况来看,留给正在医疗AI初创公司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长。资本寒冬之下,面临资金短缺和落地场景局限的小型初创公司,被市场洗牌淘汰或是必然。

初创公司急需精细化赛道

如上所说,事实上无论是BAT,还是巨头们,都已经纷纷在医疗AI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和其它领域一样,医疗AI这个领域也挤满了选手,商业化落地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那些初创公司,怎样才能在资本寒冬时刻坚持下去?

实际上,医学影像的市场需求远不止于肺结节及糖网筛查。更多AI初创公司亟需开发一些覆盖别的病种的产品。

例如肿瘤、心血管病等占据死亡率前列的疾病,对医疗AI也提出需求。但同时,也提高了AI创业公司对于此类疾病研发的门槛。

AI维度之下,每个病种的市场规模都在数十亿元以上。机会不小,就看谁能熬过。

2019年,那些能在医疗AI找到更多赛道的AI创业公司,或将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本文出自2019-02-25出版的《电脑报》2019年第07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