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顺丰、菜鸟都没赢,却牺牲了用户——关于樱桃、荔枝、杨梅、芒果的60小时撕逼大战
  • 2017/6/14 9:32:1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复盘近期沸沸扬扬的菜鸟网络与顺丰的封杀大战,我们希望在回溯中逼近真相和答案。

业界透视

@杨宇良

作者简介:85前”,京津冀合作产品,非典型处女座,职业经历横跨科技、影视、互联网,曾担任CCID科技记者、芒果编导、豆瓣电影编辑。《电脑报》《金融博览》特邀作者。

      复盘近期沸沸扬扬的菜鸟网络与顺丰的封杀大战,我们希望在回溯中逼近真相和答案。首先,菜鸟网络单方面于6月1日零点切断丰巢(顺丰的智能自提柜)信息接口。1日中午,顺丰已经单方面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波及大量买家卖家。于是,阿里系平台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菜鸟同时封杀第三方平台接口,建议淘宝卖家暂停使用顺丰。一场拉黑大战,由此展开

 

      6月2日,双方矛盾升级,各大利益相关方纷纷站队。其中,腾讯系的腾讯云、京东、美团,以及网易,力挺顺丰。而苏宁、易果生鲜、圆通速递、全峰快递等,则支持菜鸟。圈内大佬纷纷发声。刘强东表示:“我相信顺丰的品质、王卫的为人!现在公民发送的所有私人快递信息,不管是不是该平台的都被拿走!已经严重违法!公民的隐私信息谁来保护?呼吁有关部门调查!”丁磊也坦言:“网易考拉海购、网易严选将与顺丰、丰巢升级现有业务合作。顺丰是我个人十分尊重的企业,顺丰一贯以来对品质的坚持,为广大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很好的物流体验,这也与网易发展各项业务的要求是一致的,相信双方将为消费者不断带来惊喜。”对此,菜鸟总裁万霖发出最新声明反击:“保护消费者数据安全是菜鸟的底线,相信菜鸟和顺丰应该有能力和胸怀达成共识。但鄙视有人借正常商业冲突挑拨中伤谋一己私利的行为。”

      风声鹤唳,战争升级之时,突然曙光闪现。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来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最后,这一场大战,在国家邮政局的协调下,双方表示,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回顾这60个小时,我们不禁要问,当菜鸟网络和顺丰撕逼之时,是否考虑过尊重用户的体验?在它们争夺用户数据所有权之时,是否征询了用户的意见?当它们在有关部门介入就范后,是否应该对用户造成损失给予赔偿?显然,这才是被侮辱被损害的真相。为什么它们如此大胆敢于挑战公众底线?

      答案还是利益。菜鸟网络希望从顺丰获取更多数据,但对方不合作,于是开战。此前, 已有物流抱怨过,电商的霸王条款,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直接从淘宝天猫获得客户的订单数据变得非常困难,按照菜鸟的新规定,只有把系统部署在阿里云上,并且按要求修改模块和功能,才能获得数据。当然,京东同样要求在他的系统里部署应用。这被视为是阿里云与腾讯云的暗战。考虑到,2016年中国快递业全年业务量完成了313.5亿件,业务收入突破了4000亿元。其中,电商为物流业贡献的包括数量超过70%。其中,“通达系”(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有80%甚至85%的订单来自电商,所以它们被菜鸟逼就范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依附性太强。

      但是,顺丰的业务主要面向商务,也并非淘系订单的主要物流商,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顺丰主要承担生鲜、3C等具有时效性要求、且高价值的订单。也就是这次国家邮政局提到的樱桃、荔枝、杨梅、芒果等。因此,总体上看,顺丰对于菜鸟没有太强的依附性,使得前者底气很硬,敢于公开叫板。事实上,上市之后的顺丰很可能正在发力。此前传言百度外卖要卖身,接盘侠就是顺丰,足见其财力人力。实际上,顺丰的优势就在于其强大的网点和快递员能力。除了速运外,顺丰在电商、金融等领域布局,通过快递这个入口将触手伸向商业产业链的上游。除了国内,顺丰近期与UPS进行合作,旨在跨境业务。足见,其野心绝不仅限于电商。

      综上,双方的矛盾蓄势待发,这次仅是前奏。考虑到目前顺丰与菜鸟被迫合作不会长久,与前者业务重叠的国家队EMS很可能会在未来补位,从而挑战顺丰独霸的局面造成困扰。毕竟在很多一线城市,得益于中国邮政的网店分布密集,EMS递送文件的效率堪比顺丰。因此,即使顺丰出局,菜鸟也还有选择。

      说到底,菜鸟试图制造一种垄断的市场秩序,手伸得太长,但是未能如愿。但是,顺丰能够对抗,也恰恰反映了另外一种行业垄断的强硬。双方制衡的方式都是以牺牲用户利益为代价的。究其原因,正是这两种垄断,让用户沦为了利益争夺的筹码。数以亿计的公众将信任递交给电商、物流业,希望后者可以携手提供更加精准、便捷、人性化的服务。然而,却因此遭到绑架,乃至无法正常使用服务。如果是充分竞争而非垄断,那么用户价值势必会得到更好的尊重。如果在中国,只有行政介入才能暂时阻止企业无视社会责任的耍流氓行径,那么我们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恐怕还需要赶紧出台,执法部门还需要加大力度,用户还需要更积极的维权,唯其如此,才能杜绝唯利是图凌驾于公平正义之上。

本文出自2017-06-12出版的《电脑报》2017年第2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