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拼车、租房、吃饭……你躲不开的共享经济
  • 2017/2/7 10:28:5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当某种消费行为或者经营方式方法被赋予“经济模式”的称谓时,总令人感到触不可及的存在,而“共享经济”这个2016年的“热词儿”显然有着类似的距离感。“共享经济”真的有这么触不可及吗?
 

吃百家饭?厨房共享渐行渐热

      对于在外漂泊的人来说,不管外卖的饭如何好或者如何精致,家的味道永远是让人最留恋的。曾几何时,身边的一位朋友总在念叨,他在小区闻到邻居家飘出的饭香味,频频有去蹭饭的冲动。

      蹭饭、回家吃饭、妈妈的菜等邻里美食共享平台应运而生,没有了请私房大厨回家的繁琐、少了外卖的冷漠,这类美食共享平台将散布在社区里的妈妈们冗余的美食能力、自家的厨房设施和替家人把关食品品质的爱心,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整合起来。

 

蹭饭一类美食分享平台,借助美食增加了感情

      以“蹭饭”用户为例,可上门自取或者通过小区内的物流配送实现地道家常饭的吃饭需求;对于在家做饭的阿姨们来说,在平日给自己家做饭的同时还顺带获得收入,闲暇的劳动时间和精力被赋予经济价值;而作为中间的平台桥梁,“蹭饭”可以积攒人气和流量。而只平台壮大的过程中,口碑较好的必然会受到追捧,也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商业化、大锅饭的情况发生,各家平台管控有些不一样,笔者倾向的“蹭饭”将每位阿姨的份数限制到8单,不过其本身主要针对对饮食要求较高的白领用户,午餐价格30元起,晚餐则是阿姨自主定价。“回家吃饭”则更侧重创业与私房口碑的建立,一些喜欢做饭的自由职业者通过“回家吃饭”月收入可冲刺到6万元左右。

 

回家吃饭有利于厨艺达人创立个人口碑

      编辑点评:这类家厨分享平台的确给人们发现、分享美食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变相降低了餐饮进入门槛,从食材选购到制作及后期物流派送,整个流程受监督程度不高,意味着餐饮风险会被加大,平台如果一味追求规模和扩张,很可能降低整体用户体验。当然,这类平台让共享与餐饮结合更加紧密,“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或许因为一份菜、一碗饭成为挚友。

 

厨房可以成为社交的舞台?美食社群整合平台

      以往,共享经济与餐饮的融合更聚焦在食物本身上,外卖、私厨上门、邻里美食分享相对更侧重在终极食物的分享上,而做菜、烹饪原本对于餐饮爱好者都是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而吖咪厨房、好吃点这类应用则是看准了这类美食社群的整合,利用共享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有着易积电器强力支持的吖咪厨房,在国内美食整合领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吖咪厨房社交平台目前有厨艺课堂、私人饭局、美食派对三类服务,厨艺课堂主要是培训教育课堂,用户可报名参与厨艺大咖开设的不同品类的厨艺教学课;私人饭局主要是厨艺及自家餐厅共享,陌生人上门吃饭,inside自己家里;美食派对主要是厨艺共享,但outside自己家,大家在外边找场所聚会。

 

吖咪厨房强调线下活动聚餐

      对“做饭”过程的关注以及多人线下聚会成为吖咪厨房的亮点,吖咪厨房本身会为烹饪爱好者提供不同的厨房以供聚会,类似广州天河区的考拉食验室,适合10人以下的聚会,周一至周日10:00-21:00 对外开放,早上200元/3小时 晚上280元/3小时的价格并不算贵,场地和工具都可以提供,而食材需要用户自己准备。不过预定流程相对复杂,需要扫码添加吖咪厨房客服进行沟通,相对传统互联网运营模式,还是显得有些复杂。

      编辑点评:与其说这类平台共享的是厨房、达人厨艺,不如说他们共享的是人脉和兴趣,通过兴趣聚合的社区往往具有较好的黏性和忠诚度,打通线上线下的模式让人们借助美食拓展人际关系网,但线下城市活动的把控会占用平台的大量人力资源,需要循序渐进式的发展。

本文出自2017-02-06出版的《电脑报》2017年第0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