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全民创业热潮:新上山下乡的浮躁与不安
  • 2015/3/13 18:03:4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本报记者 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去年12月,教育部发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称,应鼓励万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去年12月,教育部发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称,应鼓励万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更多的场合,企业家、投资者、创业成功者也对无数年轻创业者说出“进入互联网,你就是下一个马云”的豪言壮语——2014年以来,全民创业热潮正涌动在每个人的周围。而在创业热潮中,大部分人都选择进入所谓的互联网,不是移动社交就是O2O,或者某个移动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O2O,移动平台,这些火热的关键词,让创业成为一种新的上山下乡运动。用蒋方舟的话来说就像是新时代的大跃进: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问题是,全民创业成功率会有多高?这将是烟火还是泡沫?其背后又带来了怎样的浮躁与不安?

站在风口上

 创业者“扎堆”的车库咖啡

   “为梦想重新启程。”3月6日早晨7点,31岁的张飞在北京机场候机楼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后,登上了去上海的航班,开启了他全新的创业之路。

     春节前,张飞刚刚接受朋友的邀请,决定辞掉目前在某大型国企IT部门的优厚工作,开启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做一个与环保科技有关的项目,这个项目启动资金来自合伙人,而他则要以全身心的投入作为“入股”的一部分,毅然辞掉北京的工作,甚至卖掉跟了自己三年的爱车。

      同一天早上,来自北京的三个博士再次聚集到位于蓝色港湾的一个咖啡厅,最后一次整理他们的商业计划书,准备为下午与投资人会面进行“演习”。

      “我们希望能够把中国和我们一样拥有高学历人群的知识以及版权变现,而不是只拿死工资。”负责这个项目牵头的杨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创始团队的三个人都拥有国内高等学府的博士学位,在目前单位拿的都是固定工资,而手里所持有的专利却无法变现,他们希望能够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以及专利的变现平台,让全国和他们一样的青年教授、知识群体能够通过手里的专利在平台上的转让获利,让专利等高新科技知识在平台上流动起来。”

      为此,他们已经搭建好了团队和整个产品的底层模板,也准备了国内高校以及细分行业的资源。“但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我们还没有,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天使投资人来支持我们做这件事情。”

杨博士坦言,萌生创业的想法,是因为受在2014一年,整整一年都有无数90后频繁拿到融资消息的刺激,“我们不希望知识在手里贬值,希望用互联网来建立这个交流的平台。”

 

草根创业者的“圣地”

     同样在这一天,位于中关村海淀图书城南口籍海楼对面的咖啡馆更早的恢复了热闹,这里聚集的创业者们都在热切的交流和讨论着关于创业的一切。在这里,一杯咖啡的工夫就可以听一场IT大佬的沙龙,很多创业者会在这里“拜码头”,希望能够从众多活动中接触更多投资人,找到钱,找到资源。

       青岛的创业者萧旭正是其中一位。尽管远离IT中心,但他几乎每一两个月都会来北京一趟,“很多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在这边。”他所在的公司主要为一些中小开发者提供基于html5的开发工具。

    在他看来,如果北京是创业者的风口,那么中关村肯定是风口中心。2014年6月,前身为海淀图书城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挂牌,同期入驻的创投服务机构包括了36氪空间、联想之星、飞马旅、黑马会、天使汇等相关机构。

     而更多原本与创业无关的咖啡馆,则成为无数草根创业者心中的大本营。2011年4月,车库咖啡开张,800多平米的空间里,每个桌子都有独立的接线板,花22元买杯最便宜的美式咖啡,可以坐上整整一天,同时低价使用这里的投影、打印复印、1Gbps的无线网。

      创业者选择咖啡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成本便宜,很多新创业的公司索性不租办公室,全天候在此办公。更重要的是,创业者们可以在这里拓展人脉,寻找资源,结识投资人寻求资金帮助。以前很难见到的投资人,在“车库”能经常碰到,甚至有机构定期派人过来挑选项目。像小米雷军、天使投资人徐小平、360董事长周鸿祎等都来过这里。

      这种模式的兴起也是后来带动全国创业咖啡发展的“排头兵”。如今,在这条街上,像车库咖啡、3W咖啡这样的咖啡馆已有数十家,每天每家咖啡馆都是24小时爆满,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团队、及创业孵化器、创投机构等,以及无数寻求梦想与运气的个人创业者。

      相关数据也显示了这些咖啡馆的孵化能力:以车库咖啡为例,每年来“车库”的创业者至少5万人、创业团队1000多个,孵化出的创业团队里已经有4个年收入过亿元人民币,有110多个创业团队在车库获得投资、70多个团队在“车库”完成团队组建,有N个被并购的案例。

  “ 很多不安分守己的人都在中关村街上聚集,以后这条街会成为创业者的圣地。就像当年的延安。”一位投资人说。

新上山下乡运动

       实际上,不仅仅是北京中关村,在深圳、广州、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杭州、天津等地,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类似的创业街,以及众多的创业咖啡馆——正月初八,杭州福云咖啡馆刚开年,楼梯口的众多小公告板上贴满了各种寻找工程师和合伙人的小纸条,其中一则寻人启事这么写:“苦逼的兄弟,还在打工吗?入伙吧!做联合创始人!只要你技术够牛!”后面附着招聘者具体联系方式。

       招聘广告右侧,密密麻麻贴着各类名片,除了天使投资人、创业公司合作人等,还有醒目的字,“福地——创业在西湖”,题字者是浙江省前常务副省长蔡奇。

        给予全国无数创业者更大信心的,来自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克强说了一段让创业者十分暖心的话:“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

          李克强总理甚至提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并说,“试想,13亿人口中有八九亿的劳动者,如果他们都投入创业和创新创造,这将是巨大的力量。”

           此后,教育部发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此外,各地政府下放、取消了有关创业的数百项行政审批权,同时加大税收支持。

         而在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字眼再次出现。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这一切,都在从国家政策角度,为创业注入了兴奋剂,让创业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关键词。

              无从统计目前有多少创业个人或团队,一些数字能够看出这股全民创业的热潮有多热。目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的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0多万。全国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有10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

            此外,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拿到天使轮投资的公司达到812家,拿到A轮的达到846家,拿到B轮的也有225家。这些还是报道出来的。根据投资界人士的观察,过去一年里实际拿到天使轮、A轮和B轮的公司很可能要远远高于上面这些数字。

         “感觉北京已经疯了,似乎网龄超过五年,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知名青年作家蒋方舟将此称为“新上山下乡运动”:“上个月,我的朋友圈中又有两个人辞职创业了。一个月的时间,眼见他辞职了,眼见他融资了,眼见他找员工,眼见他装修办公室,眼见他去杭州见马云,眼见他去香港谈融资...... 就连我五十多岁的老妈,都打算利用微信圈创业......”

 

问卷调查

          你身边创业潮有多热?

             这股全民创业热潮真如蒋方舟撰文所说的那样疯狂,记者也有同感,觉得身边到处都是转行创业的朋友。由于工作的关系,记者的微信朋友圈有711个人,于是在3月1日开始,截至3月11日持续11天的调查中,记者通过微信和邮件共计发送出150份调查问卷,其中得到了100个创业者的回复,大概整理出如下数据。

         其中创业者年纪在28-32岁的创业者占比高达83%,25-28岁的创业者占比11%。其中有76%以上的创业者拥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这100名创业者中,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占比达57%,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而收入在1万元左右的创业者只有22%,毕业就创业的占比达23%。提到创业原因,有高达85%的创业者表示为了更多的实现自我和梦想,想更多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时有56%的创业者表示是为了更早的实现财务自由。而创业时间在2013年以前就开始创业的占比仅为33%,有61%的创业者都是在2014年以后开始考虑和实践创业的。在2013年以前开始创业的创业者中,坚持创业至今依然运营下去的仅有9%,另外有63%的创业者表示已经调整过创业方向或者更换创业项目,还有28%的创业者已经回到了打工的状态。尽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仍然有超过71%的创业者表示再选择一次,仍然会走创业的道路。

 

 

记者调查

创业迷失季:理想与现实有多远

江山易攻难守,创业容易守业难。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在欧洲、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竞争相对激烈,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达8.2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业还不到3年。对无数的创业者来说,梦想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互联网,唯一创业之路?

在无数创业者眼中,创业就是互联网。

 

   3月10日,重庆某创业咖啡馆内,清一色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有的则边喝着咖啡,边在人群中留意观察着别人,相同点是,每个人嘴里吐出的都是“O2O、移动社交、移动电商”等相同的字眼……

     “他们大多是搞互联网创业的,什么火搞什么,跟我以前一样。”如今,重新成为打工仔的肖启煌对记者说,看着他们,就会想到自己。

      2013年初,三十出头的肖启煌从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离职回到重庆,与三个创业小伙伴,东拼西凑,拿出共计50多万元存款创业办公司,准备开发团购软件“选择团购软件,是因为那段时间这个项目最火。”

      用了几个月时间,肖启煌团队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一款拼车软件。只是,没等到上线,团购网站就纷纷倒闭,项目半途夭折,“实际上,50万元不够互联网大公司玩一天。”肖启煌说,2014年初,不甘心的几个小伙伴又东拼西凑了20多万,准备进入2014年最火热的拼车软件项目,但仍然没等到项目上线,来自政策的整治和拼车软件行业的洗牌,又让这个项目没有出头之地。后来看到黄太吉成功,又想用互联网做“煎饼”,结果仍不了了之。

“我最后反思的结果是,我们还太浮躁了。内功都没有做好,看到什么火热就做什么,用”2015年初,痛定思痛的肖启煌选择重回上班行业。

  与肖启煌一样,折腾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姜超(化名)还是回到了他最熟悉的物流行业重新开始。他是去年那波O2O创业风潮的见证者。2013年底,拥有市场推广北京的他加入了这家当时处于初创期,刚刚拿到天使轮融资的O2O公司。“当时我们在行业内排名第三,加入创始团队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但这一年多折腾下来,觉得还是没戏,所以就退出来了。”

 

  姜超告诉记者,尽管在2014年,O2O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火爆,但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必须抢第一位,“第二和第三名投资人都会很谨慎的投入了,对于创业者来说,身负对赌协议,压力更大。”

 

 “95%的创业者,都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做APP,还是淘宝开网店、社区O2O,或者其他垂直细分领域,无数创业者都是什么火热,就一窝蜂涌入,最后95%的创业者死在了创业的沙滩上。”一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浮躁,是这个全面创业时代最大的问题。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在中国,创业者最大的遗憾就是“Me Too”(我也是)。根据康盛公司(Comsenz)与艾瑞咨询机构(iResearch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创业者生存与发展报告称95%的创业者选择互联网行业,72%的创业者是出于“兴趣爱好”,超过57%的创业者对自己创业的行业表示“完全不了解”或“略微了解”

绝大多数创业者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原因很简单——在互联网这个神奇的地方,创业成功与得到风投青睐的案例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无数创业者也忽视了这一点,互联网创业的蛋糕好看并不好吃。根据清科集团报告,2005年以来,VC、PE参与投资的互联网公司达上千家,而目前已经上市的企业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

我认为浮躁是一定的,第二个,大部分人是失败的,第三是没有人认为失败的那个是他自己。”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谈到互联网创业时如此表示。

实际上,在不同创业者的演说中,很多成功者将自己创业定义为梦想的初衷,将其全部归结为自己奋斗的动力源,也是所有努力的终极归宿。但现实却是,无数创业者被自己的梦想紧紧包裹,不肯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结果最终与市场渐渐脱节,梦想也就化为泡影。

 

这并不仅仅是中国创业者特有现象。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就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小型企业能生存5年以上的概率是35%,但是美国的企业家评估自己企业的胜算时,81%的企业创办人认为他们的胜算达到70%甚至更高,有33%的人认为他们失败的概率为零。

 

资金,难以解决的最大问题

     3个半月,创业想法还未实现,借来的5万元创业资金已消耗完毕

     找到郑州的这个拥有O2O创业梦想并且正在实践的小超市老板董斌是通过记者的同学。从打车软件到送餐再到上门家政等社区到家服务点燃了这个小老板的心。尽管郑州的打车软件一直不温不火,但董斌相信,社区O2O必须是各个垂直区域内的服务商才能做好的事情。

     在QQ上,董斌向记者描述了他庞大的O2O创业愿景,“我希望以我超市为依托,发展辐射我超市周围三公里以内的生活圈,从社区电商配送到快递代收,从洗衣服到家政到送餐,他都希望能够囊括到自己的平台之下。

     有了这个较为庞大的目标以后,去年10月份,董斌采用了众筹方式跟周围朋友借了5万元现金,开始了他的O2O创业之路。

      他的想法是从自己小超市的电商速递开始。为此,他也在小区周边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小区居民用户对于烟酒、快餐等的需求比较大。正因如此,在众筹之前,他开始尝试在超市门店贴出送货电话以及他自己的微信,在给顾客送矿泉水的时候他也会将自己超市的商品以及价格制作成表格送到用户手里,鼓励用户从微信和电话下单,满50元他就免费送货。

       而他也从零开始,着手研究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的开发和电商平台的对接。“小超市平时的生意其实并不忙碌,我希望能够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电商渠道卖更多东西,比如顾客买东西却不想动,我就送到他家里去。”不过,记者第一次和董斌聊到现在已经有3个月的时间,董斌的微信公众号依然还处于“半成品”阶段,不能实现支付,用户订购商品的变数也比较大,通过微信下单的顾客很有限,而5万元的众筹资金也已经消耗完毕。

   “不能维持现金流,是创业者最大的问题。”一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无数创业者在用激情开始创业后,区区几万、几十万创业资金对于创业来说,很快就会花光,但大部分创业者都无法维持现金流,也就无奈死亡。

         同样在2015年,四川人小鲁的创业项目也面临着没有投资无法再扩大的窘境。2013年,小鲁发觉四川人出境游的频次越来越高,而旅行社的跟团游已经不能满足那些渴望自由行走的旅客需求。硕士毕业的小鲁正是从其中看到了机会,创办了境外自由行顾问的网站,从线上到线下,为本地人提供专业的境外旅游顾问,通过个性化的定制,让旅客DIY国外的行程。

           创业之前,小鲁已经拥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她此前的工作是在一家本地相当出名的营销公司里做咨询顾问,月薪过万。2013年6月,小鲁和几个朋友一起凑钱创办的境外自由行顾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依靠产品,比如酒店、机票以及当地接待等,而提供定制服务则成为免费附加内容。而微信端则承载了一个客服的作用,顾客在境外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在微信端咨询,这也使得小鲁的网站口口相传,很快火了起来,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小鲁的网站已经实现了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成绩。

             然而,随着各种各样创业者以及旅行社线上业务的发展,旅游电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资金目前可能是我们面临扩大的最大问题。”小鲁明白,目前以她的模式,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挣点自由的钱还行,但若要引入风投机构则非常难,“去年有一家基金公司通过互联网找到我们,谈了一次,但双方在理念和未来走向上并不是很契合,所有最后没有谈成。”

         小鲁也曾经去过几次四川本地的创业沙龙,但都失望而归,“一个个有钱的富二代小老板,投资的金额不过100万而已,但却要对你的业务指指点点,甚至批判得一文不值,感觉特别没有尊严。”

投融资,并不是那么好拿

       一个个有钱的富二代小老板,投资的金额不过100万而已,但却要对你的业务指指点点,甚至批判得一文不值

 

    “介绍一下你们团队的情况。现在公司的年收益如何,利润率是多少。你想融资1000万元,这笔投资将怎么用,准备出让公司多少的股份。请你谈一下公司的远景规划。”

     “公司将在三年内实现盈利10亿元,并在5年内实现上市。”

这是记者在北京的一家创业平台,亲历的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对话片段。回应创业者梦想的,是投资人对此的一片嘘声——这是是风投对创业者最基本素质的一个考验,而不是创业者臆想出来的天文数字。

其实,与众多创业者有“委屈”一样,投资人也有很多话要说。启明创投一位合伙人对此表示:“国内的创业者很多是大学生刚毕业向父母要几万块就去创业,刚刚建立基础就出来找投资,以为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想法并不等于市场的需求,现在能够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真的不多,相反,做小又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拿到投融资,并不就代表创业成功——姜超创业梦想的破灭也与投融资有关。在拿到投资时,姜超所在的公司就被迫在天使轮与投资人签署了对赌协议,尽管融资金额非常漂亮,但却同时签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很多创业者都忽略了产品的根本,而为了拉风投把盘子做的很大,甚至去强推。”在他看来,这实际上也是风投看规模投资而导致的整个创业圈子的浮躁,“往往创始人为了实现对赌协议,为了保住自己的股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拼命扩张规模,而忽略了沉下心来做企业和产品。”

不仅如此,在创投圈子里,夸大融资金额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更是导致了整个创业背后的恶性循环。Vertex祥峰投资投资总监赵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者往往为了震慑对手和招聘人才,而却夸大融资金额。“创业者看到对手报的融资额那么高,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于是对自己接下来要融资的预期也提了老高,于是就报了一个很不显示的价格去融资,往往和VC一谈,就没有下回再见面的机会了。然后自己融了一个很一般的金额,但为了给自己“充胖子”,也对媒体说一个很吓人的数字,于是又把这种预期传递给了下一个创业者。”

专家观点:

投资人如何看待全民创业?

Vertex祥峰投资投资 总监赵楠

          我认为“全民创业”的现象得分三方面来看。

          从社会的宏观层面去看,创业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激发了创新力,而不再是更多的人去大公司打工,市场在充分的竞争环境下成长,比一个相对垄断稳定的市场更加能促进文明进步。只有让更多的人,没有太大包袱的去勇于创新,社会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新产品,如果大家都背着包袱,都觉得去创业的机会成本太高,都不允许自己“失败”,整个社会都稳抓稳打,那大量的创新从何而来呢?

             从个人的价值观来看,就是如何去定义“成功”和“失败”的问题。我并不认为,去创业了,就代表你牛了,就代表你赶上时髦了;同时我也不认为,你创业失败了,就是真的失败了,就去否定创业本身了。创业失败并不可怕,也不应该是一种成本,反而它丰富了你的经验和经历。你有了创业的经历,去一个大公司打工带一个小团队,可能反而更有帮助;你虽然创业失败了,去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分享你的失败经验,去指点他们,去做创业者的咨询中介服务,也是很好的方向。但如果你是为了要去忽悠VC的钱去创业,或者纯粹是为了赶时髦去创业,而不是真正的喜欢想去认真干一番事去创业,那不如不去创业,不要祸害他人与跟随自己的员工。

            从创投市场上来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创业呢?也有这个市场的一定道理。现在的创投市场,热钱相对于好的项目太多太多了。热钱为什么多呢?我们发现很多传统行业的土豪也加入进来了,因为在国内目前的政治经济下,房产、股市上缺少投资通道,而私募市场上科技板块非常活跃,过去几年在美上市的中国科技股市值也很高,VC回报都不错,因此这些土豪转而成为私募基金的LP。但好的项目并没有相应的增多多少,所以优质的项目能拿到很多VC给的termsheet,导致整体项目价格过高。如果要让整个市场生态平衡发展,那就需要市场上有更多的优质项目。优质项目从何而来?一些在大公司里面有过多年经验的人,从平均水平来看往往项目要更优质一些。此外,过去一些上市的中概股,市值都比较高,这些公司的一些中层在套了股票以后,实现了财务自由,也希望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也有足够的动力创业。

 

(你是全民创业热中的一员吗?你的创业道路上有何收获、困惑、反思,请来信与更多的投资人、创业者分析与探讨pcw-huangxu@vip.sina.com)

 

本文出自2015-03-16出版的《电脑报》2015年第10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cqemao)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