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某手机厂商近期曝光了一款新型号产品,产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该机将配备一块分辨率超过目前全高清(1080P/FHD)、达到2560*1440分辨率的所谓“2K”屏幕,听起来相当高档、大气、上档次,仔细一想确实够惊人。然而,小小的手机真的能用得上如此高级的屏幕吗?这样的梦幻硬件配置现实吗?这样的手机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不谈它和手机的关系,我们先把所谓“2K”屏幕这件事搞清楚。因为在翻阅了众多参考资料之后,笔者发现:所谓“2K”屏幕压根儿就是一个并没有官方或组织统一说法的概念!到底“2K”是什么意思呢?

本无此概念 手机“2K”屏幕该从何说起?
虽然不存在“2K”这个新名词的确切概念,但是我们都对4K有一定的了解。4K是一种新兴的数字电影及数字内容的解析度标准,当分辨率满足3840*2160或4096*2160二者任何一种规格时,我们就其达到了4K分辨率级别。4K分辨率并不特指某个特定数值,而是指水平方向约有4000个左右像素点,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而存在细微差距。因此常说的4K电影,其分辨率为4096*2160;而电视领域受16:9宽屏比例的影响,4K电视的分辨率则为3840*2160。
4K分辨率并不特指某个特定数值,而是指水平方向约有4000个左右像素点(图片来自techgage)
接着我们来看看4K分辨率这个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吧。由于构成数字图像的像素数量巨大,通常采用二进制运算、并以K来表示。2的10次方即1024,1K=210=1024、2K=211=2048、4K=212=4096,为简化起见,也常常以构成数字图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来描述图像大小,这也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为什么4K标准对应两种不同的分辨率。
2560*1440分辨率,其水平像素点其实已经达到了2.5K的水平(图片来自evolife)
说了这么多4K相关的概念,这些和2K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4K是借用了投影机显示分辨率的概念。主流商务教育投影机的分辨率为1024*768,以水平像素点1024为基准1K的话,720P级别则可以定义为1.3K、1080P则可以定义为1.9K,而之前提到的2560*1440分辨率,其水平像素点其实已经达到了2.5K的水平,而2560*1440分辨率本身也同样是16:9的宽屏比例。
简单总结一下:2K虽然并没有如4K那样出自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一说法,但2K还是有相对比较明确的理论数据作为参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显示面板水平方向像素点等于及超过2048个,并且长宽比为16:10或16:9的,都能够称之为所谓“2K”。
http://mobile.zo*.c*m.cn/407/4076940.html mobile.zo*.c*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mobile.zo*.c*m.cn/407/4076940.html report 1919 听闻某手机厂商近期曝光了一款新型号产品,产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该机将配备一块分辨率超过目前全高清(1080P/FHD)、达到2560*1440分辨率的所谓“2K”屏幕,听起来相当高档、大气、上档次,仔细一想确实够惊人。然而,小小的手机真的能用得上如此高级的屏幕吗?这样的...
概念算是理清楚了,但这毕竟只是一部智能手机,不是摆在家里面动辄50英寸的电视机,手机强调的移动性、整合性,对于一部拥有一块显示能力远超目前1080P分辨率的移动终端来说,能够随身携带“高清电影院”固然好,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不知道厂商要如何解决。
难点一:电池续航
还记得当初1080P分辨率显示屏,首次出现在HTC Butterfly J(日版HTC蝴蝶)上时,众人在好奇之余,无不担心产品的续航时间。事实已经证明,智能手机已经顺利从720P过渡到了1080P时代,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感受是屏幕大了,而显示更细腻了则相对弱化,反而是分辨率的提升导致的续航时间变短问题越发严重,而这个问题再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难点二:“2K”片源
这个难点不在厂商,而是在大环境。试问,有多少人家里面买了4K电视?有多少人的电脑屏幕达到4K水平?无论是什么渠道,我们能够接触到的4K片源有多少?如果答案均为“否”的话,我想说:4K尚且如此,更何况所谓“2K”,更何况片源的大小是不是手机能够承载的,更何况如此大文件的传输速度。

4K尚且如此,更何况所谓“2K”(图片来自pingwest)
难点三:App兼容性
为什么iPhone5只是做了拉皮?为什么iPhone5s、iPhone5c依然维持着1136*640的屏幕分辨率,不是苹果做不上去,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混乱的Android产业链,Android智能手机屏幕不统一、分辨率不统一,需要外挂数据包的游戏还需要下载对应的处理器版本,同一个软件开发团队,实在不可能打造出一款兼容所有Android手机的应用。这个时候再弄一个“2K”屏幕,还嫌不够乱吗?开发者们在Android平台,连多核都还利用不好,再多加一个显示负载真是难为他们了。
连多核都还利用不好,再多加一个显示负载真是难为开发者了(图片来自expreview)
难点四:底层研发
对于一款Android手机的诞生,硬件只是一方面,产品的体验优劣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软硬件之间的优化。也就是说,一款手机是否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粗暴的硬件配置参数,而是真实的用户体验,这背后需要坚实的技术团队作支持。扪心自问,如果2014年的Android智能手机纷纷着眼“2K”屏幕,那么谁家的技术优化实力够得上这个标准?20英寸的液晶显示器,最佳分辨率也不过“2K”水平,屏幕只有5英寸的话,底层的代码改写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难点五:产品价格
最后,不用想知道,一块“2K”屏幕的造价必然不菲,而要发挥“2K”的价值,与之匹配的其它核心硬件同样不能弱。翻阅了一下高通骁龙官方网站,满足“2K”显示最低标准的话,至少也要骁龙600起步,骁龙800也不过超过2560*1440一点点,这还仅仅是CPU、GPU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2K”也就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了。
骁龙600最高支持2048*1536分辨率显示输出(图片截取自骁龙官网)
骁龙800最高支持2560*2048分辨率显示输出(图片截取自骁龙官网)
http://mobile.zo*.c*m.cn/408/4081283.html mobile.zo*.c*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mobile.zo*.c*m.cn/407/4076940.html report 2316 概念算是理清楚了,但这毕竟只是一部智能手机,不是摆在家里面动辄50英寸的电视机,手机强调的移动性、整合性,对于一部拥有一块显示能力远超目前1080P分辨率的移动终端来说,能够随身携带“高清电影院”固然好,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不知道厂商要如何解决。难点一:电池续...
本文虽然讨论的是手机屏幕显示问题,但结合眼下这个时间点,我们还是可以嗅到一点2014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硝烟味儿。我们的手机,视觉能看到的地方,除了后壳就是屏幕,换句话说,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目前还是基本要借助屏幕的显示、触控等等操作。冒进虽然不提倡,但总要有第一个站出来的先驱,哪怕是现在拼的是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也一定要争个谁先谁后,这一点在国产品牌手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显示虽然是核心,但并不是全部(图片来自appliancesonlineblog)
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手机品牌确实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厂商的产品,即便是与国际品牌产品同台竞技也丝毫不落下风,这其中有芯片级厂商强大的推力作用之外,还有厂商自身努力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原因。但差异化是基于深度考察用户使用习惯之后的改变,而非刻意区别于竞品的宣传点。当喧嚣过后,你会发现真正沉淀下来的好产品,都不是靠百变的造型、炫目的UI取胜,靠的是内涵。
如果“2K”屏幕只能向人炫耀显示之细腻,那么手机上玩“2K”还为时尚早
(图片来自wikimedia)
如果“2K”屏幕在2014年大行其道,将会对产业链其它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速度不能太慢。从外部说,谁能够快人一步,谁就更有主导权,谁存活的几率就大一些;从内部说,当硬件性能跟上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实力,一切都是白搭。如果“2K”屏幕只能向人炫耀界面icon之显示细腻,那么只能说,手机上玩“2K”还为时尚早。
http://mobile.zo*.c*m.cn/408/4081284.html mobile.zo*.c*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mobile.zo*.c*m.cn/407/4076940.html report 1197 本文虽然讨论的是手机屏幕显示问题,但结合眼下这个时间点,我们还是可以嗅到一点2014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硝烟味儿。我们的手机,视觉能看到的地方,除了后壳就是屏幕,换句话说,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目前还是基本要借助屏幕的显示、触控等等操作。冒进虽然不提倡,但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