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手机 > Android手机 > 技巧
Hello,X86! 首款Intel手机联想K800全面评测
  • 2012-6-21 16:43:1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周一
  • 作者:周一
【电脑报在线】6月初,陈奕迅“DUO世界巡回演唱会重庆站”在奥体中心落下了帷幕,其间,一首《十年》再次让无数歌迷动容。

6月初,陈奕迅“DUO世界巡回演唱会重庆站”在奥体中心落下了帷幕,其间,一首《十年》再次让无数歌迷动容。10年,弹指一挥间,就在差不多10年前,主导X86架构的芯片巨头Intel是该领域的绝对霸主。然而10年后的今天,ARM阵营诸多曾经的“虾兵蟹将”,却几乎夺走了整个移动终端市场。有人说X86架构处理器不适合手持设备,也有人说Intel在移动领域的反应速度太慢,但不管怎么说,X86移动处理器——Atom Z2460终于来了,这次先和它Say Hello吧!

Atom Z2460深度测试

大家都知道,Atom Z2460(Medfield平台)是Intel首款手机处理器,采用PoP封装,尺寸仅为12×12mm,适合手机和平板等便携设备使用。它是一款单核心处理器(支持超线程技术),拥有512KB L2,采用双通道LPDDR2内存方案,GPU为PowerVR SGX540。在Cortex A9四核及PowerVR SGX544MP2逐渐在移动设备上普及的今天,Atom Z2460的整体配置似乎并不抢眼,但看看Intel官方的跑分,我们还是难免大吃一惊。

通过Sunspider Javascript的测试来看,Atom Z2460似乎比其他任何平台都优秀,而Intel CEO Paul Otellini也承诺,Atom Z2460的表现在Android 4.0系统上依然会很出色,并将保持其性能领先于其他平台。由于Atom处理器在L2带宽上的支持远远好于ARM Cortex A9,这种局面可能真的要在Cortex A15上才能得到改善。我们拿到的联想K800是首款采用Atom Z2460处理器的手机,这毫无疑问是它最大的卖点,不管官方数据如何,全面而深度的测试才能说明一切。


Z2460处理器的面积仅为12mm×12mm,差不多相当于标准PC键盘一个按键的表面大小


Z2460处理器架构图,可以看到除了CPU单元外,和ARM处理器区别不大


解压缩、网页渲染性能不容小视

因为我会在后面将X86架构的K800与其他ARM架构的手机进行多项性能对比测试,并且也会专门对K800进行单独地体验,所以对于Z2460处理器的一些单项性能测试,就在这个部分进行。大家都知道,在PC上文件的解压缩及压缩是一项衡量处理器性能优劣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两项工作都比较耗费处理器资源,所以也能直接反映出X86构架的K800性能。我用K800解压缩56.2MB的单个压缩文件耗时约38s,而压缩88.2MB的单个文件耗时约27s,应该说X86构架手机的表现还是比较出色。(PS:解压缩软件AndroZip)

网页加载速度也是智能手机体验的重要环节,大家不要小看这项测试,网页中大量的图片及Flash插件,其实非常考验手机的硬件性能,因此这项测试可以反映出K800的网页图像渲染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机的网页加载速度非常快,并且页面流畅度也很高。同时,在放大缩小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顿挫感。此外,在同时打开多个页面后,K800单个页面的流畅度也并未吗,明显衰减,在线Flash视频也能流畅播放。(PS:因为网页加载速度受网速及服务器相应的影响,难以量化,所以未统计页面加载时间)

兼容性的确有待提高

对于X86构架处理器来说,进入手机领域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软件兼容性问题。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几乎都是为ARM构架而开发,虽然Android对X86构架也进行了优化,但这一问题绝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解决的,所以软件兼容性是我本次测试的重中之重。通过多款主流软件及游戏的测试,我认为目前X86架构在Android上的兼容性还是有改善空间的,虽然很多主流应用(QQ、微博、愤怒的小鸟等等)都可以完美兼容,但就在我测试的十几个主流应用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不难想象更多非主流应用。

比如因全部针对ARM处理器开发,而造成的没有第三方解码器可用(MXPlayer、MoboPlayer均不兼容),自带播放器的解码能力比较一般;因阉割Google系列服务或直接不兼容而造成的游戏无法运行(武士2:复仇、神庙逃亡等等),更别说那些专为高通、Tegra平台开发的游戏了。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忧,虽然有些应用现阶段不能完美运行,但在桌面市场Intel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只要给出足够的金钱、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解决兼容性是迟早的事儿。

功耗问题这次真没有

X86构架手机的续航与发热量,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K800配备了一块1900mAh的锂电池,对比目前中高端智能手机的电池配置,该机的电池容量属于正常水平。从我的使用情况来看,密集测试期每天正常打电话、发短信,并且几乎不关屏幕的测试、玩耍,K800可以连续使用约6小时,应该说这个成绩还不错,如果玩得不是特别多的话,两天一充应该问题不大。放热量方面,日常应用基本上感觉不到K800机身发烫,但如果玩大型的3D游戏,或者插着充电器玩手机,后备的温度还是会超过40度,不过绝对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X86手机的功耗问题大家可以放心。


 

顶级双核≤Z2460<全新四核





虽然只是单核,但通过测试表格大家可以看到,搭载Z2460处理器的K800的整体表现,已经战平甚至略微超越了目前最出色的TI Omap 4460双核手机(摩托罗拉XT910),但相比全新的Tegra 3四核手机(HTC One X)还是有不少差距。我认为大家有必要正确看待测试结果,一方面,它们都能完美搞定现在的所有应用,说明核心数量并不是衡量性能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跑分成绩和有些无法对比测试的应用,又可以从侧面体现出Z2460与目前顶级移动处理器之间的差距。所以我对Z2460的看法是:性能绝对够用,要说顶级那得再挖掘一下潜力。

 

联想K800手机动手玩

早在今年的CES大展上,联想就跟Intel合作展示了全球首款基于Medfield平台的Android智能手机——K800,现在它终于率先登录了中国市场。该机云集了不少个第一:第一部由第三方厂商推出的Intel处理器Android手机;第一部采用Android系统的X86架构手机;第一部联想X86 Android手机。如此多的第一就注定了K800不是一款平凡的产品,也许除了处理器之外,我们还能在它身上找到更多亮点。

基本参数
■屏幕:4.5英寸1280×720像素IPS■系统:乐Magic 3.0■CPU:1.6GHz Intel Atom Z2460■GPU:Imagination PowerVR SGX540■内存:1GB■电池:1900mAh■尺寸:130.5mm×71.2mm×10.95mm■重量:161g■摄像头:前置13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参考价格:3299元




屏幕细腻、可视角度佳
续航时间较长


软件兼容性有待提高




机身背部最耀眼的无疑是Intel Inside 


四叶草界面再次出现在联想手机中,就连乐服务应用都是这样的


除了乐服务之外,K800还内置了一系列联想自家的应用。另外,无线显示功能很实用,可以和其他WiFi显示设备实现无线投射


拍照画质比较一般,画面有些泛红,不过噪点控制还可以


Thinkpad式的商务风
作为首款X86手机,我前面已经重点对K800的性能进行过测试,所以这部分将重点体验设计与软件。联想K800的外形明显走的是商务路线,看上去甚至和Thinkpad的风格有些相似。机身尺寸方面,该机并不耀眼,可以说10.95mm的厚度和161g的重量还显得有些厚重,整体看起来比较Man,不太适合MM使用。K800的背部设计比较简单,最明显的要数底部“Intel Inside“的LOGO了,要是把贴纸换成激光蚀刻工艺就更气派了。
无按键或虚拟按键已经成了触屏智能手机的流行趋势,K800也不例外,正面只有菜单、Home、返回3颗虚拟按键。比较诡异的是,K800仅内置了16GB内存,且不支持外接存储卡,要知道现在大多数不支持存储卡的Android手机都内置了32GB内存,16GB的确比较小,用起来有时也不如存储卡方便。SIM卡方面,K800使用了标准卡,无需裁剪,电池也是可更换设计,在这些方面还是比较传统。

将四叶草进行到底
大家都知道,联想的所有Android移动设备,都采用了自家深度定制的乐OS 3.0系统,K800的系统基于Android 2.3版,也经过深度定制,和原生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乐OS 3.0的四叶草界面只能作为系统的首页,而添加的各种小插件均位于它的左右页,我感觉乐OS 3.0的插件设计的有些大,每个页面都显得有些拥挤,很多插件需要独占一个页面。另外就是一个个圆圆的程序图标由于分辨率赶不上屏幕,所以看上去比较粗糙,有些影响美观。

本地化应用一直是国产手机强调的重点,K800内置了不少本地应用,但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这些应用均可自行删除,考虑了用户的个人喜好。遗憾的是K800取消了几乎所有Google服务,需要的用户只能自行安装。乐OS 3.0在多任务管理上做出了突破性的改变,长按Home键可以弹出排列式多任务界面,点击程序上的小红叉即可关闭程序,这点做得甚至比原生系统还好。

WiDi很实用 拍照功能平平
K800另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WiDi功能(无线显示的视频输出),而联想官方也着重宣传了此功能,用户可以利用无线信号将手机中的影像即时传输到其他显示设备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显示端要有特定的外置信号接收器才可以实现该功能,并非单纯的电视即时连接。当然,如果是普通的电视,也可以利用有线方式的MHL输入。我觉得WiDi功能的实用性还是可以,特别是在职场中,能够拓宽商务演示的范围。

此前联想发布K800时,曾宣称其拍摄性能非常强悍,特别是连拍速度超快。但就我的测试来看,该机的拍照表现只能说达到这个价位手机的正常水平。不过,双闪光灯的设计让它在夜景、暗处的拍摄效果有所提升。至于连拍速度,实拍测试结果是,全分辨率下没有超过每秒一张,目前顶级的连拍手机是每秒5张。另外,K800没有拍摄物理键,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设计,特别是手机尺寸大了以后,每次都要用手指去点屏幕,非常影响手持的稳定性。

 

我们眼中的Intel Inside手机
解释成本高是个大问题


评测工程师 周一:
因为测试K800的关系,最近我搜集了一些关于Z2460处理器的资料,除了技术层面之外,还有一些厂商的观点。其中,有两位人物的说词非常值得回味,一位是Intel移动通讯集团总经理Mike Bell,他认为Android系统的线程调度还没有为多核处理器做好准备,搭载多核处理器实际上对Android手机是有害的。另一位是联想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他近日表示:Intel的强项是计算能力,K800还是偏商用,联想希望将它卖给“懂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很多厂商谈到自己的产品时都是捧,对别家的都是踩。其实这也正常,谁不说自家的东西好呢。

通过测试我认为,搭载Z2460处理器的K800是一款好手机,屏幕好、性能不错、价格也不算离谱,但问题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放眼现在的手机市场,售价3000元左右的Android手机有几个不是双核?如果算上改版机市场,别说双核,四核都可以买到。那么同样的价格我为什么要选择你?不是所有人都是“懂的人”。所以,Intel手机现在的确需要解释和证明自己,在性能和价格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通过“Intel Only”这样的独占应用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否则,只是一味的解释,成本实在是太高。

APP通用才是王道


评测实验室周刊 王城:
关于X86和ARM的架构优劣我们已经介绍得太多了,总结一下无非有两点:从最强性能上来讲,ARM无法和X86相提并论;从针对性应用的能效比来说,ARM更有优势。不过,我们并不能以传统思维来认识Intel这款针对手机的X86处理器。从前面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它的性能与目前顶级的ARM处理器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耗电。简单点理解,就是“吃多少饭,干多少事”,经过定制的X86处理器同样可以做到“手机专用”,而Intel和手机厂商需要克服的,只是些许软件兼容性问题,君不见三星猎户座和TI OMAP一开始也花了不少力气搞定兼容性么?

而且,现在Intel是和Android搭配,不是当年微软让人抓狂的Windows Mobile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想,要是2006年Intel没有把通讯部门卖给Marvell的话,今天的联想K800里是不是会用着ARM架构的Xscale处理器呢?Google要是早推出Android几年,Intel搞不好已经是手机处理器的霸主了,至于用什么架构,似乎也不重要。那么,X86的手机摆在我们面前,它的意义绝对不只是一个手机,而是一个阵营。既然处理器已经变成了X86,那让手机里其他硬件也支持现有的X86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可能,保不准以后就有能装Windows 8的X86手机出现,这就要看微软怎么玩了。虽然Intel并不指望依靠微软来玩手机,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胜点——全平台应用无缝连接,APP通用。

芯片恐再难走上前台

APP软件周刊 何庆:我把玩了一会K800,确实是一款好用的手机。不过我想到一个问题:手机上的Intel和PC上的Intel有什么不同?多年前的一次研讨会上,我曾经听神舟的老吴评价Intel,他认为Intel非常了不起,因为PC发展初期,CPU并没有今天这么重要,“不过只是主板上众多芯片中的一颗而已”,但是后来CPU长成了参天大树,并且大有将其他芯片当成杂草吃掉之势,从这里不难想象Intel今天的地位背后,确实有着极强的战略眼光。

但是在手机上,Intel为什么举步维艰呢?就拿K800来说吧,假设Intel发布的是新款CPU,恐怕惠普、戴尔、华硕等厂商早就过来捧场,宣布自己发布了最新的PC或者笔记本了。但在手机上,我们却看到三星、HTC、摩托罗拉等厂商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想如果联想不是在PC上与Intel关系太深,恐怕也未必会来捧场吧。究其原因,除了厂商之间的合纵连横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移动互联时代的风向变了,终端品牌更加强势,部件厂商转向幕后。很有力的一点证明就是,大家不妨看看这次苹果的WWDC,虽然苹果同样也发布了基于Ivy Bridge的MAC,但又有谁注意到这一点呢?观众的欢呼声只留给了苹果,Intel这次能否再次扭转乾坤呢?

 
本文出自2012-06-18出版的《电脑报》第24期 B.评测实验室
(网站编辑:周俊)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