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4-18 14:02:4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向波
- 作者:何发东
从单反到旁轴的转变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依然会使用单反及各种数码相机,但每天随身携带的只有徕卡M9。在不同的相机系统中对比与使用,让我体会到很多的不同。对摄影我不敢谈得太多,下面我只想谈谈对从单反到旁轴的转变过程,及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作者简介
何发东 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作者
新浪微博:@探花同学
摄影年龄:12年
单反之惑,我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相机?
在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台东方相机拍黑白胶卷,那时就开始了拍照的启蒙课。再后来上大学,由于喜欢拍照,就和要好的几个兄弟一起凑钱买了一台佳能D40单反。那时我认为单反是我最合适的拍摄工具。因为它很符合现在人们的使用习惯,可以快速方便地表达你想要画面。更重要的是它的快速反应,快速对焦、快速连拍,很适合年轻人的个性。
一开始我很习惯这种快,于是各种快拍、连拍。让我从单反这种干脆利落的拍摄中获得快感。我一度以为拍照就是数量的累积,通过数量上的变化可以达到质的变化。为了追求更快速的反应,在不久后我又走上了器材发烧路,在一群摄影爱好者的蛊惑下,我又买了当时尼康拍摄速度最快的D3s。以为有了最快速的单反,我就能随时掌控自己想要的画面。
后来在各种摄影交流中,我与别人交流的话题总是机器的性能。“快不快”成为了我对相机的一个重要判断。最后一位摄影前辈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他说:“你又不是新闻摄影记者,对瞬间追求的意义不大”。后来我仔细思考,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摄影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不去寻找更好的机位,不寻找更好的角度。在快速中让自己的思考越来越少,这时我觉得自己需要转变。
初识旁轴,两种摄影理念
在摄影进入困惑期后,我解决的办法是大量阅读各类摄影书。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了解了旁轴相机的特点。
首先简单谈谈旁轴。旁轴相机,也称为旁轴取景式相机,由于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轴”相机。它是在单反取景系统出来之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相机,现在使用的人很少了,除了价格上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我想就是它与现代相机的区别。
旁轴与单反的区别很大,比如旁轴没有反光镜,它的优势是短、标焦距,长焦几乎是虚设。而单反的优势是焦段覆盖广,在长焦和微距有旁轴无可比拟的优势等。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取景方式上,旁轴取景相机用镜头盖遮住相机镜头时,仍能从取景器中观察到前方景物。而单反盖上镜头盖,什么都看不到。旁轴有视差,而单反是所见必所得。旁轴是想好了拍,单反是看准了拍。而对我当时的情况来说,正是少了这种想的过程。
旁轴相机盖上镜头盖仍然可以取景 单反盖上镜头盖后,什么都看不到
徕卡很毒,我中毒不轻
这么多年,我很多以前喜欢的爱好都减少了,比如踢球、朋友聚会等。唯一不减的就是对摄影的爱好。经过一段时间对旁轴的研究,我考虑再三,狠下心来收了M9这一经典的全画幅旁轴相机外加蔡司的ZM 25mm F2.8,然后开始了我的定焦和旁轴之旅。
近两年一直陪伴身边的M9
徕卡M系列相机是经典的135联动测距相机,体积小、重量轻、快门声音小,手动对焦精准是它的经典特征。今天数码化的徕卡M相机仍然延续着第一台M相机的传统,记得当时拿到M9的那一刻,心情很激动。从来没想到一个全画幅的数码机身居然这么小,虽然重量不占优势,但是全铜的机身非常有手感。下面简单谈谈自己对M9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感受。
首先是取景。徕卡M9的取景器非常明亮,所有图像都是清晰的,不会像单反相机存在景深预览的问题。在更换镜头时会使得取景器中的取景框线发生变化。徕卡相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双眼联动测距实现了精准而快速的手动对焦模式。只需要在取景器中央的明亮区域进行裂像、叠像对焦,两个画面叠像成功即代表对焦成功。
M9感光元件使用的CCD,在大光比环境下仍然有很大的后期余地
至于在成像上,许多人都讨论日本的一些镜头在成像精度上超越了徕卡镜头。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对镜头不要简单地用MTF曲线去衡量,特别是一支徕卡镜头,徕卡镜头的MTF曲线可能不如很多日本镜头,因为日本镜头的MTF曲线是计算出来的,而徕卡和蔡司镜头的MTF曲线是实际测算出来的。徕卡M头不适合平面拍摄测试,因为徕卡为镜头定位为拍摄风光、人像、动物、房屋、花朵等具有空间形态的物体,若是用测试墙和MTF曲线,很有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而且,所有的徕卡镜头的最大光圈都已经被尽可能地矫正相差,这就意味着徕卡镜头光圈全开的时候就是可以使用的工作光圈。
 
TIPS:什么是MTF曲线?
MTF曲线图显示的是镜头对对比度的忠实再现情况,纵轴表示对比度的优劣,横轴表示与成像中心的距离。
最后是操控,在M9使用过程中,镜头的光圈拨环负责控制光圈;机顶的快门转盘负责控制快门速度,有A挡作为中心加权测光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左手握镜头并控制光圈,右手按快门的时候控制快门速度,配合完美。由于M9没有反光镜,使用质量非常轻的胶质帘幕作为快门。这种快门质量轻,运动较慢,但是却达到了仅有轻微震动、宁静快门的效果。更方便我们隐蔽拍摄或者融入拍摄的环境。
光线条件差的地方手动对焦依然迅速
1/8秒的快门,因为震动小,使得画面仍然清晰
渐入佳境,我的徕卡看世界
在尝到使用旁轴的好处后,我陷入了器材的发烧阶段,不仅收购了一批镜头,后来又收了徕卡M6、M7等胶片机。胶片机和定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是,让我能够真正的沉淀下来拍照,寻找我思想中需要的东西,表达我所想要的画面。
通过近一年的磨砺,我发现我的片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若尔盖到石柱冷水的儿童夏令营,旅行摄影、纪实摄影两个方面无论是画面成熟度还是表达的内容上都有了大的进步。在镜头应用方面,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徕卡定焦镜头的使用方式,并且逐步地掌握镜头的特性,使画面看起来更具有情感和相应的说服力。
为什么选择旁轴相机,因为我可以用旁轴相机融入当时的环境,甚至零距离地拍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旁轴相机要求摄影师在记录的时候散发出自己的信息,而在使用单反相机的时候,我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在客观地记录发生的一切。这样的使用感受,让我的照片很富有情感和想象力,即使构图平实,但是画面的天然张力会使得你的照片如故事般娓娓道来。
现在我出门旅行,除非有特殊的拍摄任务,一般也就徕卡随身,因为它轻便,不打眼,并且可以通吃风景与人文,具有非常高的成像素质,并且在非极端环境下也能够稳定地工作,让人感觉到值得信赖。
徕卡让我融入环境,融入情绪,使得照片更具有张力
暗光条件下,暗部通透,画面很立体
TIPS:徕卡M9 使用几点小技巧
1. 先估焦,然后再精准对焦,可以提高对焦效率;
2. 用镜头焦距刻度与光圈配合,使用超焦距功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3. 鼓励使用老的徕卡镜头,在色彩调性上更具有味道;
4. 建议右眼取景对焦,左眼观察环境情况(开始很难做到,但是到后面你就知道这种方式的好处了)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