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电脑外设 > 评测
步步精心 编辑实战HTPC机箱背板走线
  • 2011-12-28 5:20:00
  • 类型:转载
  • 来源:中关村在线
  • 网站编辑:admin
【电脑报在线】       机箱背线,已经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了,良好的机箱背线不仅能让机箱内部更加整洁、美观,而且也可以有效减少机箱内部空气流通的阻力,从而提升整机的散热效果,来让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但是对于以HTPC为代表的众多小机箱来说,在一些DIY玩家眼中,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笔者
       机箱背线,已经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了,良好的机箱背线不仅能让机箱内部更加整洁、美观,而且也可以有效减少机箱内部空气流通的阻力,从而提升整机的散热效果,来让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但是对于以HTPC为代表的众多小机箱来说,在一些DIY玩家眼中,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笔者来看,无论机箱大小,其实良好的内部走线都是所必须的。无论机箱内部各硬件的发热量如何,我们都需要为各个硬件提供一个更加畅通无阻的散热环境。

    


       不过,由于HTPC机箱由于在体积上的限制,在实现背部走线上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普通机箱。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的一面。只要有一款设计合理、开孔恰到好处的机箱,再加上胆大心细的态度。即使是宽度有限的小机箱,同样能够走出漂亮整洁的背线效果。今天笔者就用一款HTPC小机箱来为大家进行背板走线演示,看看如何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玩出完全不一样的走线效果。

     机箱很有讲究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款设计合理、开孔恰到好处的机箱可以让我们在走线时更加轻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笔者使用的是一款背板开孔设计的HTPC机箱——超频三迷你M1。这款机箱有着仅10cm厚的纤薄身材,是否能够真的如笔者先前想象的那样走线非常轻松呢?

    


    超频三迷你M1 

     

    机箱左右侧板

    

    机箱顶部

    

    内部五金结构

     

    拆卸式驱动架设计

    

    机箱背板预留多个背线孔

       从上面几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款小机箱在主板托盘边缘均留有多个背线孔。经过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电源的安装位在机箱内的前上方,通过一根电源延长线连接至机箱后部供电接口。

    

    超频三M3精简品电源

     

    电源外观及散热风扇

    

    电源铭牌

    

    线材一览

       而在电源的选择上,笔者使用的是和迷你M1配套的超频三M3精简版电源。额定230W的输出功率,和主动式PFC电路设计,以及线材柔软并且长度适中的M-ATX电源产品。对于大多数HTPC平台来说,完全能够满足在功耗上的要求。

     所需材料及硬件

       介绍完机箱电源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此次装机的其他硬件产品。由于超频三迷你M1机箱支持标准M-ATX板型的主板,所以我们此次使用的是一款昂达旗下的A75T魔固版,而CPU则使用AMD旗下的3850处理器散热器方面使用高为74mm的超频三七星瓢虫V2。

    


    昂达A75T魔固版

    

    超频三七星瓢虫V2

    

    安装主板和散热器后的效果图

       可以看出,这套平台配置基本符合当下绝大多数HTPC用户在性能上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高74mm的超频三七星瓢虫V2散热器在安装完之后,风扇上部几乎已经碰触到了机箱侧板的散热孔,不过可以更加直接的从机箱外部吸进冷空气为处理器降温散热。

     背线可行性分析

       按照笔者个人的方法,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对整个机箱的背线能力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通过对机箱多出背线孔的位置和主板上各个接口的位置来决定最终的走线方案。以避免盲目的装机后从头再来的尴尬情况出现。

    


    红框为主板各接口,蓝框为最近的背线孔位

    

    需要使用到的背线孔位

       从上面两张图中可以看出,在配合这块主板时,需要用到5处背线孔来供电源及其他线材的穿过。而电源位于机箱内部的前上方空间,根据线材长度,大致可以判断出在不使用延长线的情况下来实现背部走线。

     实战走线开始

       在确定走线方案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真正的走线装机了,首先将电源根据固定的方向来安装至机箱内部前上方的电源位处。

    


    卸下电源位散热孔挡板

    

    将延长线接至电源上

       安装完电源后笔者发现,在使用机箱自带电源延长线时,由于接口位置较为特殊,延长线将横穿电源散热孔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电源散热孔的空气流通。所以笔者将电源延长线与电源呈90度角的方式来减少线材阻挡电源散热孔的面积。

    

    将电源延长线重新穿过背线孔

    

    使用随机自带的扎带进行固定

    

    重新设计线材后的效果

    

    特写

       在重新整理电源延长线后,由于线材的阻挡散热孔的面积减少,对出气口的空气流通性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避免了更多的热气被线材阻碍的情况发生。

     出色的背线设计

       在安装完电源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依次整理主板各个供电接口、数据接口以及机箱自带扩展线材的理线问题。这时只要按照之前确定的理线方案,依次整理每根线材,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完成初步的理线效果。

    


    连接并固定CPU电源线

    

    安装硬盘

    

    硬盘正面

    

    多余线材全部放在机箱背面

    

    连接主板电源线

    

    连接硬盘电源线及数据线

    

    完成效果

    

    将多余线材固定

       得益于数量众多的扎线位,让电源多余的线材可以非常方便的固定至硬盘后方。多达10个扎线孔位让那些繁杂凌乱的线材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整理并固定。除了硬盘位的扎线孔之外,在主板托盘周围也配备了丰富的扎线孔。在笔者仔细观察下发现,这款机箱内部的扎线孔位的设计非常合理。让那些繁杂的线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不过,在固定完多余的线材之后,笔者发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多余线材往哪藏

       由于在体积上的限制,让这款小机箱的背线空间并不是太过宽裕。将所有线材全部藏至约1cm左右的空间内仍然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笔者不得不另寻能够容纳线材的空间。

    


    其余的线材已经无法藏至机箱后部

    

    机箱正面

    

    可拆卸驱动器位

       这时,笔者发现之前拆下来的驱动器架上闲置的光驱位空间非常宽裕。如果将多余的线材放到这里是不是可行呢?

    

    空闲的光驱位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一番研究之后,笔者发现完全可以将剩余的大4Pin线材藏至光驱位中。也为今后光驱的安装提供了便捷。同时也能为驱动架上的2个2.5英寸硬盘提供了不错的扩展支持。 

     机箱同样出色

       在解决多余的线材之后,剩下的步骤就是对线材细微的调整及固定了。这时,整个装机理线过程也接近了尾声。从机箱侧面看去,已经完全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线材了。

    


    连接USB及音频接口

    

    对音频接口下方的孔位稍加扩充,让接口可以从这里穿过

    

    背部完成效果

    

    主板正面完成

    

    通电测试,整机运转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接音频线时有出现了一段小插曲。由于主板音频接口在右下角,如果将主板音频线材在USB线穿孔处穿过,那么会导致更多的线材暴露在机箱正面。所以笔者用一个一字螺丝刀对主板音频接口下方的冲孔进行细微的扩充,好让音频连接插头可以从这里穿过。减少线材的暴露面积。

     浅谈HTPC背线三要素

       至此,整个装机走线演示也就告一个段落了。让这款内部空间非常有限的小机箱内部,有着可以和普通机箱一样整洁的走线效果。其实,在笔者看来,想要让机箱内部走线更加整洁、美观。其实只需要记住三个要素,就可以非常轻松的走出同样整洁的背线效果。

    


    装机效果图

    一:选择内部五金设计合理、开孔恰到好处的机箱最为重要。

       机箱是影响走线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只有一款五金结构设计合理、背线孔及扎线位设计恰到好处的机箱能让玩家在背部走线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内部空间有限的HTPC机箱来说,开孔的位置及数量等设计相比普通机箱来说更加重要。只要设计到位,即使是小机箱也能够实现非常完美的走线效果。

    二:电源的线材同样重要。

       此次笔者使用的是一款线材长度一般的标准M-ATX电源产品,不过相对于体积同样小巧的HTPC机箱来说,小电源的线材长度设计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就可以完全避免线材不够和线材堆积的尴尬情况出现。而对于那些使用普通机箱甚至体积更大的中塔、全塔尺寸机箱的玩家来说,在电源线材的长度要求上,则有着更多的要求,必要时最好使用那些更加灵活的模组电源产品。

    三:心态最关键

       如果你是一个对背线效果要求较高的玩家,那么除了胆大心细、较强的动手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DIY的精髓并不只限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的体验。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去享受DIY过程中的乐趣,才是DIY真正的精髓所在。所以,无论器材的好坏,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我们自己。

    
    插播广告:今天ZOL的功率计算器终于在攒机页面投入使用了,希望亲们在选购电源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参考。先在此感谢各位对新功能的支持了(⊙o⊙)哦!点击进入>>>

    
近期ZOL机电频道专题以及有奖活动

    
2011.12.22——2011.12.28《重磅惊喜参与点评送动力火车散热奇兵400电源》
2011.12.21至2012.01.18《九州风神GAMERSTORM德古拉寻找风冷超频王!》
2011.12.20至2012.02.08《千元红包等你拿至睿邀你体验倒置38度完美计划》
2011.12.15至2011.12.30哪个功能是鸡肋?游戏悍将找茬送鲨鱼

    
2011.11.28至2011.12.28安钛克将白菜变机箱试用活动进行中

    
2011.11.21至2011.12.20散热防尘如何平衡?航嘉暗夜公爵III试用

    
专题

    
九州风神德古拉显卡散热器
   硬件交流群号码是:182771327和113670114,欢迎亲们的加入哦!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加机电频道关注请点击>>>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ViewControl.热点推荐_Vs2$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