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了你还是那么骚!Razer那伽梵蛇2012版评测

2012-8-13 14:13:21太平洋电脑网

    Imba也就是imbalance,指的是竞技游戏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imba在很多人的固定思维定式来看就是与作弊与bug有关。但是imba也有一种含义,就是傲视九州般的能力。

  作为全球玩家推崇的高端竞技游戏品牌,雷蛇凭借产品超强的性能配置以及霸道的竞技功能特性,让imba从此产生。如今,久负盛名的Razer 那伽梵蛇鼠标将以2012版卷土重来,这次能为顶级游戏外设界带来什么,我们不妨拭目而待?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

  不同普通厂商的“换汤不换药”的产品策略,擅长精兵策略的雷蛇外设更崇尚“复刻”,就如鞋界里著名球鞋的复刻一样。不仅为了重新集中全世界的目光,更是一种完美的过程。今天的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就是如此。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概况

  一款产品的闪光点,无非就是常见而独到的创意,当然这两者不是矛盾的。Imba就是这样,当我们天天面对imba这一词的时候,拆开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包装赫然看到绿色的Get Imba词语,无形中感受到这款高端竞技鼠标的震慑力。

  从Razer 那伽梵蛇第一款产品开始,Imba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如果您担心一直处于下方,不妨入手它看看……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包装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的包装以绿色主题衬托黑色背景,其中鼠标的产品照被青色橙黄色的火焰包围着,有种hold住全场的气势。 


书页外包装设计

  拆开正面的纸板,可以看到塑胶包裹下的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左侧介绍了这款鼠标12侧键的主要特色。毕竟雷蛇这个品牌是舶来品,所以一堆英文总是少不了,虽然有点不符合国情,不过更能给人一种神秘感,呵呵。 


产品介绍翻拍特写

  下面将镜头聚焦在产品功能介绍的细节上,首先这款鼠标最大特色就是侧面多达12个相当于小键盘功能的按键设计,而鼠标总共内置了17个按键,堪称外设界之冠。


可更换侧壳

  从另外一个包装介绍上看,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的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功能就是可更换三种不同形状的侧壳设计:Palm Grip、Claw Grip以及Classic Grip三种侧壳。


产品全部附件以及鼠标本身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鼠标的产品附件十分丰富,当然不丰富就对不起这款高端极其个性化的游戏鼠标的地位了。其中让人感到陌生的无非就是那个橡胶按键贴垫以及侧壳了,很有个性定制的味道。


作为复刻版,与2009版有何区别呢?

  相信玩家都清楚,PConline评测室曾经在三年前对Razer 那伽梵蛇鼠标进行了首测。三年过去了,2012版与2009版究竟有何区别改进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页分解。

Razer 那伽梵蛇游戏2012版鼠标规格参数
类型
有线,激光游戏鼠标
鼠标按键
17键+滚轮
鼠标分辨率
100-5600DPI,X/Y轴独立可调(需驱动)
鼠标引擎
激光引擎
USB速率最高1000Hz
附件说明书,橡胶按键贴垫
产品特色拇指位置12按键,可更换侧面板设计,个性化绿光LED会与主题相映衬,静音Ultraslick超顺滑鼠标垫脚,超强的鼠标规格 ,Razer Synapse 2.0软件
参考价格
599元


3年一轮回,那伽梵蛇带来何种变化?

  “3年前我们发布那伽梵蛇的时候,我们知道它的12键拇指键区令人惊叹,这一革命性的界面将会改变玩家享受MMO游戏的方式。”Razer美国总裁Robert‘RazerGuy’Krakoff说到,“3年过去了,使用那伽梵蛇的玩家持续增长。我们想要保持那伽梵蛇的最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让玩家们能够用上全世界最棒的MMO游戏鼠标。”

  这就是Razer 那伽梵蛇鼠标进行复刻的原动力。


整体外观对比

  整体外观上,2009版本以及2012版本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至少在产品设计风格、线条、尺寸均保持一致,当然在细微设计上有不少的改进。

 

 


按键对比

  根据玩家使用的反馈,2009版本的Razer 那伽梵蛇鼠标,两个可编程按钮与左右键靠近,容易误按。尤其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因为过于激动而按了这个左键旁边的可编程按钮而不是左键,到时候造成的功败垂成代价可不是重摔Razer 那伽梵蛇鼠标到地板就能弥补的。而位于与滚轮同一水平线,能极大降低了误操作的几率。


线条布局设计上的区别

  从侧面设计可以看出2009年与2012年Razer 那伽梵蛇鼠标的尺寸设计上的区别。相比2009版本,2012版Razer 那伽梵蛇鼠标显得更修长,高度差不多,而拇指健相对挪后。实际上,经过对比,新版本挪后的侧面键位设计使得用户紧握鼠标时并不容易误按到按键,因为紧握时指尖位于空白处而不是按键处。可见这细小的改进能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背部设计大体一样,不过新版有着2012的标记

  2009版本Razer 那伽梵蛇鼠标作为那伽梵蛇的原型,并没有过多的定制设计,为固定的侧壳以及环形脚垫,所以使用起来十分舒适。而2012版为了增强通用性以及个体的使用习惯,2012版本Razer 那伽梵蛇鼠标提供了三种侧壳选择,每一个侧壳都内置了一个独立的脚垫,使得保持和底部固定脚垫一致的平面与摩擦力。


2012版本支持三种侧壳的更换

  这三种侧壳与鼠标主题的连接具有一定的磁性设计,使得侧壳接近鼠标后会自动吸附,并且取出也不困难。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固定性能,使得不会因为频繁的侧壳更换也不会造成松脱现象。无论是抓握式、掌握式使用,三种侧壳设计均让玩家各得其所。


背光的不同

  两个版本的鼠标默认背光设置也有不同的地方,2009版的为蓝色,而2012版的为绿色,后者更加符合鼠标的主题,毕竟绿色代表着雷蛇的迷幻感。

  总的来说,2012版本的Razer 那伽梵蛇就是一种完善,并且增强了定制功能。原本原始版本的那伽梵蛇的规格设计已经十分抢眼,如今Razer 那伽梵蛇的综合素质已经达到imba的水平,远远抛离普通型鼠标。 


Imba的源泉 Razer那伽梵蛇细节赏析 

  

 

 
Razer 那伽梵蛇六面图

  从六面图可以看出,Razor 那伽梵蛇采用了右手人体工学设计。同时,它的防滑、防指纹磨砂表面,能确保你的游戏利器拥有最好的抓握感。


镀金接口

  Razor 那伽梵蛇采用了高质的USB接口,确保游戏时的零延迟,事实上,鼠标的规格达到1000Hz的相应频率,也就是1ms的相应时间。此外,USB连接线采用了尼龙包裹,更具耐折特性。


三种可更换侧壳

  前面介绍了三种可更换的侧壳,下面就看看三种侧壳装上去的效果。

  除了和2009版本一致的侧壳设计外,还有一种超宽的侧壳设计以及内凹侧壳设计两种极端化的人体工学设计,分别对应手部平放抓握以及小指内紧握式的使用,都是Razer对不同玩家对使用手感需求研发出来的不同人体工学设计。

  这里的侧键的贴纸以及底部“123配置”与“NUM配置”与2009版本的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参考该版本的体验。


如果对按键手感不满意,产品附件还提供了橡胶按键贴垫


贴上胶垫之后,按键区域的操作顺手了许多

  由于拇指位置多达12个按键,使得用户担心这部分容易误操作到另外的键位,有些手大些的用户甚至一下就按到三个键,比较不便。不过笔者试着贴上上图这些胶垫之后,手感明显好了许多,比较不会误操作了。(该胶垫有1mm左右的厚度,能够较好的区分开各个按键)


鼠标背面还内置了一个功能切换按钮


鼠标数字键对应键盘按键图示

  Razer 那伽梵蛇底部的功能切换按键可以让鼠标的数字键在“基本123配置”和“高级num配置”之间切换。如图所示,当切换至“123”时,鼠标的“1”-“12”这12个键对应键盘左上的“1”至“+”这12个键,而“num”则是对应数字小键盘的“1”至“+”这12个键。也就是说,按下鼠标上的键,就相当于按下键盘上的对应键。游戏中用户只要对键盘上的数字键进行定义,就相当于对鼠标上的按键进行定义了。


IMBA是怎样练成的?配置软件试用

  Razer 那伽梵蛇的配置软件就是Razer Synapse 2.0,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强大的功能。

第一个界面就是鼠标的自定义,用户可以自定义按键的功能,并且保存在不同的配置文件中。这是相比旧版本增加的一个方面。

自定义支持键盘功能、鼠标功能、灵敏度、宏、设备交互、切换配置文件、启动程序等功能。

侧键12个按键同样支持自定义配置,并且可以通过底部的“基本123配置”和“高级num配置”之间切换可以配置高达24种的功能。

  性能选项卡就是具体配置鼠标的DPI、加速度以及刷新率。并且支持独立的X、Y轴调节,最高支持高达5600DPI,比普通鼠标超出5倍的DPI,从这规格加上精确的调节就能看到Razer 那伽梵蛇的IMBA之处。此外,该鼠标还支持125/500/1000Hz的刷新率调节。

  也许有些玩家嫌麻烦,可以直接使用灵敏度等级,有5种的默认设置。

  灯选项卡的设置是鼠标的LED背光的调节,不过只有开关的调节,并没有颜色的调节,或许绿色还是那伽梵蛇的最佳代言颜色,无出其右。

  宏功能是这个新版本的增加的功能,当然这是很多游戏类外设本来具备的。功能也一样,玩家通过预先录制一系列的动作,只需要一个按键就能实现繁杂的动作,这极大提升了游戏的操作效率。

  当然,自己一个个建立宏太麻烦了,下面就是Razer Synapse 2.0以及Razer 那伽梵蛇IMBA的地方,就是支持插件的下载,免去了玩家手动的麻烦。并且,官网上附带了详细的视频教程,为玩家提供了插件的入门教程。

  Razer 那伽梵蛇的游戏插件必须被保存在游戏目录下的\Interface\AddOns文件夹中,例如魔兽世界就是C:\Program Files\World of Warcraft\Interface\AddOns中(盘符根据个人设定而定),不过目前只有魔兽世界和战锤OL这两款游戏的插件可供下载。


Razer 那伽梵蛇游戏体验评测总结 

  首先我们对Razer 那伽梵蛇游戏进行性能测试,因为该鼠标支持125Hz/500Hz/1000Hz的回报率,所以我们使用Mouserate对这三档回报率都进行了测试。


125Hz回报率的测试


500Hz回报率的测试


1000Hz回报率测试

  从回报率测试可以看出,Razer 那伽梵蛇 2012的稳定性并不好,125Hz的低速率也已经有明显的跳动现象,而500Hz的测试更加明显,到了1000Hz的设置就能看到已经达不到1000Hz的默认水平了。可以看出,Razer 那伽梵蛇2012更着重功能方面。


《魔兽世界》试玩


《暗黑破坏神3》试玩


DOTA试玩

  我们选取了3款经典的暴雪游戏来试玩,分别为《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3》以及DOTA。侧面的12个按钮无疑为这些竞技游戏提供了IMBA般的支持,拇指一按已经省下了很多左手按键盘的功夫,因为凡是竞技游戏的键盘快捷键太多了,减轻了不少键盘输入的压力。而在DOTA中,更支持物品栏物品以及物品技能的使用,而不需要使用小键盘,节省了左手移动到小键盘区的时间,无疑提升了APM。

  此外,Razer 那伽梵蛇 2012并且支持个人的定制,可以通过个人的洗好来设置侧键,无疑提升了玩家的反应速度以及连续技的响应时间。熟手的话,在PK中无疑被对手贴上IMBA的标签。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Razer 那伽梵蛇2012版

  Razer 那伽梵蛇 2012更是一种完善,而不是一种重造。并且,Razer 那伽梵蛇 2012更符合雷蛇品牌的宗旨:源自玩家,面向玩家。这从Razer 那伽梵蛇 2012的细节键位位置的改进、材质的改进以及增加额外两种侧壳的设计中就能看出。这些细小的细节就是体现出Razor无微不至地进行改进的决心。

  当然,Razer 那伽梵蛇 2012的精华依然得到保留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就是独立的12个按键设计。后移的设计很好地避免了高度紧张的游戏时紧握鼠标所导致的误按数字键的现象。同时这里的高度定制功能加上两种数字模式的切换,这里支持高达24种自定义编程按键,十分抢眼。加上支持鼠标性能规格的微调、插件的支持等,这些无疑为专业游戏玩家提供十分便利的取胜途径。

Razer 那伽梵蛇 2012优缺点总结
优点缺点
1、改进的2012版本雷蛇那伽梵蛇鼠标,细节的改善让人称赞
2、提供3种测面板的选择,适应不同玩家的需求
3、12个侧面拇指健,支持自定义编程
4、强大的Razer Synapse 2.0
1、移动稳定性不佳

  Razer 那伽梵蛇 2012的上市报价为599元,这也符合Razer的高端形象,适合发烧级游戏玩家或者专业的竞技玩家选择。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