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电脑外设 > 新闻
2015年电脑报47期硬派观察
  • 2015/12/1 9:28:1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墨菲定律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一语成谶,盒子式PC的发展岔路口


华硕Chrome OS计算棒实质上应该也属于盒子范畴,其目标市场是电视用户而非电脑用户

墨菲定律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在今年第38期报纸18版《电脑?盒子?傻傻分不清楚》一文中,笔者曾提到广电总局的政策朝令夕改,其目的就是不让电视盒日子好过……基于这样的环境,用价格便宜、造型小巧的迷你电脑来替代电视盒,安装并运行各种视频类APP,是绕过广电总局的最佳方案,因为广电总局的禁令没法影响到电脑领域。令笔者没想到的是,风暴来得如此迅速,从而彻底失去了预言被证实的那一点点成就感。

遗憾与难过之余,不由得再次唤起了对盒子式PC的思考和期待。既然传统的电视盒功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封杀,电视盒已被迫沦为一款完全无法在用途上作出任何保证的尴尬产品。11月15日那天,包括天猫魔盒在内的众多互联网电视盒都进行了系统升级,大批不合规的第三方应用被屏蔽,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被称为“最严监管力度”的229号文件无疑意味着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行业掌控得越来越严格,同时它也意味着行业格局改变的多种可能。

自1999年比尔·盖茨在中国宣布“维纳斯计划”以来,机顶盒到底能不能代替PC一直是个有待证实的公众问题,考虑到PC曾经无比昂贵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的诞生顺理成章。不过,16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反着来问了:PC能不能代替机顶盒呢?论性能与功能,应该没有问题,价格、功耗和操作等环节,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比较多。如今正处于发展初期,备受关注的U盘电脑和安卓小电脑,其实并非PC技术发展的水到渠成之物,乃是冲着盒子的位置奔去的。

除了Win10和安卓,谷歌Chrome OS也要来分一杯羹,今年上半年有过展示的华硕Chromebit计算棒近期已经上市,采用了瑞芯微处理器。无需多言,现阶段这类产品的定位并不是真正的计算机,同样也是盒子。那么问题来了,盒子式PC作为新生代产物,其发展方向究竟是真正意义上的PC,还是走曲线救国之路的纯粹盒子?倘若是前者,就得往性能、存储容量等环节下工夫;倘若是后者,重心则应该放在操作、附件、应用、服务等细节的完善,多考虑电视用户的感受。当然,彻底的融合也是不无可能的,但从技术、成本等诸多方面考量,实现起来还需要太长的时间。

  

A卡拥抱CUDA,通用计算兼容是岸


AMD玻尔兹曼计划的名字源于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

前不久在AMD老家——美国德州举办的SC15高性能计算大会上,AMD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未来A卡也可以支持CUDA!这件事着实掀起了通用计算领域的轩然大波,因为长期以来NVIDIA都坚持封闭模式,不论是早期的PhysX物理加速、CUDA并行计算,还是当前热门的垂直同步技术G-Sync,都仅限自家显卡支持。换而言之,就算要开放CUDA,从理论上讲也应该由NVIDIA来宣布才对。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的名言“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用来形容眼下的情形,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并非AMD第一次惊世之举,当初毅然支持ARM就体现了这家传统X86厂商不走寻常路的决心。具体来看,支持CUDA是AMD波尔茨曼计划的一部分,通过一系列编译器和编译环境的配套,从而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移植原有代码,或者以类似CUDA的风格为AMD GPU编程。除此之外,AMD甚至还提供了工具集,能够自动将CUDA代码转换成A卡可以识别的HIP代码。更深层次、更复杂的技术细节和技术原理,我们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我们从该解决方案中不难看出微软兼容安卓的影子。

为了扭转移动市场的不利局面,微软必须放下身段,所以就有了Win 10兼容Android应用的宏伟计划——Project Astoria。然而,事实上Win 10并不能直接运行任何APK,而是内置了类似虚拟机的环境来模拟出一个安卓子系统,效率和兼容性难以保证。同时,开发者也可以借助微软提供的开发工具进行移植,包括iOS应用和Android应用。很明显,兼容看上去是美好的,实现起来是坎坷的,为了满足“让Win10手机运行APK”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目标,背后需要付出太多的心血和代价。这时笔者还联想到了采用X86芯片、运行Android系统的手机,说实话兼容性也还不尽如人意。

当然,跟大众应用相比,专业应用的兼容和移植相对要容易得多,毕竟通用计算软件不可能像移动APP那样花样百出、更新迅速,开发者和平台提供方都不至于有太高负荷的工作量。不管怎么说,CUDA仍然是NVIDIA的私有技术,A卡无法直接运行编译好的CUDA程序,而且转换后的效率总比不上原生的,但是对于广大通用计算开发者来说,兼容是一件好事,选择硬件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了,强制性的“二选一”已经不复存在。加强效率,造福万民,最苦最累的活儿都自己接了,单凭这个角度,也值得我们为AMD的新决定点个赞。

  

栏目:对话

强大的技术让希捷保持领先


Phil Brace


Mark Re

专访希捷云系统及电子解决方案总裁Phil Brace

希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Mark Re

20年时间匆匆溜走,在我们感叹IT产业这20年间巨大变迁的同时,存储行业领军企业希捷悄然迎来中国团队“希捷中国”的20岁生日,从这个全球存储行业领先型企业自1995年落户中国开始,20年间,希捷中国为中国的家庭用户、企业带来了太多改变,其位于无锡和苏州的工厂承载了全球硬盘58%的出货量,给众多用户体验生活、娱乐的存储空间。电脑报借这次希捷中国20周年庆典的机会,采访到了来自希捷科技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Mark Re。

 

西部数据近日收购了SanDisk,对于这样的大动作,想必很多人都关心存储领域大腕希捷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Phil Brace:首先我要说,我们无论是跟美光的合作,还是与别的闪存厂商合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季度甚至年度增长的业绩,对于我们的闪存业务来说,我们一直在与其他企业合作(包括东芝、三星等),其实我们做的就是寻找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打造最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所以,我认为整合资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捷会不断寻找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Mark Re:希捷其实在闪存和硬盘的融合方面是一个先驱者,而且也在不断打造更好的产品,寻求在闪存上最好的性能、最低的能耗,我们的解决方案不单针对个人,也针对众多企业,希捷在Flash方面有非常全面的产品。所以,希捷的产品策略是非常灵活的,而且能够与不同供应商在不同领域合作。

 

SSD行业最后是否会走向以前硬盘行业那种的垂直整合,换句话说希捷除了和美光合作外,会不会收购SSD企业或发展自己的SSD产品?

Mark Re:我们暂时还没有收购其他企业的计划,而且我认为SSD产业不会像HDD产业那样出现垂直整合的发展。因为,要进入SSD这个产业其实非常昂贵的,基础的投资差不多要100亿美元,而且还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产权问题。未来这个行业里面会不会有整合的情况我们也要拭目以待,但是我觉得这个产业应该不会变大。

 

希捷现在已经拥有了研发和生产SSD的能力,这会不会让现在已经有的混合硬盘未来没有了生存空间,未来这个产品线会不会有变化或者说有新的产品线替代他们?

Mark Re:现在数据存储服务有了越来越多的分层结构服务,包括Flash、D-Ram、闪存Flash以及高性能闪存还有云技术、云存储,其实每一种存储技术都是为了服务某一个市场。有些可能是一个非常高成本但是反复进行的存储服务,有些可能是要求特别耐用、可靠而且是低成本大容量的存储服务。我觉得现在在存储行业里,各类产品都有它们各自要扮演的角色,而我们的混合硬盘在未来同样有自己服务的对象。

 

在硬派容量不断攀升的今天,希捷一直是推动“扩容运动”的先驱,那么希捷在近期还有没有给咱们的硬盘扩容的计划呢?

Phil Brace:10TB产品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会推出,它的核心技术就是希捷用到的氦气驱动,它的优势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运行,我们使用的是氦气而不是传统的空气,优势就是减少我们在摩擦当中的运行阻力,这样也会降低我们的能耗。

 
本文出自2015-11-30出版的《电脑报》2015年第47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shixi01)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