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超频之门被关闭 穷屌丝何去何从?

2012-8-10 9:51:12中关村在线

    也许是自赛扬300A开始,超频一词与PC DIY就紧紧绑在了一起。在那样的时代,超频可以让一代人为之疯狂,因为在PC有限的性能下,通过简单的设置即可实现30%甚至更高幅度的性能提升,何乐而不为?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超频被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以超频为卖点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21世纪初,华硕、微星、技嘉等板卡领导品牌也陆续开始举办各式各样的超频比赛,所谓的“Power User”被打造成超频界的明星,超频也渐渐从超CPU延伸到超内存、超主板。可是近两年,超频却慢慢沉寂了……


● 英特尔智能处理器带来超频“革命”

    六年前,英特尔在停止奔腾4主频竞赛后,推出了酷睿处理器,伴随着酷睿处理器强大执行效率的同时还有其夸张的超频能力,随后,英特尔正式推出了带睿频功能的“智能处理器”。

    还记得第一代智能处理器的出现让行业为之一振,因为它将原本由具备一定DIY基础的玩家进行超频的动作直接在CPU内部进行预设,CPU默认即可超频,由此“睿频加速”被大家所称赞。不过随着英特尔制程和架构的升级,当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Sandy Bridge出现的时候,所有人傻眼了。英特尔这次将CPU进行了严格划分,如果你的CPU编号后面没有一个“K”字,那就代表你与超频无缘,主板方面同样如此,除了以“Z”字打头的Z68、Z77之外,其余芯片组也被英特尔阉割掉了超频能力。Sandy Bridge小试牛刀后,进入22纳米Ivy Bridge时代英特尔继续延续这种设计。


Sandy Bridge开始了一场革命 穷屌丝被赶出超频界

    于是乎,英特尔智能处理器为超频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让超频真正成为高帅富的专属,穷屌丝从此与超频无缘。因为主流K系列CPU和Z系列主板对穷屌丝来说实在是太贵了。


● 加把火 NVIDIA双刃剑GPU Boost问世

    有了英特尔在CPU产品线的“革命”成功,称霸GPU市场的NVIDIA在GTX 600,即开普勒架构到来之际也开始了革命之旅。与英特尔在Nehalem平台过渡一代所不同的是,NVIDIA采用了比较激进的方法,自GTX 680、GTX 670发布之时,一个叫GPU Boost的新技术也随之发布了。



采用开普勒架构的GeForce GTX 680显卡带来了GPU Boost技术

    NVIDIA的GPU Boost与英特尔“睿频”比较类似,这项技术通过遍布于显卡的十多个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掌握显卡功耗动态,再根据GPU本身设计的TDP进行动态调节GPU的频率,使GPU核心频率能够运行在比默认更高的频率上,GPU Boost的诞生,让NVIDIA也有信心称自己的显卡是“智能显卡”。


即便在显卡设计上相处各种花样,还是无法突破频率限制

    不过GPU Boost在为屌丝级玩家带来“自动超频”功能的同时,也绑住了品牌厂商的手脚(拥有特权的北美品牌EVGA除外)。这项技术设计时限定了GPU频率必须在预设的TDP范围内进行动态调节,也就是说,无论你对显卡做怎样的供电加强、无论你设计多强大的散热器,GPU芯片工作的核心频率实际上在TDP允许的范围内已经被锁死,这就导致市场上除北美品牌EVGA之外,各大显卡品牌厂商的GeForce GTX 680、GeForce GTX 670显卡尽管有强大的非公版设计和散热器,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更高的GPU核心频率。


高帅富可以买K系列CPU继续超频 可GTX 600即使有钱也甭想

    GPU Boost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不懂超频的屌丝们提供了自动超频的便利(尽管幅度并不高),却为具有丰富超频经验的高帅富玩家们安装了一把看不见的枷锁。与英特尔单独针对玩家推出价格高昂的“K”系列相比,NVIDIA除了给北美品牌EVGA提供特殊待遇外,包括华硕、微星在内的台系品牌,影驰索泰在内的港系品牌,七彩虹翔升在内的大陆品牌,统统被这把无形的枷锁绑住,并且我们并没有看到短时间内NVIDIA有效仿英特尔推出“K”系列这种开放超频的特殊芯片或为GPU Boost设置开关的迹象。


● 4GB显存?品牌厂商的痛苦你知道吗

    对此,品牌厂商可谓痛苦不堪。就英特尔和NVIDIA的做法来看,这两种技术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将CPU和GPU的超频进行限制,也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返修率。芯片厂商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品牌厂商呢?

    英特尔彻底在屌丝和高帅富之间划分界限,要玩超频?可以,买昂贵的“K”犀利,不仅如此,主板方面别忘了搭配“Z”字头的芯片组。主板厂商为此不得不在Z68、Z77等型号上花大力气进行设计。但是销量巨大的H61、B75产品,则失去了“超频”这一卖点。依稀记得在Sandy Bridge诞生之前,几乎每一代英特尔的主流芯片组主板,都会在499-699元的价位段诞生一款明星产品,二线品牌厂商得以生存,当年黑潮BI-100以499元低价高超频能力切入,还刮起一股最炫的全民超频风。


 
近年499-699价位段已不存在明星产品

    可是到了Sandy Bridge以后,明星产品似乎都集中在华硕的ROG、Deluxe、技嘉的UD5以上、微星的BigBang上面了,499-699元这个价位段,很难再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研发实力相对偏弱的二线品牌也开始沉寂。超频,这个与DIY同呼吸、共命运的热词,慢慢的失去了温度。主板品牌对超频卖点的宣传,因为产品过于昂贵,也开始变得曲高和寡。讨论超频的用户也越来越少。

    对此,主板品牌商不得不将宣传重心慢慢延伸到游戏、音频设计、网络设计、最新接口的采纳上,因为在这些方面,他们现在还没有被绑住手脚。所以我们看到近两年技嘉在主打G1.Killer,华擎找费特拉提代言玩家至尊系列主板。

    主板产业如此,那显卡产业在GPU Boost诞生后又如何呢?

    现有显卡品牌厂商,通俗的说是与NVIDIA携手奋战多年的AIC,自开普勒架构的GTX 600诞生伊始,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品牌厂商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对显卡供电进行设计,用最好的供电元器件和PCB,双风扇、三风扇、N根热管齐上阵,也无法让自己的GTX 680、GTX 670显卡突破频率限制,不得不寻求其他炒作点。


实测GTX680显卡4GB/2GB在极限分辨率下的性能表现

    无奈之下,4GB显存成为许多品牌近期的主力宣传点。不能超频,总得有点儿话题炒作吧?可是,4GB显存相对于主流的2GB配备,在应用中有何性能提升?看了上面这张测试成绩对比,我想很多人都会叹一口气……


● 迷茫和愤怒 超频玩家的呐喊

    是的,除了品牌厂商外,超频玩家也迷茫了,特别是国内的一批极限超频爱好者。这群人,可以接受购买昂贵的K系列处理器、Z77主板X79平台,但要在3DMark排名上取得领先,显卡成了大问题。尽管北美的EVGA有特权卡,但它并没有正式进入大陆市场,通过网络或特殊渠道购买首先是成本太高,第二是超频玩家的显卡,质保非常重要,而EVGA在亚洲的售后部门远在台湾,因此售后方面对于大陆玩家来说还真是个问题。



香港知名极限超频玩家KK王在微博代表用户发泄不满

    当这个市场没有竞争,用户没有选择或没得购买的时候,玩家不仅迷茫了,而且还愤怒了。迷茫的是我接下来还继续玩超频吗?愤怒的是为什么想玩却没得玩!


GeForce GTX 660Ti架构猜想图

    GTX 600系列显卡目前仅发布了两款高端产品,定价均超过3000元,我们相信主力型号会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与大家见面。在高端型号上实现大幅度超频或极限超频已不可能,那么在接下来的中高端产品上,NVIDIA继续使用GPU Boost的可能性依旧很大,但是否会对其进行改良以满足超频玩家的需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笔者相信诸多玩家也不太希望GPU效仿出现“K”系列。芯片大神们,真的应该听听来自底层的声音了。


● 芯片大神们 请让品牌商和玩家放手去飞

    曾经,年轻人茶余饭后谈论的是某某的CPU外频拉到了400MHz、显卡核心频率超到了1GHz,3DMark跑了多少分;如今,年轻人茶余饭后讨论的是某某的iPhone4s完美越狱了、360手机跟小米手机打架了……

    曾经,超频、高清、游戏成为推动DIY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今,超频被英特尔和NVIDIA两大芯片巨头自己给绑起来,高清已被英特尔和AMD的集成显卡以及NVIDIA的入门级独立显卡解决,成为几乎所有主流PC的基本功能,失去宣传点,如此看来,难道DIY只剩下游戏一根稻草了?可是又有多少品牌商有实力单独开发游戏产品呢?这其中巨大的开发成本,消费者又能承担多少呢?


 
专门针对游戏设计的主板近年来越来越多

    20年的飞速发展,DIY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其发展势头与前些年相比已经放缓。行业的发展趋势固然不可阻挡,但是,作为领导行业发展的上游芯片厂商,为何还要自缚手脚呢?难道说下游品牌厂商越来越少对芯片总销量没有影响?


缚手缚脚 你永远不知道还能跑多快(图片来自新浪体育)

    也许PC性能过剩是一个有力的依据,这一点从微软Windows 8即可窥知一二。但不可忽视的是,有那么一部分用户对于PC的性能追求,就如同奥运精神一样,Faster,Higher,Stronger(更高、更快、更强)是他们的目标,也许Super Pi 1M已经快到极限,但我们还可以比32M,在没有尝试过更高频率GeForce GTX 680显卡的情况下你永远不知道3DMark和PCMark分数的最大值是多少……

    所以,芯片大神们,自缚不可取,不妨解开束缚,重新开启超频之门,放手让品牌厂商和超频玩家飞起来吧……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