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平板电脑 > Android平板 > 新闻
从“黄油”到“苗条” Android的顺滑之路
  • 2013-11-17 15:55:3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何庆
  • 作者:
【电脑报在线】Android作为与iOS分庭抗礼的智能系统,如今已经占据了智能手持设备的半壁江山,但是正如很多Android用户所抱怨的,它在UI流畅程度方面始终与iOS有差距,而且根据不少Android用户反映,自己的Android设备在长期使用后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卡顿的情况。当然,这与Android本身的运行机制有关,而谷歌也在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努力。



观点:提升效率,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做准备
    当然,ART只是Android 4.4中提升系统流畅度的最重要的改进之一,除此外,Android 4.4还可以在配置比较低(例如只有512MB RAM)的设备上流畅运行,这与它改进了内存管理机制也有很大关系。不过,对低配置的设备友善并不意味着Android4.4是老机器的春天,毕竟手机平板厂商也不愿意为太老的设备去提供Android4.4的升级包,而是希望用户花钱购买更新的产品。所以,由此也可以推断,谷歌的“Project Svelte”(苗条计划)实际上是在为可穿戴智能设备铺路,相对于手机平板来说,智能手表的确算得上是更“苗条”的设备,同时由于续航的限制,它们的硬件配置不可能与手机平板相提并论,这也是谷歌为何要降低系统要求的原因之一。


延伸阅读:iOS用起来比Android流畅的原因
第一点:iOS最先响应屏幕
    拿到手机或平板,屏幕触控的响应速度是最先体验到的,第一印象当然重要。iOS设备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好于Android设备,由此也给用户留下了iOS更流畅的印象。产生这样的体验差异与两者的交互响应优先级有关。iOS对屏幕触控的响应优先级是最高的,它的响应顺序依次为Touch--Media--Service--Core,当用户触摸了屏幕,系统就会首先去处理屏幕响应。而Android系统的响应优先级顺序是Application--Framework--Library--Kernal,和显示相关的属于Library层面,已经排到第三位去了,也就是说当你触摸屏幕之后,Android系统首先会激活应用、框架,然后才是屏幕响应,体验有延迟是很正常的了。


第二点:运行机制效率不同
    Android基于JAVA,而iOS基于Objective-C。Objective-C的优势是效率高但比较封闭, JAVA的优势是跨平台,但缺点是运行效率相对偏低。Objective-C编译器gcc为iOS架构优化到了极致,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虚拟机环境,执行效率自然很高,而Android是通过JAVA虚拟机来执行,系统需要占用大量内存来换取执行速度,加上不定期的内存自动回收机制,从而导致了卡顿现象的出现。




第三点:iOS基于GPU加速而Android侧重CPU
    这应该很好理解,既然iOS把很多加速工作都交给了GPU,那CPU就可以空闲出来提供更短的响应时间。而Android由于是开放平台,需要面对很多不同的硬件配置,因此它的很多特效都要靠软件进行加速和渲染,因此相对来说更依赖CPU的运算,所以就加大了CPU的负荷,让系统在程序响应方面出现卡顿。
    虽然Android 4.0以及4.1等更高版本中进行了改进,将硬件加速设为默认开启,但依旧无法做到所有特效全部都靠GPU进行加速。
本文出自2013-11-18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45期 B.平板电脑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