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CES 2013 解读今年平板三大关键词

2013-1-12 13:43:31互联网

    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第45届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已经接近尾声,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企业厂商在这里共襄盛举,为全世界的消费者展示20000多种最新的高科技电子消费产品。

    以2010年苹果iPad为起点促生的平板电脑产业发展至今历经三年的时间,同样经历了三次CES大展的平板电脑从之前的苹果iPad一家独占,到现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全世界电子产品最好的展示平台,作为最新技术和最备受关注的产品线之一,每年的CES展会上平板电脑产品线的动态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不同产业电子产品的发展走势。

    本次的文章我们主要一同盘点在今年CES上亮相的平板厂商和产品,通过对比三年CES展会,来一同寻找今年平板电脑产品的发展动向,总结关于今年平板电脑的三大关键词。


·解读2013平板三大关键词

    对于每一个大型展会来说,厂商无疑是组成本次展会的重要元素,近几年来参展CES的平板电脑厂商数量用爆发来形容毫不为过。

    2011年超过50家的平板厂商参加了CES大展,不仅包括传统的PC电脑制造业厂商如联想、华硕、戴尔等,同时移动手机厂商包括黑莓、三星、摩托罗拉等厂商也推出了产品,另外,来自显示器、家电、硬件等知名品牌的产品也大量涌入,当然浑水摸鱼的“山寨”厂商也在第一时间试水平板电脑,“鱼龙混杂”的平板电脑厂商和白热化的厮杀竞争充斥着2011年的CES大展。

    来到2012年,中国制造无疑是当年CES大展的关键词之一,依靠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和低价位中国华南厂商占据了CES的一席之地,包括蓝魔、优派、华为、中兴、海信等推出各自的新品,而国外参展CES的首批平板厂商如摩托罗拉、黑莓由于种种原因开始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2011年的PC厂商风光不再,Android系统的平板厂商占有了大片江山。


Intel Atom芯片让Windows系统平板走出阴霾

    本年的CES展会中,依靠微软的Windows 8系统和英特尔Atom处理器,PC厂商开始从之前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平板电脑产品的属性开始向两级分化。以微软Windows系统为首的老牌PC制造厂商推出了一款又一款Windows系统平板,与笔记本、超极本甚至是一体机抢夺市场份额。而走低端入门级路线的Android设备厂商依然在千元左右徘徊,同质化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2011年的双核热潮过后是四核的又一个轮回。

关键词一:微软 Win8平板阻击安卓

·关键词一:微软 Win8平板阻击安卓

早在2002年11月微软就在美国发布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平板电脑——Tablet PC,搭载X86架构处理器和专用的Windows XP Tablet PC版本操作系统。比尔·盖茨在推出之时宣称:“它将会掀起一场新的革命,今后的5年所有笔记本电脑都会变成平板电脑。”然而比尔·盖茨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2002年微软比尔·盖茨推出的首个真正意义的平板电脑

Tablet PC中的Windows XP Tablet PC版操作系统于2003年2月正式推出并提供给包括康柏、惠普、宏碁、东芝、富士通等七个著名的OEM厂商。惠普公司的带有无线功能和不带无线功能的入门级Tablet PC的价格分别为1799美元和1699美元,宏基公司的两款类似产品的价格则为2395美元和2199美元。中国大陆惟一有能力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仅联想一家。


专为平板优化的Windows XP Tablet PC版操作系统

高达万元的价格、续航仅2-3小时、依靠电磁笔操作、再加上无线网络在当时的不普及,让平板电脑这个比尔·盖茨儿时关于个人电脑的梦想形态化为了泡影。


苹果乔布斯依靠iPad抢占了先机

当时的微软对于平板的市场定位是取代笔记本,然而在超高成本低性价比的平板电脑与笔记本之间,谁都知道消费者的天平会偏向哪边。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空白市场,微软没有抓住,苹果却抢了先机。iPad的出现一下子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发达、全触摸操作、提供介于手机应用和简单的个人PC功能,依靠9.7英寸大屏幕收发邮件与网络信息的浏览,大卖特卖的iPad让苹果股价一路飙升。


CES 2013展出的各系统平台平板电脑数量对比

2011年CES的参展产品中,Android系统以65%的占有率而受到大多数厂商的青睐,苹果iOS系统、Web OS系统、Meego、黑莓QNX系统仅各占3%,其余的23%则属于采用微软Windows 7系统的平板。

在看到平板电脑市场的巨大油水,谷歌在iPad推出1年后的2011年2月3日,专门针对平板电脑的Android 3.0 Honeycomb(蜂巢)系统问世,随后于10月份再次将Android系统推向4.0时代。依靠开源系统和极低的入行门槛,更多的厂商有资本踏入平板市场。

于是,2012年CES大展上Android系统平板大行其道,继续让平板成为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物而存在。其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数量达到80%以上,而Windows系统厂商仅技嘉、KUPA等,参展的Windows产品占有率不足10%。之前曾出现的Web OS系统、黑莓QNX、Meego几乎绝迹。


本次CES英特尔展台展示了非常之多的Windows系统平板

蛰伏1年之后的微软从2012年开始重整旗鼓,重新回到了平板电脑领域,依靠基于ARM芯片而定制的Windows RT系统和微软Surface RT平板的发布,微软引领着个人PC领域的OEM追随者重新开拓平板市场。这一次的微软变得圆滑了许多,Windows 8系统与Windows RT双管齐下。一方面与ARM厂商紧密合作,依靠Windows RT系统踏入现阶段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平板市场;一方面依靠英特尔,继续将X86架构Windows系统平板的价格、功耗拉低。


CES 2013展出的各系统平台平板电脑数量对比

本届的CES大展上,微软虽然并未参加,但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在高通发布会上史蒂夫·鲍尔默的出席,还是各大展台关于Windows系统平板的展示,2013年的CES可以说是微软Windows的天下。Windows RT系统与Windows 8系统平板电脑在本次展会中达到了共计40%左右的份额,Android系统产品则降低至60%。

关键词二:求变 摆脱同质化浪潮

·关键词二:求变 摆脱同质化浪潮

在本届的CES 2013展会上,拥有创意的平板产品不在少数,去年就曾展出的Razer Project Fiona如今再次亮相,采用Windows 8操作系统,英特尔X86架构的此平板最独特之处在于引入双类比摇杆的设计。配合外接游戏摇杆,Project Fiona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款拥有触屏的大型的游戏机。



Razer Project Fiona Windows 8系统平板电脑

松下在本次大展上推出了一款20英寸拥有3840x2560分辨率的巨型平板电脑。虽然厚10.01mm重量高达2.4kg的此平板几乎毫无便携性,不过松下方面表示,这款配备了一支专门的触控笔以及照片级画质表现的平板,其受众人群为摄影师、设计师或建筑师。代替了传统的个人PC操作和纸质设计文稿而采用此平板来进行办公,不失为一种新的方式。


20英寸高清分辨率的松下巨型平板电脑


照片级画质表现 配备专用触控笔

当然20英寸的平板电脑在本次的CES展会上还并不是最大的,联想IdeaCentre Horizon 27的出现已经几乎让我们无法把这个27英寸的家伙和平板电脑联系在一起。支持十点同时触控、采用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英伟达GeForce GT 620M,1TB硬盘容量,64GB SSD固态硬盘加上六合一读卡器,整套1699美元(约合10570元人民币)。


CES上展出的联想IdeaCentre Horizon 27英寸平板电脑


本次CES上展出的Transformer AIO与富士通平板电脑一体机

像联想Yoga 11S、戴尔XPS 12这样的产品无疑将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超极本之间的界限再次模糊。运行Android、Win8双系统的华硕Transformer AIO平板一体机则让我们看到平板和一体电脑之间的融合。吸取了Android平板同质化噩梦的教训,众多的OEM厂商也在寻求突破和变化。


联想Yoga 11 戴尔XPS 12

当然对于Windows平板厂商的这些尝试也是喜忧参半,Project Fiona笨重的摇杆设计虽然吸引眼球,不过真正操作起来相信用户也无形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肱二头肌。松下20英寸的超高分辨率巨型平板据称只有2小时的续航时间,再加上散热方面表现平平,笔者也怕松下的这款超高分辨率“看的上摸不得”。而像平板一体机、平板笔记本这类的产品如果定价过高,大幅超过了单一产品线的价格,相信肯买账的用户也不会在多数。


英伟达掌上游戏神器Project SHIELD

Windows系统产品在求变,避免走Android平板同质化的老路,Android系统产品和厂商也在不断的寻求出路。之前层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Android产品是智器U7投影平板,而在本次的CES展会上,首款搭载Tegra 4英伟达掌上游戏神器Project SHIELD几乎成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受瞩目的电子产品之一。


CES上英伟达展台展示的Project SHIELD备受瞩目


屏幕后方可自定义图案 常用接口一应俱全

独特的造型设计,黑色与绿色的机身外观充斥着NVIDIA的设计元素和风格。5英寸1280x720高清视网膜多点触控显示屏,294 PPI(每英寸像素点数)在视觉上几乎达到了人眼的极限(300PPI)。拥有原汁原味Android操作系统并可运行TegraZone的所有游戏应用,独特的操控体验让它真正的能够被玩家所接受。介于掌机、电脑、平板之间的设备,加上英伟达的游戏应用平台,CES 2013上最具特色的Android产品非它莫属。

性能一直以来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在追求的,在本次的CES大展上,国内厂商纷纷更新了自己的产品,包括海信、蓝魔、蓝晨都在今年将双核处理器更新换代至四核。然而对于用户而言,如果处理器更新换代近是跑分再创新高,游戏兼容性无法保证、运行帧数依然少得可怜,散热续航问题无法解决,那Android系统平板在2013年将会更加艰难。

总而言之,“求变”成为了本次CES大展上的另一大关键词,无论是Windows系统还是Android系统平板厂商,都在努力的让自己的产品不至于陷入同质化的大潮,在外形工业设计、功能与特点方面下足了功夫,但究竟这些带来的变化能否在量产后真的如消费者预期的那样,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

关键词三:互联 网状整合无缝连接

·关键词三:互联 网状整合无缝连接

就笔者个人而言,最早深深体会到互联,是苹果Airplay技术,其在手机、电视、个人PC、平板电脑之间的无缝连接技术,让任何一个屏幕所观看到的画面,都能同时方便快捷的传输到其他显示设备之上。苹果通过Airplay将自己的产品以网状的方式互联,通过Remote应用,令iPhone、iPad、iPod Touch对电视、电脑等设备进行操控,控制信号的传输。Splashtop应用则可以使iOS设备控制个人PC,将PC的画面传输到iOS设备之上。



苹果Airplay无线工作图


Airplay无线功能

联想、海信、华硕、索尼这些大型厂商其实都在这样做,只是程度和规模以及应用数量还远不及苹果。互联的理念在平板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之间已经逐渐成熟,将彼此看似独立的产品线连接起来。不过就现阶段来说,互联还仅仅只是传输视频信息,我们也仅仅通过触控来进行最简单的如视频播放、暂停、快进、退出等操作。如果你真的想通过Splashtop来在平板上玩《魔兽世界》、打《Dota》,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Project SHIELD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的理念

而本次CES大展上英伟达Project SHIELD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目前的游戏生态系统,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的理念。

之前的游戏机厂商、PC和移动设备三家相对独立。Project SHIELD则提供了掌机的硬件和游戏性,同时采用Android系统的它还拥有移动设备的开放和灵活性,最后依靠与个人PC的互联功能同时为用户提供PC的游戏体验。


英伟达CEO黄仁勋先生在发布会上

演示Project SHIELD与平板电视的互联

将三条相对独立的产品线和各自特点融合至自身,在智能电视、个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掌机这五大显示终端上提供高性能PC游戏体验和无缝的互联技术。或许有的读者会说,躺在床上用Project SHIELD玩电脑中的PC游戏,那我为什么不在电脑前玩?其实这样的问题就好像说我为什么要购买笔记本电脑?我有台式机就够了。因为你没法抱着你得台式机和显示器出差上飞机。对于那些喜好大型PC游戏的玩家们来说,或许觉得Android平台或iOS平台的大型游戏根本不够档次,想随时随地的在家中任何角落体验PC大型游戏的乐趣,那么现在Project SHIELD让这个想法成真了。


NVIDIA GRID云游戏服务平台

虽然目前云游戏平台还处在发展之中,不过NVIDIA目前已携手六家企业(包括美国Agawi、中国云联科技、中国视博云科技、中国台湾优必达、日本G-cluster Global以及以色列Playcast Media Systems),共同打造NVIDIA GRID服务。如果真的如英伟达所言,那么当云服务成型之时,个人PC不再是计算的中心,服务器则为用户进行数据的处理,再将视频信息传回显示终端,届时所有的设备都通过云而联接在了一起。

写在最后:

从本次的CES大展上我们不难发现,经历了三年的成长,平板电脑产品线已经日趋成熟,作为一个拥有诸多产品线特点的新兴产业来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苹果、谷歌、微软以及众多的OEM厂商,无论是手机领域还是个人PC领域,亦或是显示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甚至是硬件厂商,都涉足平板电脑。

开年的CES大展过后,2013年的平板电脑产品是否会围绕着以上三个关键词,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