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18 16:34:09编辑收集整理
红红火火的7-8月暑促大战已过去,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家强有力的新品,力争在学生族群中强占一方阵地,毫无疑问暑期是商家最爱的季节,9月已走过接近一半,想必大多数朋友都已为自己的新学期添置了不少装备,还没有来得急购买的无须担心,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从购本到玩本一系列优秀的文章,让你在短时间成为笔记本达人。
3999元?解析铝合金超极本同方U45F内部奥秘
查看完整内容,请访问:http://www.icpcw.com//Notebook/Ultrabook/cjnbpc/1519/151900.htm
菜鸟进阶达人必看 超详细笔记本保养技巧全搜罗
笔记本如今已经像手机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不少人在笔记本的使用过程中有着这样那样的错误习惯,对于笔记本的保养看似简单,但你知道错误的使用方式轻则影响笔记本的外观,重则减少使用寿命。
此外,也有不少人在使用过程中,随意安装各类软件插件,并没有养成随时清理垃圾文件的习惯,这就会造成笔记本运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因此养成好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技巧大公开 美女教你如何保养笔记本
笔记本电脑由很多部分组成,外壳、显示屏、键盘、电池等等,每个部件的保养维护方法都不相同,下面我们从外壳开始说起,看看笔记本电脑的各个主要部件如何保养维护。
新机入手直接用?
笔记本刚买回来就用吗?其实不少专业人士在新拿到一款笔记本电脑时,并不会马上进行正常的使用。而是进行一段时间的拷机。拷机一般指新买的电脑,尤其是新攒的电脑让机器不关机运行1-2天来测试硬件的兼容性与系统稳定性。
常用拷机软件
传统意义上的电脑一般都是由多个不同功能组件组装而成,只有能够相互协同才能正常工作。所以每个部件必须保证自身没有问题才不会影响到整台电脑的稳定性。正是这个需要烤机软件孕育而生了,烤机软件可以轻松让硬件实现全负载工作,这样只需打开很少的程序即可对整台电脑或某个配件进行稳定性测试。
不运行任何软件,是最基础的拷机,是看你的电脑的基本硬件的兼容性能。如果没有问题 ,还可以运行大型程序进行拷机,比如大型游戏,可以看出来你的内存和显卡等等硬件的工作情况。
由于电脑的模块化特性,因此烤机软件也存在针对不同组件设计的软件,例如:CPU稳定性测试软件、显卡稳定性测试软件、内存稳定性测试软件等。烤机软件其实就是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集合,Prime95、SP2004,ORTHOS都是利用分布式计算寻找梅森素数的运算让CPU满载;IntelBurn Test和LinX 则是基于IntelLinpack数学核心库运算的程序。通过这些运算可以让CPU实现满载,以此来模拟电脑在高负荷运算下的稳定性。
目前普遍采用的CPU烤机软件包括以下几种:Prime95、Sp2004、ORTHOS、IntelBurn Test、OCCT、Everest、 LinX、Core2MaxPerf,其中Prime95、Sp2004比较经典,ORTHOS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显卡稳定性测试软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是ATiTool、Furmark这两款。
当然,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品牌机在入手后就不需要拷机了。因为品牌机有包换期,在这期间出现问题可以去换个新的。不过,笔者建议,为保险起见,用户再入手笔记本之后还是应该先进行拷机,不然的话到时候出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神舟 精盾 K580S-i7 D1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bit(64位家庭高级版) |
CPU型号 | Intel 酷睿i7 3610QM |
内存容量 | 8GB |
硬盘容量 | 64GB+500GB |
硬盘描述 | SSD+SATA |
屏幕尺寸 | 15.6英寸 |
屏幕分辨率 | 1366x768 |
显卡芯片 | NVIDIA GeForce GT 650M+Intel GMA HD 4000 |
显存容量 | 2GB |
数据接口 | 2×USB2.0+2×USB3.0 |
电池类型 | 6芯锂电池 |
笔记本重量 | 2500g |
惠普 4431s(B4U63PA) | |
CPU型号 | Intel 酷睿i5 2450M |
CPU主频 | 2.5GHz |
内存容量 | 2GB |
硬盘容量 | 500GB |
屏幕尺寸 | 14英寸 |
屏幕分辨率 | 1366x768 |
显卡芯片 | AMD Radeon HD 7470M |
显存容量 | 1GB |
数据接口 | 3×USB2.0+1×USB3.0 |
电池类型 | 6芯锂电池,4700毫安 |
笔记本重量 | 2220g |
不久前,我们曾为各位带来了戴尔在2012年推出的新品——灵越14R Turbo的评测,而灵越Turbo系列产品依然以追求个性和高性价比为主要特点。戴尔灵越Turbo系列一共有三款尺寸的产品,它们分别为14寸、15寸以及17寸。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17寸的产品——灵越17R Turbo。
戴尔 Inspiron 17R(INS17TD-1728)
Turbo即涡轮增压,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相信大家都在路上看过不少这样的车型,譬如奥迪 A6的2.0T、3.0T等。这款戴尔灵越17R之所以使用“Turbo”作为后缀,其寓意不言而喻,而它也是定位 于追求性能以及极致体验的在校大学生或新晋白领。
戴尔Inspiron灵越17R Turbo 硬件配置 | ||||||
处理器 | Intel Core i7 3610QM 2.30GHz | |||||
内存 | 8GB DDRIII 1600 2 个插槽 | |||||
芯片组 | Intel HM77 | |||||
显卡 | NVIDIA GeForce GT 650M 2GB | |||||
显示器 | 17" 1920x1080 LED背光液晶屏幕 | |||||
硬盘 | 1TB 硬盘5400转+32GB SSD | |||||
电池 | 48Wh锂离子电池 | |||||
系统 | Windows 7家庭基础版 |
“Turbo”之名并非空穴来风,本次送测的戴尔灵越17R Turbo,其配备i7-3610QM四核八线程处理器、2GB独立显存的NVIDIA GeForce GT 650M独立显卡,并出人意料的搭载8GB DDR3内存以及1TB的HDD+32GB SSD,更加值得一提是,其屏幕分辨率达到1920×1080,较高的饱和度在视觉表现上给为出色,可视角度也更为开阔,与此同时加入了NVIDIA 3D Vision的解决方案,下面就让我们对它来一次深入的剖析。
■ 戴尔灵越17R Turbo:铝镁合金材质 “蜂巢”状蚀刻可换外壳
从尺寸上来讲,戴尔灵越17R Turbo就是14R Turbo的放大版,其整体上依然保持圆润风格设计,顶盖采用铝镁合金材质,并加以类碳纤维的阳极氧化工艺,表面 “蜂巢”状的蚀刻纹理摸上去凹凸分明,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固顶盖,抗磨损性也由此提高。
换壳是戴尔消费类笔记本的传统,2011年我们见证了灵越14R的彩壳和金属壳(14R锋型版),今年灵越17R Turbo在保持机身拥有足够紧凑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彻底、 更方便的换壳设计。通过拆解顶盖可发现其并非全金属,其内部为普通的工程塑料,阳极氧化铝只是薄薄的一层。当然这也是为了控制成本,用户在购买另外一个壳时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在屏轴的设计上,戴尔灵越17R Turbo采用了锌合金材质,其强度与韧性增强,寿命较普通合金更长。锌合金是以锌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铝、铜、镁、镉、铅、钛等低温锌合金。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
戴尔灵越17R Turbo的屏幕尺寸增大到17英寸,分辨率也提升到全高清的水准,此外,其较高的饱和度在视觉表现上给为出色,可视角度也更为开阔,虽然非IPS材质,但实际现实效果绝不逊色。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笔记本这块“大板砖”也不算什么高精尖科技。它的主要原理并没有脱离台式机的构架,只是将部件做小后整合到一块主板上。其中最值钱的处理器和显卡不由OEM厂商生产,主控芯片、内存和硬盘也不是他们生产,甚至于电池也大多是来至日本某些厂商,大部分OEM厂商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拼装工人和销售服务人员的混合体。
在全球采购的大环境之下,OEM厂商也不必自己建立工厂生产每一个部件,他们能选择配件,定制一个模具,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这些东西拼装起来,打上自己的烙印。有责任心的厂商还会做一些发热测试,做抗摔测试,做键盘耐用测试等等,而无责任心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表达的一点是OEM品牌厂商们基本上都是依靠代工定制,他们基本上不生产任何配件(三星除外)。如何选择部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必须要深刻学习的生存法则。
竞争的压力逼着厂商选择
如今笔记本已经不再是高端商务人士的专属标志了。随着价格降低,它已经彻底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就如同家里的冰箱电视机一样常见,有时候一台笔记本的价格还不如一部手机贵。廉价的产品出现了,消费人群的面积增大,虽然每一台产品的利润在不断的降低,只要秉着薄利多销的法子,对于厂家来说它的营收总额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而且产品的销量增加不仅能增大市场份额,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每一种电子产品要实现普及的前提都是批量生产的成本控制与优化,当它便宜到一定程度了,大众才能完全接受。笔记本的普及速度确实非常惊人。早在2005年,一台搭载着奔腾处理器、256MB内存条的商务本要卖到上万元,而如今一台用着双核处理器、4G内存、独立显卡的消费级笔记本最低已经不足3000元。这样的价格狂跌看似迅猛异常,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众所周知,笔记本绝大部分部件都是“Made in China”。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劳动人民肯定知道狂奔的物价,感受得到CPI上升所带来的生活压力。笔记本的原料涨价了么,肯定的!笔记本的流通环节涨价了么?单看某石油公司的收益报表就知道了!笔记本的利润涨了么?如果你认识某个在卖场工作的朋友,他肯定会告诉你现在生意不好做,一台本就赚200块,早就过了那个买一台赚半台的年代了。
如果物料成本没有下降,如果运输流通环节没有下降,如果员工工资还在上涨,那么笔记本的价格是怎么做到暴降的?唯一解释得通的就是笔记本的生产环节进行了成本压缩,物料选择进行了成本压缩,或者说他们放弃了很多必要的后期测试。控制成本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不幸的是笔者不曾旁听过此类课程,所以不太了解IT企业们具体都如何的抑制成本。
不过笔者还是知道任何产品只要能够大批量生产,能够保证高良品率,它的成本自然就会下降。在科技没有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想要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只能选用更加便宜的某些原料,用性质相似的另一种原料进行替代。就像地沟油也是油,价格却便宜了很多。
16:9屏幕是成本竞争的产物
液晶屏幕是从何而来的?三星、LG、友达、奇美等等生产商主导着世界大部分的显示器,他们的液晶屏幕切割线决定着你面前屏幕到底是个什么样。不同的生产线技术决定了玻璃母板大小和切割方式的不同。液晶母版就像大块的豆腐一样,可以切成小块分开来卖,而如何来切也是一门艺术。
不同代次母版
同一家液晶生产商的第6代液晶屏幕和第7代的单个屏幕可能本质没有差别,但却能够制造出大小不同的母板。以14.0英寸和14.1英寸为例,细心的朋友会发现16:9的屏幕面积要比16:10的屏幕小0.1英寸。这0.1英寸看起来不多,其实它的面积并不小,大规模的切割母版时能多切几块。如果相同尺寸的母版按照14.1英寸能切出30块,那么14.0英寸的屏幕或许就能切出40块。如果总成本是6万元,那么16:10的屏幕是2000元一块,而16:9的屏幕就是1500元一块。(笔者不知道最新切割线能切出多少块,纯属猜测和举例)
笔记本屏幕常见 PPI 值 | |||||||||||||||||||||||
1280x800 | 1366x768 | 1440x900 | 1600x900 | 1920x1080 | |||||||||||||||||||
11.6 | 130.1 | 135.1 | 146.4 | 158.3 | 189.9 | ||||||||||||||||||
12.1 | 124.7 | 129.5 | 140.3 | 151.8 | 182.1 | ||||||||||||||||||
12.5 | 120.8 | 125.4 | 135.9 | 146.9 | 176.2 | ||||||||||||||||||
13.3 | 113.5 | 117.8 | 127.7 | 138.0 | 165.5 | ||||||||||||||||||
14.0 | 107.8 | 111.2 | 121.3 | 131.1 | 157.4 | ||||||||||||||||||
15.6 | 96.8 | 100.4 | 108.9 | 117.7 | 141.2 | ||||||||||||||||||
17 | 88.8 | 92.2 | 99.9 | 108 | 129.6 |
不同比例切割出来的屏幕在价格上有很多的优势(或许价格优势没有上面举例的那么大),这可以直接反应在笔记本的售价之上,同等配置的笔记本14.1英寸产品的成本要比14.0英寸的贵一些,而两者在显示效果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是1366x768比1280x800的PPI还要高一点点,屏幕细腻程度还要高一点点。那么OEM厂商该如何取舍就无需多言了。
再说某些家厂商如果还能够坚持着16:10的屏幕比例,肯定是有很多理由。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它的产品利润确实不错。至于是不是业界良心,这个还得进一步去探讨。放弃成本更高的屏幕转而选择更便宜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屏幕是一种很正常的做法,也是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笔记本行业里不得不做的选择。想要保有合理的利润,想要更有竞争力的最终售价,有时候厂商们的选择看上去也是颇为无奈。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