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观点 > 新闻
韩春雨“诺奖级”谜题难解: 中国科研诚信道德再受拷问
  • 2016/11/10 9:56:1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今年8月,有一次学校停电,我的冰箱也断电了,里面原有的实验材料一下全坏了,我如果还有材料,直接把我的细胞给他们就行了,这就是造成我很被动的主要原因。

风波中的荣誉加身


 11月1日,打开河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网站,第一条新闻是“10月25日上午,我校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河北省委关于学校党委书记的调整决定,王余丁同志任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计卫舸同志的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相关资料显示,出生于1955年的计卫舸,多年来担任河科大一把手,并在2006年慧眼识英才引进了韩春雨,在过去几个月,计卫舸也不遗余力为韩春雨站队——计卫舸被免职,也引发了外界的猜测。

 8月3日,河科大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承诺,在一个月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承诺并未兑现。10月14日,河科大发表声明称“已有机构实现基因编辑”,并希望外界给予韩春雨及其团队一点时间。对魏文胜提出,“这个实验的周期就两到三个星期,想要证明,并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而根据河科大学宣传部长张建功最新的表态:“校方目前正在等待韩春雨实验的进一步成果,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声明。”因为“这其中还涉及国家利益,因此不方便透露更多”。

 事实上,虽然韩春雨谜题未有定论,但过去几个月之中,韩春雨以及河科大早已荣誉加身。

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天,韩春雨被学校拟增补推荐参评201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月13日,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并在当月被河科大推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

 8月18日,韩春雨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9月9日,韩春雨因基因编辑项目获得1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月22日,韩春雨成为河科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人才。

 作为河科大宣传的金字招牌。在河科大2016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孙鹤旭发表演讲提到:“(学校)拥有一批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在科研上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批像韩春雨一样的年轻老师。”

 河科大这所常年在排行榜上排名200开外的二本工科院校,因为韩春雨拥有了进军“双一流”的机会。目前,河科大的生物工程(基因编辑)已被纳入河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17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是河科大作为二层次大学唯一入选学科。

 除了项目,还有实实在在的金钱。8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了河科大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河科大获得了2.24亿元的财政拨款。

9月21日,河科大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预算金额为1958万。不过,两天后的澎湃新闻报道称,该中心2000万设备招标被举报存在暗箱操作。

 

科研诚信也需证明清白

 记者了解到,包括魏文胜在内的多个中国科学家已经在汇总各自实验室测试NgAgo的实验数据,将在近期向《自然·生物技术》提交联署文章,“不能再拖了,必须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新闻发言人近日回应称,已收到关于韩春雨论文的多个意见,对于一些提交的批评意义重大,以至于让作者或编辑推断出论文的基本结论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论文会被撤稿。

 一位要求匿名的科学家表示,对于韩春雨论文可重复性争议,一个实验室或几个实验做出来或做不出来,都不能直接证明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一定要由第三方公正地去做检验”。

 在这位科学家看来,论文一旦刊发,意味着有义务在科学共同体内共享能让实验顺利进行的信息。这不仅可以建立起作者在科学共同体内的声誉,关系到一个国家科研界的诚信道德

上述科学家表示表示,“真正有责任和权力对成果开展调查的是作者所在单位,以及为课题提供经费的资助者。”9月初,韩春雨的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万元的资助,记者就此询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他们尚未收到相关调查通知。记者就此去电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并无回应。

对于当前各方呼吁的第三方调查,韩春雨再次拒绝。他反复提及的一件事是,美籍华人科学家张锋和詹妮弗·杜德纳争夺CRISPR-cas9专利的官司,背后牵扯到数千万美元的利益。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领军人物张锋和韩春雨同为石家庄人,张锋亦曾深陷专利纠纷,至今仍未平息。今年10月,张锋入选《时代周刊》“下一代领袖”,张锋是本次榜单中唯一一名生命科学家。

 事实上,一鸣惊人的成果,旋即陷入争议漩涡,这样的现象全球并不鲜见。从韩国的黄禹锡到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世界级科学家”、“学术女神”光环在调查面前烟消云散。

 黄禹锡,韩国首尔大学教授,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克隆出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被称为韩国“克隆之父”,被授予“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2005年12月,黄禹锡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韩国举国哗然。

 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立,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去年有消息称,黄禹锡将接受中国一家公司的经费支持,合作开展干细胞研究。

 2014年4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宣称发现类似干细胞的多能细胞,即所谓“万能细胞”,但半年后,其在《自然》发布的实验可重复性遭到质疑,最终被证实她未能制作出这种细胞,成了日文学术界的年度丑闻。小保方晴子的指导老师笹井芳树甚至自杀身亡。

 中国也有个案。2014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李宁因为贪污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被批捕出生于1962年的李宁曾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头顶许多科研工作者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光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中国克隆技术领军人物……同一时期,李宁所在生物学院获得科研项目达374个,获得国家及各类经费达6.8亿余元。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东西是虚构的,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

 沈啸称,他的工作在于对实验设计提供建议并协助论文撰写,并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他所看到的也是论文中呈现出的数据。他反复问过韩春雨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我跟他(韩春雨)再三确认,他去查了以前的实验记录告诉我,都是真的,非常确定,非常自信。

 截至目前,这一场巨大学术争议事件的真相如何,甚至是否会有调查,各方莫衷一是,但或许正如沈啸所说,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个标杆性事件,政府、媒体、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尤其是在中国科研活动经费几乎都来自纳税人缴税而构成的公共财政的情况下,公众有权利知道科研成果的真伪,科学家也有义务对公众做出相关的说明。

 

本文出自2016-11-07出版的《电脑报》2016年第44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shixi01)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