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观点 > 新闻
专访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
  • 2012-7-9 17:42:1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AMD的策略就是把主流性能的超薄本用主流的价位介绍到市场上,进一步延续11英寸、12英寸笔记本领域的优势。对于AMD来说,APU恰恰是我们在超薄本领域的优势所在。”

 

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

我们关注:低功耗、云计算、新兴市场

 

     “AMD的策略就是把主流性能的超薄本用主流的价位介绍到市场上,进一步延续11英寸、12英寸笔记本领域的优势。对于AMD来说,APU恰恰是我们在超薄本领域的优势所在。”

 

    “目前AMD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低功耗、云计算、新兴市场,在这几个领域的战略发展机会我们都会关注。”3月上旬,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在接受电脑报记者采访时就当前IT产业以及未来发展发表了上述看法。

 

低功耗APU更适合超薄本
电脑报
马上要推出第二代的APU了。有人说第二代APU是要直面英特尔的超级本。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邓元鋆无论是CES,还是我们在2月份在投资者大会上所透露的,我们都谈到超轻薄的产品。我们公司的三大战略是低功耗、云计算、和新兴市场。

 

    在低功耗这个部分,我们讲的不单是功耗低,而且体积要更小、功能要更强大。我们未来的每一种产品都是朝着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大家会在今年下半年看到。超薄本对于AMD来说其实不是新的概念,在11英寸和12英寸规格的笔记本里面我们耕耘了很长的时间,份额是很大的。

 

    把超薄本拉到主流有两大挑战,第一是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上网本为什么最终不能成功,是因为性能太弱了,没有办法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第二是把价格做到位。AMD的策略就是把主流性能的超薄本用主流的价位介绍到市场上,进一步延续11英寸、12英寸笔记本领域的优势。对AMD来说,APU恰恰是我们在超薄本领域的优势。比如APU的高性能、低功耗。在很多超薄本里面,由于它的空间比较窄,没办法再多放一个图显在里面,但APU的显示功能很强,不需要再加独显。同时又可以满足用户的超薄要求。

  

电脑报:下一代产品跟现在的一代APU比较起来有什么特点?第一代APU的续航时间是多少,下一代又能达到多少?

 

邓元鋆:今天的APU和CPU结合起来,我们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好,续航时间是全天候,基本上可以连续在一天的工作时间内不用换电池。面对未来,我们的想法是两个阶段。第一个是In second on,In second connective,(IOIC,立即开机,立即上网)很快可以打开,很快可以上网。第二个是always on,always connective(AOAC,始终在线)。可以不用关机,长时间都是打开的,而且长时间都是连接的,像我们以前讲的24小时×7的概念。
 

“3C”发展带来新机会
电脑报
能否谈谈AMD在未来的战略方向,在AMD看来APU会有哪些机会?

 

邓元鋆我们看到整个行业的改变,我们用“3C”来概括。第一个是消费者方面的革命推动(consumerization)。第二个是云计算(Cloud)。第三个是融合(Convergence)。APU确实有很多机会。比如嵌入式或者其他领域,包括移动设备。用户要求产品更有灵活性、更有体验,这个体验就是多媒体的体验。因为现在很多消费者无论是跟朋友接触,还是他要接收的信息,从原来的文字到现在多媒体的视频、图像,我们看到的不单只是传统的PC行业,未来肯定还有很多机会。

 

第二是云计算,带来了很多商机。最近我们购买了一家公司Seamicro,具有超前的服务器技术。在全球来讲,我觉得这是领先的高密度、低功耗服务器技术。针对云计算的服务器,我们是领先业界的。云终端需要的是什么?是低功耗、移动性、多媒体内容的应用,我们也会提供更多的产品。

 

第三个融合,就是产品间的兼容性、互动性。未来APU会在各个领域上发挥更好的配合,产品和产品之间,在多媒体内容方面的互动,都会有更多的发展。所以未来由于3C的发展,APU会走到更多的地方。

 

电脑报有数据显示传统PC行业在走下坡路,而平板和手机行业高歌猛进。AMD方面有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作出相应部署?

 

邓元鋆AMD的战略就是不断地把积累了几十年的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很多领域,不管是最高端的服务器,还是笔记本、平板电脑,还是未来的嵌入式、移动产品,我们都会提供给用户价值和体验。从今天来讲,我们认为可以在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提供很好的价值。对于未来怎么样,现在还不能说,但我们肯定是密切注意每一个细分行业的机会在哪里。比如说到低功耗,我们的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在不同领域就有更多的选择。我们不能说今天可以去哪里,但我们的产品可以去更低、更小,就可以到更多的领域。(本报记者 杨澍)

 
本文出自2012-06-04出版的《电脑报》第19期 A.新闻评论周刊
(网站编辑:吴融)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