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旧爱还是新欢——这些镜头究竟升级了什么
  • 2014-12-9 15:48:3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向波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最近摄友们问得最多的就是镜头有必要升级换代吗?不都说镜头越老越经典嘛,焦段一样,光圈一样,凭什么新款贵一倍多?这里的理由很多,一款镜头的参数多达十几种

       最近摄友们问得最多的就是镜头有必要升级换代吗?不都说镜头越老越经典嘛,焦段一样,光圈一样,凭什么新款贵一倍多?这里的理由很多,一款镜头的参数多达十几种,除了大家关心的光学部分、机械部分,焦段和光圈灯,同时还得看细节。镜头光学技术的进步往往需要经历数年时间,不是仅仅画个红圈就能变身牛头这么简单,贵有贵道理。

体积——上演瘦身术

       在上一期《穷人三宝》中,我们曾经提到,18-55mm/F3.5-5.6这枚镜头历史悠久,尼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最早的18-55mm/F3.5-5.6G ED发展到第四代18-55mm/F3.5-5.6G VR II。表面上看,新技术被不断引入,使得这枚套头越来越好用,而实际上瘦身行动在悄悄进行,目的很直接,就是希望便携,让单反也有微单一样的身材。2005年随尼康D50一起发布的18-55mm/F3.5-5.6G ED,镜身最短74mm,最大直径69mm,重210克,而数年后随D3300一起上市的18-55mm/F3.5-5.6G VR II,在内部机构变复杂的情况下,重量仅195克,最大直径缩小到66mm,镜身最短59.5mm,算下来体积减少了30%之多。


       这种瘦身在镜头界比比皆是,像佳能24-70mm/F2.8L II USM,新镜头805克的重量比老镜头轻了约145克,镜身整体长度变为88.5mm×113mm(老款83.2mm×123.5mm),放在包里不会显得突兀,减轻了不少负重。


和老镜头全部收起时在70mm端不同,二代佳能24-70mm镜头全部收起时保持在24mm端,所以镜身长度才变短了

       觉得镜头大可以唬人绝对是少部分入门玩家,玩久了就会考虑负重,考虑体积,毕竟包就那么点大。有一点别搞错,瘦身并非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光学结构的优化功不可没,考验厂商的硬实力。

防抖——化腐朽为神奇

       看到这个标题,千万不要觉得我在夸大防抖功能的重要性。在恶劣的光线环境下,别说提高3-4档快门速度,哪怕1-2档,都能让一张照片由模糊变清晰,构图再好,用光再妙,不清楚等于白搭。

       在高端镜头市场,防抖是厂商赚钱的秘密武器,瞄准了那部分不差钱用户,像佳能70-200/F4L USM售价4199元,加了一个IS防抖,报价飚到7799元,70-200/F2.8L USM小白的标价是8599元,而爱死小白到手最低要13000元。“黑”就一个字,但为了弥补光圈不够大产生的手抖问题,忍了。


加入防抖系统,让低端镜头的升级含金量非常高

       低端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的入门用户显然不吃这一套,很少会为了某一个功能,增加预算。于是乎,厂商把防抖功能作为一个筹码,在升级镜头的时候加入,既是大卖点,又培养习惯。就实用性而言,必须点个赞,无论是尼康18-55mm/F3.5-5.6GVR II,还是佳能55-250mm/F4-5.6 IS II,防抖效果相当于将快门速度提高4档,升级后的镜头大大提高了成片率,挽救不少好照片,在很多情况下不用三脚架,手持就能完成拍摄。

 

驱动马达——只为更快

       在镜头的每一次升级换代中,对焦驱动方式都会有很大的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快。

       佳能从2012年开始,为一系列入门级镜头配备新开发的STM步进式对焦马达。以往佳能在入门级别镜头上一直使用DC马达作为对焦驱动方式。DC马达对焦速度较快,但是工作噪音比较大,对焦比较粗暴,瞬间停止性能也不太出色。所以佳能逐步用STM步进式对焦马达来替代。STM马达在工作噪音上有先天的优势,瞬间停止性能也很不错。这些配备STM马达的入门级镜头在配合佳能入门级机身的Hybrid CMOS AF混合对焦系统和70D的全像素双核CMOS对焦系统时,可以在视频拍摄中有效提高拍摄速度、降低噪音,从而提高视频质量。



       全新的STM步进对焦马达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驱动,不像其他镜头马达那样要用到很多减速齿轮,因此更易实现驱动单元的小型化,同时抑制对焦时的动作音。

       在24mm/F2.8、28mm/F2.8 双镜的升级中,佳能引入速度更快、噪音更低的USM超声波马达。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转子的超声波振动转化为转动的动力来源。由于人耳无法识别超声波,所以马达在转动时特别安静。

       尼康过去的镜头是由机身内部的电磁马达来驱动,这种方式可以驱动任何镜头,但声音大,速度慢,针对这些缺点,这几年才开发了超音波马达(SWM),装备到新版镜头中,由于不需要透过齿轮即可驱动,因此减少噪音,增加操作感,精度也有所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尼康的超音波马达分为两种,微型是针对DX镜头开发的,2005年18-55mm/F3.5-5.6G ED是第一枚使用它的镜头。环形超声波马达相比微型,宁静和快速方面更强,环形比微型转速要低许多,但扭矩很大,多用在高端镜头上,不过也有特例,如18-70mm与70-300mm VR两枚入门级镜头。

       在这里顺带说一句,尼康自2006年推出取消机身对焦马达的太监机D40之后,由于无法与AF-D镜头兼容,对镜头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大力推广AF-S镜头,就连最著名的50mm/F1.8标头也被拉下水,升级款身价飞涨一倍多,性价比骤降,爱买不买。

低色散镜片——提升画质


       之所以镜头不像手机那样容易被复制,被山寨,关键在于光学系统设计的复杂,以及高昂的制作成本。一枚镜头往往是由N多复杂的镜片构成的,其中最为宝贵的是低色散镜片,佳能称之为UD镜片,而尼康叫它ED镜片,往往镜头升级换代的时候,会加入更多的低温色散镜片,一般而言,它在一个镜组中镜片越大越好,占镜片总数的比例越高越好。例如佳能新百微使用了12组15片设计,除了有2片防抖结构外,还使用了一枚佳能UD超低色散镜片(2片UD镜片=1片超低色散镜片=1片萤石镜片),而旧版百微任何特殊镜片都没有使用。佳能在二代24-70mm/F2.8L II USM镜头使用了一片超低色散镜片和两片低色散镜片,腾龙为新一代SP90微距镜头加入了XLD超低色散镜片以及LD低色散镜片。

       之所以说它宝贵,是因为原料比较难搞,就算佳能研发出了人工萤石,但依旧改变不了萤石镜片成本高的问题,说它重要是因为可以有效解决光学镜头产生色散、色差问题,这是普通光学镜片所不具备的特性。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左)与佳能EF 24-70mm f/2.8L USM(右)对比


       二代佳能24-70mm由原来的13组16片变为全新的13组18片结构,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1片超级UD镜片和2片UD镜片,局部放大能够发现画质的提升

       众所周知,我们看到的白光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合成的。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我们会看到七色光谱,这种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即被称为“色散”。而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则被称为色差,是由于镜头没有把不同波长的光线聚焦到焦平面而造成的。它会导致画面清晰度降低。如果色差非常严重,就会使照片中对比强烈部分的边缘上出现异常颜色线条。

       为了配合新的机身设计,镜头的更新换代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以上我所提到的这些之外,其实厂商还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改良,比如为了简化结构,取消了镜头上的光圈拨盘,光圈大小全部采用机身控制;为了提升耐用性,加入防尘、防滴溅结构,并且前后端镜片外侧都加入了防污氟镀膜;为了让拍摄者方便使用前端的CPL偏光滤镜,将镜头改为IF内对焦设计,并且把遮光罩调整为可开合式操作。

       从做工上讲,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新老镜头有明显差别,很多玩家之所以高价收购老款镜头,更多出于收藏的角度。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买新不买旧的原则要坚持,针对新机身的优化对于操控性和画质的提升帮助非常大,当然预算如果吃紧,不妨考虑一下性价比较高的二手老款镜头,价格往往很便宜。

 
本文出自2014-12-01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47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