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13:59:07电脑报
随着手机厂商“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2012年双核处理器的风头已完全被四核处理器抢走,四核手机成为市场热点。但四核并不是终点,在明年2月举办的ISSCC固态电路国际会议上,三星将展示首款八核手机处理器。当很多人都在讨论手机四核处理器性能是否过剩话题的时候,面对厂商即将推出的八核处理器,不少人对此更是充满了质疑,这也直接导致手机核战再度升级,当前用户的手机真的需要八核吗?
在运行程序时,这八个核心并不能像普通四核处理器那样同时工作,而是由big.LITTLE技术根据任务需求智能分配,在上网、听歌等低负载时启用功耗更低的低频率Cortex-A7架构核心,运行大型游戏等需要高性能的应用时,则启动性能更强且频率更高的Cortex-A15架构核心。
通过这种方法将A15架构处理器的性能与A7架构处理器的低功耗结合在一起,芯片会根据任务负载的需要,自动切换工作的核心,实现同一程序在不同处理器核心之间无缝切换,非常类似于我们在笔记本上经常见到的Optimus核心显卡和独立显卡的智能切换技术。
从这种独特的工作模式我们不难看出,这款八核处理器与已经上市的四核手机处理器存在明显的不同,也不是核心简单的堆叠,性能不再是唯一的诉求,反而更加强调性能与功耗的平衡,这对于目前的多核手机来所显得非常有看头。
性价比低是硬伤
对于目前的智能手机来说,处理器性能越来越强但耗电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而且容量还受到体积制约的时候,性能和续航时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处理器目前降低功耗困难的情况下,ARM的big.LITTLE技术就成了一种折中的处理方式。
这种思路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三星论文透露的数据来看可以节省70%的耗电量。这一成绩虽然令人满意,但我认为这对于八核处理器来说问题也同样明显。
这种八核处理器的成本肯定不会太低,不管你用或者不用,八个核心就在那里,相应的八核手机的价格肯定不会低。现在三星四核手机最便宜的当属I9300,3600元,如果换成8核,显然要贵出不少,会超出不少用户的承受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应用中,看网页、看电影、听音乐以及各种APP等时间远远多于玩游戏的时间,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内用四核A7架构核心就完全够用了,因此整个八核处理器相当于长期运行在低功耗模式下,所以才会实现节能70%的效果。
所以对于不经常用手机玩游戏的用户来说,四核A15核心基本是个摆设;而对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多一个切换技术明显对延长续航时间有好处,但多四个核心的成本显然比增加一个移动电源要高不少。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理念非常先进,但较低的性价比肯定会成为八核处理器难以推广的最大障碍。目前三星最便宜的四核手机i9300报价3600元,如果换成八核很定会贵不少
虽说这种八核处理器前景并不明朗,但我并不是要将big.LITTLE技术直接否定,且不说八核心处理器在平板电脑上的应用前景。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将八核处理器的规格进行缩减,弄出一个基于big.LITTLE技术的四核处理器,显然前途更为宽广。从我们的评测经验来看,现在双核处理器的性能并不差,在各类常规运用的用户体验上,与四核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即便是换成了A7架构双核加上A15架构双核构成的四核,性能也不会成为处理器的瓶颈。
如果从最坏的情况来看,这种可切换核心运行的四核处理器成本有所提升,也不会比现有四核产品高出太多,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能够接受。就像笔记本上的核心显卡和独立显卡智能切换技术一样,产品好用又不会增加多少购买成本,用户的接受度显然会高出不少。
对于这款即将亮相的八核处理器,大家的注意力显然都被核心数量的翻番所吸引了。不难看出其展示厂商技术能力的成分更多,要广泛推广会比较困难。因此有部分用户认为这种八核处理器完全没前途,只有优化架构降低功耗才是发展之道。
但是在我看来,八核处理器最成功的地方时在设计理念上的改变,因此big.LITTLE技术比八核处理器本身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通过该技术也可以打造出性价比更高的四核甚至是双核处理器,这对于缓解性能与续航之间矛盾的做法是值得尝试的。或许采用big.LITTLE技术的处理器从四核开始现身,就会少很多质疑的声音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