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浏览器群雄逐鹿

2012-7-9 13:53:09电脑报

Chrome“吃苹果” Firefox做手机

         6月28日,Google I/O大会进入第二天, Google又宣布了一个令现场开发者和全球各地“谷粉”们振奋的消息——Chrome浏览器正式登录iOS平台,Android版的Chrome也将取消Beta(测试版)字样。随即,Chrome在App Store上线,并很快冲上了美国区免费应用的第一名;在竞争更激烈的中国区App Store,Chrome也迅速上升到了所有免费应用的前15名,在浏览器应用中仅次于UC。


        作为全球市场上唯一横跨PC、Mac、iOS和Android四大平台的浏览器, Chrome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在iOS上对Safari构成威胁的浏览器。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在它发布之后,很快就有开发者在网上公布了绕过苹果封锁、将它设置为iPhone默认浏览器的方法,并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在Chrome高调出击的同时,PC端被Chrome超越、移动端碌碌无为的Firefox突然宣布了一项更为惊人的举措:推出手机操作系统Firefox OS,主攻低价市场。Firefox方面宣称,系统将于年底正式发布,第一款手机预计于明年初在巴西上市;目前该系统已得到了TCL和中兴等厂商以及Sprint、德国电信等运营商的支持。据了解,在Firefox OS上,所有应用都将使用HTML5编写;换句话说,如同PC端的Chrome OS一样,Firefox OS其实就是披上了操作系统外衣的Firefox移动浏览器。


        在此之前, Opera也因为传出将被Facebook收购的消息成为业界热议的对象。传言称Facebook将斥资13.5亿美元收购Opera,分析认为,一旦收购完成,Facebook将有望在移动广告方面取得突破,进而提升移动端的收入;Opera则不仅能获得高昂的市场回报,也能依靠Facebook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其在移动领域的市场地位。


国内市场:跑分之外的新战场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移动浏览器市场也出现了并购传言。六月初,百度将收购UC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尽管双方都出面辟谣,但这一消息让国内的浏览器厂商又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随着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的海豚浏览器回归国内市场,以及360、百度、华为等大公司加入战局,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


        HTML5跑分可谓是这个领域的首要战场。此前一段时间,Opera在这方面处于领先。6月8日,UC发布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8.5版,并宣称在Android 4.0平台上跑分高达417,超过Opera成为全球第一。仅过了10天,曾表示不热衷于跑分的海豚浏览器也推出了新的公测版本,并宣称Android 4.0上的HTML5跑分高达450,刷新了此前UC创造的记录。


        海豚浏览器市场总监米绍君对记者表示,宣传跑分属于防御性策略,“其他厂商都在做,炒的比较热”。傲游浏览器CEO陈明杰近日在谈及HTML5跑分时也表示“它是一种市场宣传的策略”,不过带来的结果却是让浏览器和厂商更重视HTML5。


         跑分之外,浏览器厂商们也在开辟新的战场。海豚宣称目前已拥有的2000万用户中60%来自于欧美市场;UC则表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上升到20%,明年将成为印度市场第一大手机浏览器,美国的办公室也在筹划之中。在平台建设方面,UC与Evernote等知名应用签署了合作协议,腾讯则通过在北京、武汉等地举办比赛吸引中小开发者在其平台上开发Web App。


         移动游戏平台也是未来重点。6月中旬,UC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游戏开放平台,并宣布与知名游戏开发商Gameloft签署合作协议。俞永福透露,目前整个平台的活跃用户已超过5000万,已上线的手机游戏超过200款;今年的目标是给游戏合作伙伴分成超过1亿元。


Web App是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浏览器领域异常活跃的背后,是Web App的异军突起。在苹果App模式被证明成功之后,业内外便传出一种声音,即“手机浏览器将被App取代”,手机上网的入口不再是浏览器而被一个个图标替代。


        事实上,随着HTML5的广泛应用,Web App在开发和使用上的优势也会日益体现;而一旦Web App取代本地App,移动浏览器就有望成为移动端的首选入口;因此,这一概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浏览器公司的重视。


         UC在推广Web App概念方面表现的最为积极。从去年开始,俞永福就在多个场合宣传Web App,称它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表示它有可能成为苹果App Store的“掘墓人”。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之后,腾讯也日益看重这一概念,近日更是发布了《手机QQ浏览器与Web App开发者共赢白皮书》,向开发者宣传Web App的前景。Firefox则更进一步——Firefox OS中的所有App都将以Web App的形式出现,搭载这一系统的手机将不再拥有本地App。


        许多业内人士对于Web App的前景都表示出乐观的态度。通信专家侯自强近日在演讲中指触,本地App违背了互联网开放的本质,App Web化是必然趋势:“随着Web App 的发展,本地操作将向网页操作转移,网页操作系统正在兴起,移动互联网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巨大变革。”


对话
游戏平台不做内容 Windows Phone尚需等待

——专访UC董事长兼CEO俞永福


电脑报:UC游戏平台的定位是什么?有没有想过自己做游戏?


俞永福:这个问题我们在2008年时就讨论过,当时我们就很明确:UC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判断,移动娱乐有两个环节,内容制作商和平台运营商,它们代表了两种基因和两种能力;UC将自己定义为后者,而不向移动内容服务商去发展,边界很清楚。


电脑报:这几个方面,腾讯等竞争对手也做得不错,UC相对于他们有什么优势?


俞永福:今天在中国有最大的两个游戏平台,第一大是腾讯,第二大是UC,其他的就小多了。我们都有自己的优势,腾讯的劣势就是“做任何事情”,做了大量的内容,在发行过程中可能会首先推自己的内容;而UC不做内容,就不会存在部门间的博弈,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另一个优势是“上不封顶”的分成方式,我们政策很稳定,一直是五五分成,而且这是指的毛收入,不是扣除成本后的五五分成。


电脑报:UC的开放平台选择厂商有什么条件吗?是不是任何厂商都可以加入这个平台?


俞永福:进来是比较宽松的,但想收费的时候就比较严格,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用户数据来评测一款游戏是否能收费,以保证整个平台的品质。


电脑报:现在主要有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三大移动平台,该如何选择?


俞永福:其实从游戏的角度来讲不止三个平台,除了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还有HTML5和Flash;如果有能力的话,Android、iOS和HTML5是一定要马上去做的,其他的可以先缓一缓,比如Windows Phone。开发商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只会考虑哪个平台能给我发展更多的用户,哪个平台能让我赚更多的钱;像Windows Phone等平台,现在用户都很少,何必给他当实验品呢?在游戏上,先发优势不是很明显,这和工具产品不太一样。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